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絢繪衣冠 廣述懷來—皇清職貢圖冊頁本淺析

      2018-08-17 06:09:20徐建霞
      收藏家 2018年8期
      關(guān)鍵詞:本職刊本冊頁

      □ 徐建霞

      乾隆時期,清朝的統(tǒng)治地位已經(jīng)穩(wěn)固,不再有大規(guī)模的反清戰(zhàn)爭,逐步建立了對邊疆各民族地區(qū)有效的管理方式。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恢復(fù)和發(fā)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清朝的財政收入不斷增長,對外交往也日益增多。中國的統(tǒng)治者歷來有繪制《職貢圖》傳統(tǒng),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版圖最大、包含民族最多的一個王朝,所繪制的《皇清職貢圖》也是中國歷史上繪制時間最長、流布范圍最廣的《職貢圖》。

      一、《皇清職貢圖》編纂始末

      圖1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一冊封面

      《皇清職貢圖》的繪制肇始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十一日。這一天,四川總督策楞接到大學士傅恒寄來的上諭,命其將所知“西番、玀玀男婦形狀,并衣飾服習,分別繪圖注釋”①。第二年六月初一日,乾隆皇帝頒布上諭,命大學士傅恒主持《職貢圖》的繪制工作,繪制范圍已經(jīng)從乾隆十五年四川的“西番、玀玀”擴大到“沿邊各督撫,于所屬苗瑤黎獞,以及外夷番眾”,繪制方式是各地方督撫分別繪制,然后送到軍機處匯總。同年八月,軍機處將統(tǒng)一的“番圖”二式下發(fā)給策楞,令其照式繪圖,再送交軍機處匯呈。統(tǒng)一“番圖”樣式,為后期《職貢圖》的整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記載,《皇清職貢圖》完成于乾隆二十二年。此后又經(jīng)四次增補。有冊頁本、彩繪本、寫本、刊本,各本間略有差異。

      冊頁本是各省進呈的“番蠻圖樣”總匯。

      彩繪本有一正兩副本。畏冬《皇清職貢圖的創(chuàng)制始末》、祁慶富《皇清職貢圖的編繪與刊刻》中考證彩繪本正本應(yīng)完成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分為四卷。卷一的畫師為丁觀鵬,卷二的畫師為金廷標,卷三的畫師為姚文瀚,卷四的畫師為程梁。北京故宮乾清宮原藏正本已佚,一副本尚在。原藏避暑山莊的彩繪本(謝遂的摹繪本)②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由于正本已不存,因此這兩本亦可統(tǒng)為“彩繪本”。乾隆皇帝在彩繪本第一卷前題詩,將此圖定名為《皇清職貢圖》,并分別為每卷撰額。又命大臣劉統(tǒng)勛、梁詩正、劉綸、金德茂、董邦達、錢維城等作恭和詩,傅恒、來保等撰跋,分題于第一卷后幅,第二、三、四卷前后幅③。

      此外,還有完成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八月的文淵閣四庫全書寫本④(下稱“寫本”),和刻于乾隆年間的刊本⑤(下稱“刊本”)。

      依據(jù)的版本不同,《皇清職貢圖》內(nèi)容和卷次也略有出入。彩繪本總共301幅圖,以省為編排順序⑥。每幅圖繪男女各一人,側(cè)重描繪各國及各民族的男女外貌、服飾,圖像上方有滿漢合璧的文字圖說,對所繪圖像進行補充說明。寫本和刊本將彩繪本的每一卷拆分為兩卷,共八卷。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彩繪本完成之后,曾經(jīng)四次增補,彩繪本增加11幅圖,增補的內(nèi)容插入相應(yīng)的位置;寫本和刊本各增加18幅 圖, 單列一卷,為卷九。寫本和刊本均將彩繪本的一幅圖拆分為兩幅圖,即男女別幅,總計598幅,并只有漢文圖說,沒有滿文圖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第四次增補的內(nèi)容“巴勒布大頭人并從人即廓爾喀”,寫本、刊本缺第四次的增補內(nèi)容。

      二、《皇清職貢圖》冊頁本

      冊頁本是各省進呈的“番蠻圖樣”總匯。據(jù)此可對《皇清職貢圖》的編纂過程及內(nèi)容有更清晰的了解。法國國家圖書館藏《皇清職貢圖》冊頁本,存四冊,分別為第一、二、三、七冊,絹本彩繪。每冊的封面為木板。

      圖2 冊頁本職貢圖 卷首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八征耄耋之寶”

      圖3 冊頁本職貢圖 卷首鈐“圓明園寶”

      1.冊頁本現(xiàn)貌

      第一、二、七冊的封面木板上分別刻有豎排“職貢圖”三字,下面橫排分別刻有“一冊”“二冊”“七冊”(圖1)。第三冊封面木板上無字。每冊前兩頁扉頁為黃地灑金絹,第一頁中間鈐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八征耄耋之寶”(圖2),第二頁中間鈐有“圓明園寶”(圖3)。

      第一冊“圓明園寶”印后為乾隆的御筆題詩:

      累洽重熙四海春,皇清職貢萬方均。書文車軌誰能外,方趾圓顱莫不親。那許防風仍后至,早聞干呂已咸賓。涂山玉帛千秋述,商室共球百祿臻。詎是索疆恢此日,亦惟謨烈賴前人。唐家右相堪依例,畫院名流命寫真。西鰈東鶼覲王會,南蠻北狄秉元辰。丹青非為夸聲教,保泰承庥慎拊循。

      圖4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一冊乾隆辛巳御制詩

      圖5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一冊乾隆十六年上諭

      乾隆辛巳(1761年)秋御題(圖4)。

      后面鈐有乾隆兩方印“惟精惟一”“乾隆宸翰”。

      彩繪本也收錄了這首乾隆御制詩,并且成為彩繪本完成的標志。眾多學者均認為彩繪本《皇清職貢圖》完成于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年),從而認為《四庫全書總目》撰寫的《皇清職貢圖》題要中“告成于乾隆二十二年”⑦是不足采信的。

      后一頁為乾隆十六年(1751年)六月初一日頒發(fā)的向全國各地方總督推廣繪制《職貢圖》的上諭(圖5)。

      后兩頁為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傅恒的奏折(圖6),錄如下:

      欽惟皇上德威遠暢,淳化殷流,梯山航海之區(qū),悉通聲教,鑿齒雕題之眾,咸隸版圖,一統(tǒng)之盛,自漢唐以來未之有也。臣等前奉諭旨,將各省番蠻圖樣,匯辦總圖。當即派員承辦,敬成《職方會覽》一部,共繪圖五百五十幅,計十二冊,分為上下二函,內(nèi)將朝鮮等外藩諸國列為首冊,其余番蠻各以省分次序,所有部落沿革、風土習俗俱就各該省督撫等查送原文刪纂,復(fù)按《大清一統(tǒng)志》 《文獻通考》及史傳諸書,酌加考證,各著圖說書于左方,務(wù)期簡明該括,不致繁冗。至于各番蠻內(nèi)有同一種類而兩處互見,或同一部落而族姓偶殊,則俱酌量刪併,用省重復(fù),并即聲敘于圖說之內(nèi),以便披閱。今裝潢完竣,謹進呈御覽,臣等實深慶忭之至。謹奏。

      乾隆二十二年正月初十日,大學士忠勇公臣傅恒,吏部尚書臣汪由敦,內(nèi)閣學士臣阿桂,順天府府丞臣申甫,戶部郎中臣安福,內(nèi)閣侍讀臣額爾景額,兵部主事臣本忠,內(nèi)閣中書臣顧云,內(nèi)閣中書臣王日杏,方略館謄錄舉人臣夏秉衡。

      其后為“朝鮮國夷官官婦”圖像(圖7)。在夷官像右上方有漢文圖說,在官婦像左上方有滿文圖說。

      第一冊卷末有劉統(tǒng)勛的恭和詩。

      第一冊內(nèi)容從“朝鮮國夷官”開始,至“亞利晚國夷人”止,37類,男女分圖,收圖64幅,即彩繪本第一卷上半部分,寫本、刊本卷一。

      圖6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一冊傅恒奏折第1頁

      圖7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一冊朝鮮國夷官官婦

      第二冊卷首“圓明園寶”印后為梁詩正恭和詩,其后為“西藏所屬衛(wèi)藏阿里喀木諸番民”。大臣劉綸的恭和詩不在卷末,而在土爾扈特的御識之前。

      第二冊從“西藏所屬衛(wèi)藏阿里喀木諸番民”至“景海頭目先綱洪”,共33種,男女分圖,共64圖,即彩繪本第一卷下半部分。從“西藏所屬衛(wèi)藏阿里喀木諸番民”至“肅州金塔寺魯古慶等族回民”共23種,46圖,是寫本、刊本的卷二,其中“巴勒布大頭人并從人既廓爾喀”一圖,寫本、刊本均不見此圖。從“愛烏罕回人”至“景海頭目先綱洪”共10種,18圖,是寫本、刊本卷九。

      圖8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七冊錢維城恭和詩

      圖9 冊頁本職貢圖 第二冊哈薩克頭目頭目婦

      第三冊卷首“圓明園寶”印后為金德瑛的恭和詩,卷末為董邦達恭和詩。從“關(guān)東鄂倫綽”至“永順保靖等處土人”共28種,56圖,即彩繪本第二卷上半部分,寫本、刊本的卷三。

      第七冊卷首“圓明園寶”印后為錢維城的恭和詩(圖8),卷末為竇光鼐的恭和詩。從“云南省云南等府黑玀玀”至“永昌府西南界縹人”共36種,72圖,即彩繪本第四卷上半部分,寫本、刊本的卷七。

      每個大臣的恭和詩后面都鈐有該大臣的印兩方。

      2.冊頁本與彩繪本、寫本、刊本的對比

      依據(jù)上文所述,《皇清職貢圖》最初稱為《職方會覽》,完成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初,《四庫總目》撰寫的“告成于乾隆二十二年”是可信的。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皇清職貢圖》的四卷彩繪本完成,改名為《皇清職貢圖》。冊頁本是各省上交軍機處的“番圖”匯總,軍機處將統(tǒng)一的“番圖”式樣發(fā)給各省,各省繪好圖之后,匯總至軍機處,是非常珍貴的原始資料,滿漢文圖說是在匯總時重新撰寫錄上去的。

      冊頁本《皇清職貢圖》在乾隆二十二年初時應(yīng)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裝訂成冊12冊,分為上下兩函,稱為《職方會覽》。卷首有乾隆十六年的上諭,其后為乾隆二十二年傅恒的奏折,收圖550幅。

      在冊頁本第二冊中,有以下10種,20圖:哈薩克頭目、哈薩克民人(1757年)、布魯特頭目、布魯特民人(1758年)、烏什庫車阿克蘇等城回目、烏什庫車阿克蘇等處回人(1758年)、拔達山回目、拔達山回民(1759年)、安集延回目、安集延回民(1759年 ),這10種的圖說中所提及的年代都晚于乾隆二十二年,并且各族的“民人”“回民”等僅有圖,無圖說( 圖 9、 圖10)。這10種20幅圖應(yīng)繪于乾隆二十二年的《職方會覽》完成之后,并且完成于乾隆二十六年彩繪本完成之前。

      圖10 冊頁本職貢圖 第二冊哈薩克民人民人婦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對彩繪本和冊頁本《皇清職貢圖》進行四次增補(見表1),增補之后,如果冊頁本的內(nèi)容和彩繪本的內(nèi)容保持一致的話,那么彩繪本收圖301幅,冊頁本應(yīng)收圖600幅。

      表1 :冊頁本,彩繪本的謝遂摹本、寫本、刊本對比表:

      將冊頁本與乾隆二十六年完成的四卷彩繪本《皇清職貢圖》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冊頁本在乾隆二十二年完成的550幅應(yīng)是彩繪本與寫本的底本。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八年和其后四次的增補圖應(yīng)是冊頁本與彩繪本同時完成的⑩。乾隆二十六年彩繪本完成之后收圖290幅,如果冊頁本將彩繪本的圖像男女別幅,應(yīng)收圖580幅,而不是冊頁本原有的550幅,這說明冊頁本《職方會覽》完成之后,冊頁本和彩繪本兩者同時進行了內(nèi)容擴充,例如冊頁本第二冊就擴充了10種20圖。

      由“整欠頭目先邁巖第”和“臺灣大杰巔等社熟番”等圖說可知,寫本與刊本內(nèi)容相一致,寫本應(yīng)是刊本的底本。

      另外冊頁本第三冊“淡水右乃武生番婦”圖(圖14)的右下角有按“謹按:臺灣生番向由該督撫圖形呈進者,乾隆五十三年??蛋驳茸凡赌娣肆炙摹⑶f大田,各生番協(xié)同擒剿,傾心歸順。是年冬,番社頭目華篤哇哨等三十人來京朝貢,并記于此?!贝税磁c彩繪本謝遂摹本相同。而寫本與刊本中都沒有,由于刊本是以寫本為底本,因此可以斷定刊本應(yīng)刊刻于乾隆四十三年至五十三年(1778~1788年)之間。

      表2 :《皇清職貢圖》編纂年表

      3.冊頁本的圖像順序及裝裱問題

      冊頁本所存四冊和彩繪本的編輯體例都是以省為編排順序,而寫本和刊本卻有一個增補卷卷九,這是為什么?

      冊頁本第二冊的內(nèi)容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西藏所屬衛(wèi)藏阿里喀木諸番民”至“肅州金塔寺魯古慶等族回民”,這是寫本、刊本卷二的內(nèi)容;第二部分從“愛烏罕回人”至“景海頭目先綱洪”,這是寫本、刊本卷九的內(nèi)容。如果彩繪本與寫本均以冊頁本為底本,為什么彩繪本的內(nèi)容順序與冊頁本相同,而寫本的內(nèi)容順序與冊頁本不同呢?可以想象一下,乾隆二十六年《皇清職貢圖》的彩繪本完成之后,乾隆皇帝題寫書名,并寫了御制詩,大臣也寫了恭和詩,彩繪本和冊頁本的載體形態(tài)一定裝裱完整,卷次分明的畫卷和冊頁,從乾隆二十八年至乾隆五十五年,冊頁本增補了20幅圖,彩繪本增補了11幅圖,這些圖最初應(yīng)是補在卷末的,而不是按省排列的。如乾隆二十八年初,西北地區(qū)的愛烏罕、哈薩克諸回部前來入貢,《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如意館)載:“李文照面奉旨,愛烏漢等男女十人,續(xù)《職貢圖》卷尾,著丁觀鵬畫。冊頁后十頁,亦照手卷續(xù)上?!边@表明乾隆二十八年第一次增補的圖并不按省排列的,而是續(xù)補在彩繪本和冊頁本的卷末。第二次和第三次增補也應(yīng)是補在第一次增補之后。寫本完成于乾隆四十三年,寫本應(yīng)是以冊頁本為底本,寫本卷九的內(nèi)容是冊頁本與彩繪本前三次增補的內(nèi)容,寫本體現(xiàn)了當時冊頁本的內(nèi)容順序:三次增補內(nèi)容均附在卷末。

      但是目前我們看到的冊頁本的內(nèi)容卻是:所有增補內(nèi)容按省排列,插入卷中。目前所見冊頁本的內(nèi)容應(yīng)是經(jīng)過重新排序,再裝裱成的。第四次增補的位置就不一樣了,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如意館)載“著賈全往看巴勒布大頭人二名臉像,默記繪畫”,畫成之后“著續(xù)入《職貢圖》手卷第一卷內(nèi)……其冊頁一份應(yīng)續(xù)入一開”。為什么前三次的增補是在卷末增補,而第四次的增補是按省“續(xù)入”卷一呢?合理解釋應(yīng)該是此時冊頁本和彩繪本的內(nèi)容已經(jīng)重新排序并裝裱。

      冊頁本的卷首鈐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之寶”“八征耄耋之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刻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乾隆77歲生日之時。“八征耄耋之寶”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80圣壽時?;蛟S冊頁本和彩繪本《皇清職貢圖》在乾隆五十五年之前重新裝裱,將增補內(nèi)容按省排列,并在卷首鈐上印章。這就是第四次增補的內(nèi)容要“續(xù)入”卷一的原因了。

      卷首還鈐有“圓明園寶”,表明冊頁本原存放于圓明園。也許冊頁本是在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流出中國的。

      三、《皇清職貢圖》冊頁本的價值及其他

      圖11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一冊暹羅國夷人夷婦

      圖12 彩繪本謝遂摹本暹羅國夷人夷婦

      圖13 影印乾隆刻本 暹羅國夷人夷婦

      冊頁本《皇清職貢圖》是由各地督撫繪好之后,匯總到軍機處而成,因此是乾隆時期第一手的關(guān)于民族、民俗、服飾的資料。比如圖15是關(guān)東奇楞,今鄂倫春族,圖說記“男女衣服皆鹿皮、魚皮為之”,由圖可知,男女的外衣都由獸皮制成,褲子由魚皮制成,獸皮接縫處的線頭、獸皮邊緣的獸毛、魚鱗的印記在圖中清晰可見。圖16為西藏所屬補嚕克巴番,圖說記“婦女盤發(fā)后垂,加素冠,著紅衣,外系花褐長裙,肩披青單,項垂珠,石纓絡(luò)圍繞至背”。圖17為關(guān)東恰喀拉,今赫哲族,圖說記“男女俱于鼻傍穿環(huán),綴寸許銀銅人為飾”,以圖對照,鼻環(huán)及銀銅人清晰可見。圖18是彰化縣內(nèi)山生番,今高山族,圖說記“番婦針刺兩頤如網(wǎng)巾紋”,由圖中可以看出,從耳根下的臉頰至嘴唇上下都被針刺過。高山族中的泰雅人和賽夏人婦女有黥面的習俗。

      圖14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三冊福建淡水右武乃生番婦

      中國國家博物館“瑞犬納福―戊戌新年館藏文物展”中,有兩件冊頁本展品,名稱為《廣輿勝覽》,其中一頁是“七姓―赫哲”,另一頁是“彰化縣大肚等熟番―彰化縣西螺等社熟番”,共4幅圖,所繪之圖與《皇清職供圖》中同名圖極為相似,展品圖中的文字亦與《皇清職供圖》相同圖的漢文圖說一致。初步判斷,該展品當為《皇清職貢圖》的另一個冊頁本。此冊頁本與冊頁底本不同,此冊頁本為男女合圖,且僅有漢文圖說,無滿文圖說,冊頁底本為男女分圖,有滿漢文圖說。此展品為何稱為《廣輿勝覽》,與《皇清職貢圖》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需要更多資料更一步考證。

      注釋:

      ①《宮中檔乾隆朝奏折·第一輯·元年正月至十六年十一月》,臺北故宮博物院編輯,1982年,第910頁。

      ②莊吉發(fā)校注《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校注》,臺北故宮博物院,1989年。

      圖15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三冊關(guān)東奇楞

      圖16 冊頁本職貢圖 第二冊西藏所屬補??税头瑡D

      圖17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三冊關(guān)東恰喀拉婦

      圖18 冊頁本職貢圖 第三冊彰化縣內(nèi)山生番婦

      ③畏冬《皇清職貢圖創(chuàng)制始末》,《紫禁城》1992年10月,第8頁。

      ④[清]永瑢《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3年,第594冊,第395頁。

      ⑤《皇清職貢圖》遼沈書社影印乾隆刊本,1991年。

      ⑥莊吉發(fā)《謝遂《職貢圖》畫卷的繪制經(jīng)過及其史料價值》,《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校注》,臺北故宮博物院,1989年,第1頁。

      ⑦[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第633頁。

      ⑧圖片取自《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校注》,臺北故宮博物院,1989年,第57頁。

      ⑨圖片取自《皇清職貢圖》,遼沈書社影印乾隆刊本,1991年,第61、62頁。

      ⑩畏冬《乾隆時期〈皇清職貢圖〉的增補》,《紫禁城》1992年12月,第22頁。

      猜你喜歡
      本職刊本冊頁
      齊白石 花卉冊頁四開之一
      榮寶齋(2024年11期)2024-12-17 00:00:00
      齊白石 花卉冊頁四開之二
      榮寶齋(2024年11期)2024-12-17 00:00:00
      齊白石 花卉冊頁四開之四
      榮寶齋(2024年11期)2024-12-17 00:00:00
      冊頁·即興
      散文詩(2021年22期)2022-01-12 06:14:18
      立足本職工作,發(fā)揮組織員先鋒模范作用
      從刊本到手稿——王建中鋼琴作品《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研究(上篇)
      明代戲曲刊本插圖的非敘事與圖像重構(gòu)
      戲曲研究(2019年2期)2019-11-25 07:38:30
      新常態(tài)下黨員干部創(chuàng)新工作對策研究
      省農(nóng)委召開紀念建黨96周年大會暨“立本職、學精神、促發(fā)展”專題黨日大會
      西夏文刊本《三才雜字》殘頁考
      西夏學(2016年1期)2016-02-12 02:23:10
      若尔盖县| 增城市| 禹城市| 水富县| 桃园县| 昌吉市| 罗江县| 永福县| 沙雅县| 宿迁市| 修文县| 湖南省| 炉霍县| 万山特区| 扶风县| 岗巴县| 周至县| 弥勒县| 沾益县| 天镇县| 望城县| 明溪县| 枞阳县| 孝感市| 河北省| 静海县| 宝坻区| 新邵县| 怀安县| 浦城县| 宁明县| 漳平市| 衡南县| 黄龙县| 九寨沟县| 田东县| 塘沽区| 清流县| 肇源县| 崇礼县|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