摘 要: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對高中語文作文的學習和訓練起指引作用。高考作文考綱要求學生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具體以議論文和記敘文為主。相應的,高考作文評價等級標準也是高中語文作文進行評價的一個依據(jù)和標準。
關鍵詞:高中作文;評價教學;探索
作文一直占據(jù)語文的半壁江山,不僅是考場上的重頭戲,也是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從2001年實施新課改以來,語文教學無論從宗旨、目標、方案,還是從觀念、模式、方法上,都發(fā)生了深廣的變革。而對作文教學的摸索、學習、探討也如火如荼,像錢夢龍、魏書生、高原、于漪等很多名師的“作文法”,被競相模仿學習。米脂縣屬于邊遠落后地區(qū),實施新課程改革較遲,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學習到許多“前人”的寶貴經(jīng)驗和教學財富,尤其是在高中語文作文評價方面,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作文評價教學之路。
高中語文“課程目標”中“表達與交流”板塊共分五部分,每部分又分為四個寫作專題。從教材安排和教學進度考慮,一般計劃每兩周完成一次作文訓練。盡管時間跨度大,重要性可見一斑,但是很多學生依舊“不愛作文”。這是為什么呢?總的來說原因有二:一是“不會寫”,二是“不愿寫”。對于高中生來說,更多的是不愿寫。而造成這種教學尷尬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與作文評價相關。學生千辛萬苦寫出來的作文,期盼中迎來的有時是一個冷冰冰的分數(shù),有時是幾句不痛不癢的評語,有時是翻來覆去的講評。長此以往,學生的寫作欲望、寫作興趣“每況愈下”。而在一些教師眼里,作文亦是棘地荊天。單說對作文的評價,傳統(tǒng)意義上,大多數(shù)教師選擇用批閱的方式進行評價。精批細改,耗時耗力,學生卻未必領悟這份嘔心瀝血;粗看簡評,卻會被帶上浮皮潦草、敷衍塞責的帽子;偶爾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者小組互評,又會出現(xiàn)操作無序、過程亂、課堂糟、效果微等各種問題。教師在作文評價教學中的“失語”和“無為”無疑更加拉開了學生與作文的距離??傊?,作文評價標準的隨意,評價方式的單一,評價任務的繁重等,無一不影響著作文教學的質(zhì)量。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中明確規(guī)定了每一階段學生需要練習的寫作模塊。這樣的寫作模塊序列既與閱讀鑒賞部分相關聯(lián),又符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要求。按照高中語文學習計劃安排,一般每學期要進行兩本教材的學習。縱觀整個寫作模塊以記敘文和議論文為主,具體又依據(jù)各自的寫作特點進行了具體細化的安排。如:必修一以練習記敘文為主,重點先從內(nèi)容入手,學習寫人、寫事、寫景,然后延伸到具體的寫作方法,即學習描寫、抒情、虛構等。按照教材的這種布局安排,我們可以統(tǒng)籌制訂高中三年的寫作訓練計劃,繼而制訂相對應的作文評價訓練計劃和安排。具體來說,作文評價訓練步驟分三步:
第一步,評價訓練以高一階段重點寫好記敘文為主。高一上學期從內(nèi)容入手,重點評價記敘是否選好角度、寫人是否凸顯個性、寫事是否有點波瀾;下學期重點考查學生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基本表達方法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章法結構等問題。第二步,評價訓練從高二階段的寫好議論文開始。上學期重點解決議論文的結構、材料、觀點統(tǒng)一的問題;下學期作文評價從議論文的基本內(nèi)容過渡到從橫向或縱向論證的思維邏輯方面的評價。第三步,評價訓練需要緊密結合高考,通盤考慮,科學訓練,突出重點。其中以議論文寫作為主,即以議論文評價為主,不斷強化學生的作文評價訓練,見文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一) 寫個性化的作文評語。一般而言,可按照作文評價標準給出相應的評語,如“符合題意、中心突出,結構嚴謹、感情真摯”等。但是,這種老生常談、千人一面的評語比起“語言生動流暢,好似廬山瀑布,飛流直下”“題目新鮮,像春天的竹筍,又嫩又脆”這種新穎、個性化的評語,未免相形見絀。心理學中有一種“自己人”效應。它告訴我們要使對方接受你的觀點與評價,那么你必須同對方保持“同體觀”關系。也就是說,在對方看來,你和他是“自己人”,這樣一來彼此的心理距離就拉近了。而想要被認定為是“自己人”必須需要真情流露。個性化的語言加之真摯的情感流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啟發(fā)學生思維,還能提高寫作水平。
(二) 寫賞識激勵的作文評語。俗話說:“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學生作文評語主張“多鼓勵,少批評”的批改原則,即多一點賞識激勵性的話語。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新課改也要求教師在評價上力求體現(xiàn)激勵性,不應片面地強調(diào)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作文評語何嘗不該如此。成就感是一個人不斷取得進步和成功所需要的基本心理體驗,它能讓人情緒高漲、精神飽滿。一定的賞識激勵會讓學生獲得寫作文或評作文的成就感,從而更加增強了學生的信心。教師要遵循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原則,指導學生多發(fā)現(xiàn)同學的閃光點,多給予賞識和激勵,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
(三) 學習修改作文。“文章不厭百回改”“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這是從古至今,許多文人不約而同達成的一個共識。唐代詩人白居易曾說:“好句時時改?!濒斞甘巧朴凇按蚋垢濉钡淖骷?。但他同樣提倡認真地修改:“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彼抉R光撰《資治通鑒》歷經(jīng)19年,幾經(jīng)修改;曹雪芹寫《紅樓夢》亦是“增刪五次,批閱十載”;美國作家海明威的《永別了,武器》,最后一頁就修改了三十多遍??梢?,“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是改出來的”此話不無道理。學習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他人的作文,無論是錯別字、標點符號、句子語法還是謀篇布局、內(nèi)容思想,才有可能使自己或他人的思維推陳出新,獲得進步。
作文批改是作文講評的基礎,也是寫作前指導的繼續(xù)和補充,對提高學生的作文質(zhì)量有著重要的作用。關于作文批改的重要性和具體操作方法,葉圣陶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提出,批改是教授作文的重點,而批改過程不必大量增刪修改,只要語順句通,即便欠缺美感深度亦可褒揚。作為批改者,既要充分尊重被改者的勞動成果,認真仔細地批改,讓其認識到自己作文的優(yōu)缺點,又需要引導學生逐步領悟怎樣寫可以更好,怎樣寫容易出現(xiàn)錯誤。經(jīng)過反復的作文評價實踐,慢慢提高學生的作文評價水平,從而更好地指導作文寫作。
參考文獻:
[1] 吳迪.高中生作文個性化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 郭文娟.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文評價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
[3] 任遂虎,崔寶國.寫作訓練教程[M].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2.
[4] 葉圣陶.葉圣陶論語文教育[M].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簡介:姬娜娜,陜西省榆林市,米脂縣教育教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