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慕遠 李增華 林俊領 衛(wèi) 陽
(1.新疆寶地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2.新疆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
相較于國外鋼鐵資源,我國鐵礦石品位較低、嵌布粒度較細、結構構造復雜、礦物種類繁多,極大的增加了選別難度與成本[1],鐵精礦產品中的硫、磷、硅等雜質含量超標,將無法滿足冶煉要求。
新疆和靜縣鐵礦硫含量較高,且主要賦存形式為磁黃鐵礦,磁選作業(yè)無法有效脫除,鐵精礦含硫量高達1.07%,遠超鐵精礦質量標準規(guī)定的0.2%~0.4%[2]。因此,對該礦進行了浮選降硫試驗研究,以達到提高鐵精礦質量的目的。提高鐵精礦質量,在我國對外鐵礦石依賴日益嚴重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試驗礦樣為新疆和靜縣備戰(zhàn)鐵礦選廠弱磁選精礦產品,其化學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試樣多元素分析結果 %
由表1可知,試樣中主要有害元素為S,其次含有較高的MgO、SiO2、Al2O3。經工藝礦物學研究查明,試樣礦物賦存形式復雜、種類繁多,主要礦物組成為磁鐵礦、石英、磁黃鐵礦,含有少量的赤鐵礦、褐鐵礦、黃鐵礦、菱鐵礦、硅灰石、透輝石,微量礦物為閃鋅礦、黃銅礦、軟錳礦、長石等。
通過鐵物相研究結果表明,硫主要賦存形式為磁黃鐵礦,其次少量以黃鐵礦形式存在。對其進行單體解離度測定研究結果表明,磁黃鐵礦、黃鐵礦單體解離良好,連生體含量較低。
磨礦及選礦試驗采用XMQ-240mm×90mm型球磨機、XFG、XFD型系列浮選機。試驗用調整劑硫酸銅、硫酸、CS-01、AO、ACD為分析純,捕收劑丁基黃藥、異丁基黃藥、戊黃藥為工業(yè)純,起泡劑2#油為工業(yè)純,試驗用水為自來水,試驗溫度為室溫,單元試驗礦樣質量1kg。
鐵礦石脫硫常見選礦工藝有階段磨礦階段脫硫工藝[3]、磁選脫硫工藝[4]、浮選脫硫工藝[5]、焙燒脫硫工藝[6]、浸出脫硫工藝[7]等。鑒于試樣中的硫主要賦存狀態(tài)為磁黃鐵礦,且單體解離良好,因此試驗采用浮選脫硫工藝。而磁黃鐵礦天然可浮性較差,較難浮選,需對其活化后進行浮選[8]。因此,試驗需對活化劑種類及用量進行詳細考察。
黃藥是常用的硫化礦捕收劑,因具有良好的捕收能力,在鐵礦脫硫浮選中被廣泛使用 。試驗選取了3種黃藥類捕收劑,分別為丁基黃藥、異丁基黃藥和戊黃藥。試驗固定黃藥用量均為200g/t,CS-01用量為2 000g/t,2#油用量為30g/t,考察捕收劑種類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捕收劑種類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 %
由表2可見, 從鐵精礦中硫品位來看,脫硫指標依次為異丁基黃藥<丁基黃藥<戊黃藥,使用異丁基黃藥時脫硫效果最好,但3種捕收劑的脫硫能力相當;從鐵精礦產率來看,依次為丁基黃藥>異丁基黃藥>戊黃藥,使用丁基黃藥時鐵精礦的損失最小,異丁基黃藥其次;綜合考慮,確定異丁基黃藥為浮選脫硫捕收劑。
捕收劑的用量會直接影響試驗指標,為考察捕收劑用量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固定CS-01用量為2 000g/t、2#油用量為30g/t進行捕收劑用量試驗,試驗結果見圖1。
圖1 捕收劑用量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
由圖1可見,隨著捕收劑異丁基黃藥用量的增加,鐵精礦中硫品位降低;當捕收劑用量大于200g/t后,鐵精礦中硫品位趨于平緩,而鐵精礦產率減小,但變化不大;綜合考慮,確定異丁基黃藥用量200g/t為宜。
鐵精礦中的硫很容易被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親水性薄膜,抑制了硫的上浮,所以在脫硫浮選時需要先活化再用黃藥進行捕收。硫的活化方式一般有3種:一是溶解礦物表面抑制性薄膜;二是采用交換吸附或置換的化學反應,在礦物表面形成難溶的活化薄膜;三是消除礦漿中抑制性離子的有害影響[9]。因此選取硫酸、硫酸銅、CS-01、新型活化劑AO、ACD作為試驗活化劑,考察活化劑種類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試驗固定異丁基黃藥用量為200g/t,2#油用量為30g/t,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活化劑種類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 %
由表3可見,使用CS-01為活化劑,鐵精礦中的硫品位明顯更低,達到0.24%,脫硫效果顯著,符合鐵精礦質量標準。雖然鐵精礦產率最低,鐵精礦損失最大,但各產品產率沒有明顯差異。綜合考慮,以CS-01為浮選脫硫活化劑效果最佳。
活化劑種類試驗結果表明,以CS-01為活化劑時脫硫效果顯著,但CS-01的用量較大。而將多種活化劑組合使用,可以產生較好的協(xié)同作用[10],可顯著降低活化劑用量。因此,試驗考察了CS-01+AO、硫酸銅+AO、硫酸銅+硫酸+AO和硫酸銅+硫酸+ACD共4種組合方式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
2.4.1CS-01+AO組合試驗
試驗固定異丁基黃藥用量200g/t、2#油用量30g/t、CS-01用量1 000g/t、AO用量為變量,考察CS-01+AO組合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2。
圖2 CS-01與AO組合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
由圖2可見,隨著活化劑AO用量的增加,鐵精礦中的硫品位以及鐵精礦產率呈波動趨勢。在AO用量為200 g/t時,鐵精礦中的硫品位最低,但是其脫硫效果明顯低于單一活化劑CS-01脫硫效果。
2.4.2 硫酸銅+AO組合試驗
試驗固定異丁基黃藥用量200 g/t、2#油用量30 g/t、硫酸銅用量500 g/t、AO用量為變量,考察硫酸銅+AO組合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3。
圖3 硫酸銅與AO組合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
由圖3可見,隨著AO用量的增加,鐵精礦中的硫品位先急劇降低后幾乎不變,而鐵精礦產率持續(xù)下降。鐵精礦損失也較高,因此判斷硫酸銅+AO組合脫硫效果不及單一CS-01脫硫效果。
2.4.3 硫酸銅+硫酸+AO組合試驗
試驗固定異丁基黃藥用量200 g/t、2#油用量30 g/t、硫酸用量1 500 g/t、AO用量200 g/t,硫酸銅用量為變量,考察硫酸銅+硫酸+AO組合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4。
圖4 硫酸銅+硫酸+AO組合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
由圖4可見,隨著硫酸銅用量的增加,鐵精礦中的硫品位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在硫酸銅用量為300 g/t時最低,為0.29%,鐵精礦產率呈下降趨勢,但變化不大。相較于CS-01為捕收劑時浮選指標,其鐵精礦中硫品位稍高,鐵精礦產率差異不大,該活化劑組合可代替CS-01,但綜合考慮藥劑成本及工藝復雜程度,不選擇該活化劑組合。
2.4.4 硫酸銅+硫酸+ACD組合試驗
試驗固定異丁基黃藥用量200 g/t、2#油用量30 g/t、硫酸用量1 500 g/t、ACD用量200 g/t、硫酸銅用量為變量,考察硫酸銅+硫酸+ACD組合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5。
圖5 硫酸銅+硫酸+ACD組合對浮選脫硫指標的影響
由圖5可見,隨著硫酸銅用量的增加,鐵精礦中的硫品位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鐵精礦產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硫酸銅用量為100 g/t時,浮選指標最好;但相較于CS-01為捕收劑時浮選指標,其鐵精礦中的硫品位偏高,鐵精礦產率提高不明顯,因此判斷該活化劑組合活化能力不及單一CS-01。
通過單一活化劑與組合活化劑試驗發(fā)現,CS-01活化效果最好,因此決定采用CS-01為活化劑,并固定異丁基黃藥用量200 g/t、2#油用量30 g/t,考察CS-01用量對浮選脫硫的影響,試驗結果見圖6。
圖6 活化劑用量對浮選脫硫的影響
由圖6可見,隨著CS-01用量的增加,鐵精礦中的硫品位降低,當CS-01用量大于2 000 g/t時,鐵精礦中的硫品位幾乎不變,鐵精礦產率幾乎不變;綜合考慮,CS-01用量為2 000 g/t時浮選指標最佳。
在條件試驗和開路試驗的基礎上進行閉路試驗,閉路試驗流程及藥劑用量見圖7,閉路試驗結果見表4。
圖7 浮選脫硫閉路試驗流程
表4 浮選脫硫閉路試驗結果 %
由表4可見,以CS-01為活化劑,異丁基黃藥為捕收劑,2#油為起泡劑,經過1粗2精1掃的工藝流程,可獲得全鐵品位為63.25%、全鐵回收率為97.32%、含硫0.22%、硫分布率為19.86%的鐵精礦,脫硫效果理想,鐵精礦品質得到了顯著提高。
(1)新疆和靜縣鐵礦硫含量較高,且主要賦存形式為磁黃鐵礦,磁選作業(yè)無法有效脫除,鐵精礦含硫量高達1.07%。試樣礦物賦存形式復雜、種類繁多,主要礦物組成為磁鐵礦、石英、磁黃鐵礦,含有少量的赤鐵礦、褐鐵礦、黃鐵礦、菱鐵礦、硅灰石、透輝石,微量礦物為閃鋅礦、黃銅礦、軟錳礦、長石等。鐵物相研究結果表明,硫主要賦存形式為磁黃鐵礦,其次少量以黃鐵礦形式存在。單體解離度測定結果表明,磁黃鐵礦、黃鐵礦單體解離良好,連生體含量較低。
(2)針對該試樣性質,以CS-01為活化劑,異丁基黃藥為捕收劑,2#油為起泡劑,經過1粗2精1掃的浮選工藝流程,可獲得全鐵品位為63.25%、全鐵回收率為97.32%、含硫0.22%、硫分布率為19.86%的鐵精礦,脫硫效果理想,鐵精礦品質獲得了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