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玨 劉曉璇 羅珊
摘 要:志愿者活動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能有效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fā)展,因此了解當前高職院校志愿者活動的現(xiàn)狀十分必要。本文擬以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為調查范圍,對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該院志愿者活動整體現(xiàn)狀良好,但還存在志愿服務內容單一、服務品質有待提升、志愿者權利保障不夠完善、工匠精神的培育難以得到體現(xiàn)等問題。
關鍵詞:湖北省高職院校;志愿者服務現(xiàn)狀;調查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一)調研目的及方法
調研目的:了解當前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志愿者活動的現(xiàn)狀,為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探討高職院校青年志愿者活動對學生“工匠精神”培養(yǎng)的作用和途徑提供可靠依據(jù)。
調研方法:采用當下時興的大數(shù)據(jù)問卷調查法,通過問卷星等網(wǎng)絡軟件,設計問卷、制作問卷、收回在校師生有效問卷688份,然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二)調研對象及內容
本次調查以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研對象,隨機抽取部分大學生填寫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共設計54個題目,其中單項選擇題30個,多項選擇題23個,開放式問題1個。調查共發(fā)放問卷710份,回收問卷71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回收有效問卷688份,有效率為97%。
問卷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個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參加志愿服務的基本情況,第三部分是參加志愿服務的具體情況,第四部分是對志愿服務的看法和建議,第五部分是針對工匠精神——對志愿服務的看法。
二、調研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及分析
1、關于參與志愿者活動的成員分類
由表1得出,從參與者分類情況來看,主要是中共黨員、預備黨員、共青團員占參與者比例的81%,群眾約占16.72%。由此可見,中共黨員、預備黨員、共青團員是高職院校志愿者活動的主要參與者。這次樣本的青年志愿者人數(shù)約占60%,足以證明在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校內,學生志愿者的隊伍在不斷壯大。在問卷調查期間,在校的學生很大比例為大一新生,大二大三的學生多忙于專業(yè)課學習、實訓和實習,因此調查樣本受到限制。
2、關于參與志愿者活動的頻率
從表2志愿者參與活動的方式可以看出,集中一段時間或利用分散時間參與志愿者活動的人數(shù)占了72.82%。關于參加志愿者活動的時間的兩項調查內容都反映出志愿者服務的時間不固定,且服務時長大部分集中在2—4小時內,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反映大學生參與活動的持續(xù)性問題。由于持續(xù)性不高,活動開展不深入,必將會造成志愿服務品質不“精”,志愿服務僅停留于表面的問題。
3、關于參與志愿者活動的動機問題
大學生志愿者參與活動的動機因人而異,為社會服務,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占到60.9%;70.93%的同學覺得幫助了有需要的人。但在回答“您認為大家不參加志愿活動的原因是什么?”時,近半數(shù)同學(48.11%)都表示想去,但因怕占用個人太多時間,影響學習生活。這說明,從主觀上來講,大多數(shù)學生愿意通過從事志愿者活動來實現(xiàn)個人價值,但付諸實際行動的卻很少,并且從文中第二部份參與志愿者活動的頻率來看,二者間確實存在沖突,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學校的志愿者活動多數(shù)是由學校、政府等相關部門組織和開展的,在學生人群中還未形成主動意識,且學生參與活動的類型較為單一,這也是造成持續(xù)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4、關于參與志愿者活動的內容
調查顯示,志愿服務活動的類型比較有限,大家比較熱衷于到社區(qū)服務、助老扶殘、為大型活動提供志愿服務,這三項分別占到了52.76%、36.63%、35.61%。利用專業(yè)知識服務他人、支教助學等與專業(yè)聯(lián)系緊密的服務活動僅占到了15.84%和8.58%。志愿者更傾向于參加與簡單體力勞動聯(lián)系緊密的活動,智力因素較多的志愿活動選擇參與的意愿偏少,加之服務的持續(xù)性不足,因此下一步運用工匠精神培育學生志愿服務的“精”、“尖”意識有待加強。
5、關于志愿者活動的激勵機制
從調查情況來看,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后,從服務對象那里收獲一聲感謝和肯定是他們最期望的,比例分別占到38.81%和32.56%。而關于志愿服務期間的補貼,36.34%的志愿者只需報銷與志愿行為相關的開支,希望有適當獎勵和不需任何物質補償?shù)耐瑢W分別占到23.11%和14.24%。由此可見,參與者并沒有過多追求物質報酬,更多的是期待相應程度的精神鼓勵。建立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對志愿者活動給予肯定,可以為志愿行為注入動力。比如,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在志愿活動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可以發(fā)放適度的補貼并予以表彰,若“臨陣脫逃”開小差,則應進行相應批評,規(guī)范志愿者行為;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相結合,對志愿活動累計一定積分的學生,在評選大學生獎學金、評優(yōu)、入黨、專升本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
6、關于“工匠精神”對志愿者活動的影響
近年來,“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在湖北工程職院教學過程中的貫穿和引入,有助于學生正確認知事物和社會現(xiàn)象,積極參與青年志愿者活動。尤其是各領域對“工匠精神”的弘揚和謳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就在身邊,“工匠精神”對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調查數(shù)據(jù)就可以看出,75%以上的學生表示在了解工匠精神的初衷和精神內核之后,會盡最大努力避免在志愿者活動中半途而廢。
三、調查結論
總體來看,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大學生志愿者精神現(xiàn)狀是良好的。作為“95后”年輕的一代,他們在面臨難題時,不計報酬積極參與志愿者活動。在志愿者活動中幫助他人、奉獻社會,充分展示了當代高職學子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和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風采。
調查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來自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志愿活動中的問題,如部分學生對志愿者精神的了解不夠,參與志愿活動的次數(shù)不夠,沒有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等;二是如何在志愿活動中體現(xiàn)工匠精神的問題,如怎樣讓更多的志愿者了解工匠精神的精神內核,如何在志愿活動中進行工匠精神的培育。
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是青年志愿者活動的重要參與群體,高度重視并解決好上述問題,有利于高職院校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的健康發(fā)展,對整個社會青年志愿者組織的持續(xù)性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志愿者服務現(xiàn)狀(基于工匠精神的培育)進行調研,希望對以后工匠精神培育的相關研究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1]羅桂城.高職院校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實踐思考[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6第12期:102-104;
[2]張娟娟.工匠精神在職業(yè)教育中的回歸與重塑[J].職教文化,2016第35期:35-39;
[3]平建雄.淺談技校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職教視點,2016第06期:21-22;
基金項目:
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 2017校級立項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706)
項目:本文系2017年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教科研項目課題: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志愿服務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