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
【摘 要】本文從“與親人分離”“面對陌生環(huán)境及情景”“父母過高的期望值”“社會激烈競爭的蔓延”四個方面給幼兒帶來的壓力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幼兒心理壓力;壓力解決辦法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2-0269-01
從出生起,嬰兒就作為一個社會人,而被多種物體包圍在一個大的環(huán)境中,所以幼兒的壓力很廣泛。其主要壓力來源于“與親人分離”“面對陌生環(huán)境及情景”“父母的期望值過高”“社會激烈競爭的蔓延”。
一、與親人分離
兒童出生后家庭是其第一個接觸的環(huán)境,久而久之,孩子對家庭里的親人有了一定的依戀性,特別是對母親。當孩子饑餓、寒冷、疼痛、厭煩時,首先想到的是去母親那兒尋求安慰。如果這個時候出現(xiàn)的是陌生人而不是母親,孩子就會大哭大鬧,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驚恐與不安。初入園的低年齡段的幼兒也很大程度的表現(xiàn)出了這種分離焦慮。比如:哭鬧,不與同伴玩耍,不能正常進食,睡眠不平穩(wěn)。以至于每年我們都要做大量的工作以消除初入園孩子的這種焦慮。綜上可見,兒童早期的心理壓力主要來自與親人的分離,這種分離壓力對幼兒個性的形成及今后的發(fā)展都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
二、面對陌生環(huán)境與情景
經(jīng)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幼兒面對陌生環(huán)境與情景時,均會感受到一定的心理壓力,與父母親的依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嬰兒在面對陌生人或環(huán)境時會產(chǎn)生害怕的反應,也就是怯生,特別是父母親不在現(xiàn)場,而與陌生人較近接觸時表現(xiàn)尤為突出。
通過觀察出入園的孩子,我發(fā)現(xiàn),喲偶爾害怕的是成年人的面部特征和一些舉動,而幼兒與幼兒之間很少存在這種恐懼感。再就是陌生的環(huán)境對幼兒影響很大。曾經(jīng)一個很長時間不愿來幼兒園的孩子對他的媽媽說:“幼兒園的宿舍里有妖怪,衛(wèi)生間里有刺猬。”當時我覺得非常奇怪,孩子怎么會這么想呢?后來看過有關的幼兒心理研究后,我體會到那是幼兒對陌生環(huán)境產(chǎn)生懼怕的一種心理壓力。就像一次,我有急事,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久不去的親戚家時,孩子大哭大鬧說怕一樣。這就是陌生環(huán)境對幼兒刺激,讓幼兒感受到的強烈的心理壓力。
三、父母過高的期望值
其實孩子應過的無憂無慮,可是現(xiàn)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而這種期望從孩子一出生就表現(xiàn)了出來,比如孩子想要玩一輛小汽車,而父母卻對孩子說:“把這首古詩背完,就讓你玩。有些孩子可能對這種要求感到無所謂,但有部分孩子會有受挫感,特別是不能馬上或順利背出的時候,這種要求延遲了幼兒的需要,有時會引起幼兒的憤怒,并使其在等待并完成任務的同時感受到了一定的心理壓力。很多時候,任務結束后,這種壓力便不復存在,壓力感也就隨之消失了,但這種壓力經(jīng)常存在的話,孩子的心理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常把任務與需求結合在一起的話,有的幼兒就會憤而棄之,既不完成你提出的任務,也不再要自己想得到的東西。這種心理壓力就會逐漸將其扭曲為一個叛逆性很強的孩子。有些不明智的家長,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甚至會在已有的基礎上變本加厲,今天背古詩,明天做計算,很不能讓孩子一夜成為神童。殊不知事倍功半。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當前的幼兒并不是我們成年人想象的那樣無憂無慮。來自父母方面,老師方面,環(huán)境方面,同伴關系方面的壓力存在于幼兒心中?!渡鐣睦砜茖W》2006年第一期李江雪與申荷詠的一篇《幼兒心理壓力的現(xiàn)狀及行為問題,家庭生態(tài)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表明68.9%的幼兒存在一定程度的壓力。其中壓力較大的孩子占10%。社會上激烈殘酷的競爭正通過父母的期望,老師的要求無情的加在亥子稚嫩的心靈上。對于這種現(xiàn)狀,不僅是幼兒教師,父母,社會都要行動起來,來關注幼兒的心理。我認為減輕幼兒心理壓力還要從幾方面開始來做。
1.正確對待幼兒的哭。
哭是孩子表達自己心情的重要手段,我們一貫的做法是:哄著孩子不要哭,或者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再就是大聲的訓斥,強行制止孩子的哭鬧。其實這兩種做法都忽視了幼兒的心理需要。如孩子要離開我們接觸陌生人或環(huán)境時孩子哭鬧,我們可讓其有一定的宣泄,然后問清孩子原由,為其講清道理。對于小點的孩子,我們可以轉移注意力。就像德國柏林大學的舒爾茲教授根據(jù)自己20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發(fā)明的擺脫不良情緒,消除心理壓力的“自主訓練法”。讓幼兒逐漸放松,減緩陌生帶來的壓力。
2.順應孩子的心理感受。
這種方法是鼓勵孩子把心理壓力說出來,并表示自己對幼兒壓力的理解。如兩個幼兒為爭玩具而大哭時,我作為老師,首先要對哭的孩子說:“他不能和你一起玩而爭搶玩具,你很傷心,是嗎?”這樣孩子立時有了一種被接受和支持的感受,從而獲得了慰藉,減輕了心理壓力。
3.通過活動減小壓力。
運動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宣泄不良情緒的有效途徑之一。有研究證明,做些松弛身體的運動,有助于減壓,特別是游戲活動對幼兒心理減壓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游戲中幼兒的心情會愉悅起來,會把不快引起的的不良情緒暫時轉移。再有,游戲有一種天然的替代作用。能幫助幼兒更好的表達用語言無法表達的心情。如,在很多書籍和雜志上對“沙盤游戲”給了充分的認可,認為它不僅可以診斷,治療兒童的心理和行為,還具有促進兒童健康心理成長的功能。講故事,聽音樂同樣是活動中宣泄情感,撫慰孩子心靈的一種好辦法,孩子會從故事中找到一個與自己產(chǎn)生共鳴的人物,從而找到自己的影子。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能使孩子把其所表達的意境與自己的愉快記憶聯(lián)系起來,從而緩解孩子緊張的心理,調節(jié)情緒。因此,在孩子生病,焦躁,有壓力時,給孩子放些輕松的音樂,來放松孩子的身心。
4.讓幼兒描述。
當幼兒有了不滿情緒想要表達時,千萬不要用“等會再說”“先坐下”等語言來阻止他。即使孩子滿臉不悅不想說時,我們都要引導孩子讓其盡可能的描述出自己的心情。說、畫均不失為好辦法,在聊天中孩子的不快會逐漸消失。
面對幼兒所承受的種種壓力,既要對孩子進行“疏”與“導”,又要從我們自身出發(fā),主動去優(yōu)化幼兒的生活環(huán)境,反思和改進我們自身的教育行為,減少不恰當?shù)脑u價,不要過度控制幼兒,讓孩子在寬松的氛圍中快樂健康的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高嵐主編.《幼兒心理教育與輔導》 長春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李江雪,申荷永.《社會心理學》 ,200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