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
儲蓄是富余的象征,現(xiàn)在尤顯重要。盡管可以打著“支援國家建設”的幌子,但我們都清楚,恐怕連“吃利息”的預期都靠不住。挑明了說,儲蓄只是為了保險,或者說是不被人偷走“勝利果實”而已。
按理說,揣著幾千乃至上萬元到銀行儲蓄應該有點感覺,可我既無那種“感覺”,更不喜歡那里的氛圍。
我之所以不愿跑銀行,是因為那里沒有人文氣息,到處都有監(jiān)視探頭。平時你覺得不舒服了,撓個癢,挖個鼻,吐個痰,抽個煙……一到銀行,全沒了影,嚴肅得像根樹樁子似的排著隊。你要顯得若無其事,比方明明要存一兩千元,但給人的氣勢像是兜里沒個二三十萬不可能專門跑一趟;若確有二三十萬要存進去呢,臉上反映出的仿佛是去付水、電、煤賬單;平時有多動癥的人此時也得鎮(zhèn)靜自若,否則難免被人誤為匪徒;一貫賊頭賊腦的,此時應當表現(xiàn)出儀態(tài)優(yōu)雅,氣定神閑。盡管大家都知道,偷到銀行來的人腦子八成有問題,但人在銀行,自然會生出一種本能:身體和身體挨著,心卻保持著“一級戰(zhàn)備狀態(tài)”,兩手插在褲袋里,一手握錢,一手握拳,隨時準備回擊來犯之敵。
有一回我到銀行存錢,見里面排了三行隊,其中兩隊均有七八人,唯中間一行只有三四人,好生奇怪,便排將上去,此時才忽然省悟,原來大家都很“識相”地謙讓,是為前面一人。只見那人衣著邋遢,獐頭鼠目,神情緊張,左顧右盼,尤其是斜背一只軍用書包,鼓鼓囊囊。我頓時后悔不已,便想轉移“陣地”,哪知后面已來一人,將我的退路堵住,此時若再臨時變計,奪路而逃,只怕后面一人也要效顰,從而引起一場小小的“地震”,后果不堪設想。為顯男兒本色,我決定硬著頭皮撐一段時間。其實,人家倒是個爽快人,嘩啦一下把二十多萬元換成一張小紙片后,便如釋重負般揚長而去,讓我撿個快捷。此可見人心不古也哉!
我之所以不喜歡去銀行,還有一個心病,便是受不了柜臺里先生、小姐的手眼拷問。
一疊錢遞進去,他們先用驗鈔機過兩遍,有時驗鈔機顯示的數(shù)字比你點好的數(shù)目少很多,你便很緊張——會不會里面有假鈔顯示不出來?有時驗鈔機顯示的數(shù)字比你點好的數(shù)目只少一張,你仍然緊張——你錯的概率更加大了;然后營業(yè)員用手一張一張地點,難免還要翻過來再數(shù)一遍,讓人心驚膽戰(zhàn),生怕出什么狀況。
有一次我去存外幣,柜臺里的小姐機驗兩遍、手捻兩遍之后,開始用手一張一張地摸,用眼一張一張地審,間或還要抽出一張放在臺燈下反復打量,然后再看一眼在柜臺前神色故作安定的我的面孔。這個過程歷時半個小時,我真比坐在遇到強氣流襲擊的飛機上還緊張。乖乖隆地咚,須知這一張,當時相當于人民幣一千多元啊,像我這樣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人可推扳(滬語:差池)不起!
所以,要說我對銀行有何感覺,一塌刮子(滬語:總共)三個字:敬且畏。
(摘自《人生安分即逍遙》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