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劍鋒 劉穎
摘 要:本文概述了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含義,并分別對食品檢測和食品安全分析中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具體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食品檢測; 食品安全分析;應用
前言
食品安全是人們生活的基礎與保障,食品中既要包含豐富的營養(yǎng),又不能含有對人體健康不利的物質(zhì)。但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帶來了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多的有毒有害物質(zhì)進入到食物中,食品安全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對食品進行檢測及安全分析變得越來越重要。
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見光的分子光譜,包含大部分有機化合物中電子能級躍遷,從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對這些化合物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反應動力學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以朗伯-比爾定律:A=KC為定量基礎,吸光度通常在0.3-0.7時準確度更高。應用該方法進行定量分析,通常取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作為測定波長,這樣得出的結果誤差較小。由于大部分食品具有紫外可見吸收,所有該法在食品領域應用非常廣泛。
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2.1酸奶中維生素A的測定
酸奶中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A,作為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分析測定維生素A 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義。王明華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測定酸奶中維生素A 的含量。樣品經(jīng)過皂化、提取、除溶劑等步驟后,于328 nm處測定其吸光度,測得維生素A 的回收率為103.3% ,平均值的標準偏差為0.32;同時進行了維生素D對維生素A 測定的干擾試驗,結果表明,維生素D的存在不影響維生素A 的測定結果。
2.2磷脂酰膽堿的測定
磷脂酰膽堿俗稱卵磷脂, 可以預防和治療動脈硬化、防衰老、保護肝臟, 對糖尿病、膽結石患者有一定幫助。但若過量則可能會引起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病和壞血病。2001年黃島平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了腦維營養(yǎng)麥片中添加的卵磷脂含量, 此方法比較簡單, 無需消解、顯色。2007年甘賓賓等以292 nm作為選擇波長, 以正己烷作為溶劑,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了卵磷脂保健食品中磷脂酰膽堿的含量。
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應用
3.1重金屬的測定
食品重金屬污染問題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在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了食品添加劑中砷的測定方法,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銀比色法;鉛的測定采用雙硫腙比色法。
3.2農(nóng)藥殘留的測定
農(nóng)藥具有高效、廣譜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農(nóng)業(yè)、醫(yī)藥等領域。國標GB 2763-2005 規(guī)定了食品中農(nóng)藥最大殘留限量。分光光度法是國標中檢測蔬菜、水果中農(nóng)藥殘留量的方法之一。該法具有靈敏度高,儀器設備簡單,操作簡便等特點。在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行業(yè)標準中規(guī)定了大米、白菜中百草枯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樣品經(jīng)提取、凈化、顯色后測定,檢出限為20 μg/kg。
3.3甜蜜素的測定
測定食品中甜蜜素的方法很多,國內(nèi)外文獻報道的紅外分光光度法、氣相色譜等方法的主要缺點是操作繁瑣、費時,不利于推廣。陳少波等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對測定食品中的甜蜜素進行了探索。研究結果表明:甜蜜素的質(zhì)量濃度在0.2~1.0 g/L范圍內(nèi)符合比爾定律,回收率為95.0~102.7%,食品中共存的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鈉在0 ~ 10.0 g/L范圍內(nèi),色素在0~2.06 g/L范圍內(nèi)不影響測定。該方法簡便、準確。
3.4硝酸鹽的測定
在國家農(nóng)業(yè)行業(yè)標準中規(guī)定蔬菜、水果中的硝酸鹽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研究發(fā)現(xiàn)用普通紫外分光光度法測硝酸鹽時,硝酸鹽的最大吸收波長在203 nm左右,而亞硝酸鹽的最大吸收波長在208 nm左右,二者的吸收光譜有很大部分重疊,亞硝酸鹽對硝酸鹽的測定有很大干擾。張社[16]等運用一階導數(shù)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測定食品中的硝酸鹽。亞硝酸鹽在208 nm處的一階導數(shù)值為0,而此點又接近硝酸鹽一階導數(shù)的最大吸收峰,故選擇208 nm 作為硝酸鹽的測定波長,既可排除亞硝酸鹽的干擾,又可提高靈敏度。該法最低檢出限為2 ng/mL,靈敏度較高;加標回收試驗和盲法測標準品試驗均表明準確度良好,可作為測定食品中硝酸鹽的參考方法。
3.5食品中幾種防腐劑的測定
(1)過氧化氫的測定
較簡便的檢測過氧化氫的儀器分析法有鈦溶液分光光度法。原理是過氧化氫在酸性溶液中,與鈦離子生成穩(wěn)定的橙色絡合物,其吸光度與樣品中過氧化氫含量在一定范圍內(nèi)成線性關系,可計算出樣品中過氧化氫的濃度。汪書紅利用這一原理研究分光光度法用于測定鮮牛奶中的過氧化氫的最佳實驗條件,過氧化氫的含量在0~200 μg范圍內(nèi),采用406 nm波長,該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91%~104%,檢測限為0.29 mg/L。結果表明該方法簡單易行、準確可靠,可以作為沒有用過氧乙酸消毒的鮮牛奶中過氧化氫的檢測。
(2)苯甲酸的測定
防腐劑苯甲酸的測定,通常采用乙醚提取堿滴定法和水蒸氣蒸餾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這兩種方法測定程序復雜且周期長,回收率也較低。葛會奇采用乙醚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23 nm 處,測定食品中苯甲酸的吸光度,通過標準曲線從而確定苯甲酸含量。樣品中若含有酯類物質(zhì)干擾時,可用K2Cr2O7、H2SO4氧化法消除。經(jīng)樣品處理檢驗,該方法最小檢出限為0.001 0 mg/mL,回收率達98%,測定全過程在1 h左右即可完成。
(3)亞硫酸鹽的測定
亞硫酸鹽是一種傳統(tǒng)、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具有抗菌、防變質(zhì)、防褐化和漂白等作用。Monzir利用SO32-在有NH3存在的偏堿性環(huán)境下與對苯二醛生成深藍色絡合物的反應, 通過測定628 nm 處吸光度的增加來確定食品中SO32-的含量。該方法不受CN-、S2-等的干擾, 用于檢測果醬和酒類食品中的S(IV), 結果良好。Ali Jabar等以甲基綠為顯色劑采用動力學分光光度法測定了檸檬汁和橙汁中的SO32-的含量,結果與碘滴定標準方法一致。王占玲等利用SO32-使堿藍6B褪色的反應建立了白糖、蘑菇等食品中的S(IV)的檢測方法。
3.6香蘭素的測定
香蘭素(3-甲氧基-4-羥基苯甲醛)可廣泛用在食品、飲料等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中。但是食用香蘭素含量過多的食品可能會對肝、腎、脾等臟器產(chǎn)生副作用,因此食品中香蘭素的含量是評價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指標。
4結束語
總而言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基本可以滿足廣大中小食品企業(yè)食品檢測分析的需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還可和其他分析儀器聯(lián)機,使其應用范圍更加廣泛,能在更多的領域發(fā)揮作用。
參考文獻:
[1]沈霞,楊建平,李潔君.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包裝材料檢測中的應用[J]. 輕工科技,2013,29(05):133-134.
[2]馮彩婷, 楊麗霞, 李書靜.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奶粉中的香蘭素含量[J]. 河北化工, 2012, 35(6):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