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萍燕
摘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的今天,高中美術教學也有了新的目標,但現(xiàn)在許多美術教師還向以前一樣,運用著講授制度,讓學生麻木的聽取,不注重他們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導致有些學生在高中美術課堂上不去聽講,而是寫文化課的作業(yè),不利于教師課堂水平的提高。本文將結合筆者多年高中美術教學經驗,對新課改后的高中美術教學鑒賞反思做逐一深入闡述,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解疑答惑。
關鍵詞:新課改后;高中美術;鑒賞反思
高中時期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的關鍵階段,也是他們審美水平提升的重要時期,高中美術教師要從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迎合學生審美興趣,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提高教學藝術水平和運用多種方式開展教學這五大方面入手,為其未來的學習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精心設計教學方案
目前的高中美術教學面臨著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困擾,沒有完整的教學方案去指導美術教學。而系統(tǒng)的教學計劃的設計與實施將直接決定課堂教學的質量好壞,它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但教師卻常常將其忽略。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該分版塊有目的的進行教學設計,要形成“學”“教”并重的教學模式,在不同的設計環(huán)節(jié)中,要仔細考慮應該培養(yǎng)學生哪方面的美術鑒賞能力。
例如,教師應該細化教學目標,切不可籠統(tǒng)的、粗略的向學生灌輸美術知識,美術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審美價值的課程,需要學生靜心鑒賞與感悟,而不是以學習美術理論知識為主。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分點列述教學指導策略,參考課改后的教學目標,結合自身的教學理念,讓學生不僅了解作品的美學價值,更是要培養(yǎng)學生美術鑒賞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詳細的實施計劃,細化學生的能力教學培養(yǎng):讓學生了解美術概念和分類方法、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美術鑒賞、進行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鑒賞和掌握美術鑒賞的一般方法。
二、迎合學生審美興趣
美術課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切不可在鑒賞作品時忽視學生的審美興趣,將作品的鑒賞上成傳統(tǒng)歷史課,失去了自身的學科特征。要省略與美術作品鑒賞本身關系不大的“邊角料”,不可本末倒置,忽視美術欣賞的主要目的。并且高中的學習生活十分枯燥,學生希望通過美術作品的鑒賞來緩解學習上帶來的壓力,單純的美術理論學習將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時要準確把握學科特點,避免過分的強調美術的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將美術中的專業(yè)名詞、術語,教材句章轉化成一個個實例,讓學生在作品的欣賞中不斷的增強美術素養(yǎng)。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藝術帶來的美學享受,而不是乏味的理論研究課。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建立起生活與藝術的聯(lián)系,讓學生能夠跟隨老師的思路,由淺入深,潛移默化的進入到美術鑒賞的學習中來,要將美術的學習與其他學科建立起一定的關聯(lián),例如分析藝術作品中的數(shù)學美,但卻不能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相混淆,僅僅作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補充。
三、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在美術鑒賞中,每個人對美的感受都是不相同的,在不同的審美觀念的影響下,對同一件作品的理解肯定會產生偏差。老師應該理解并尊重這種差異,對美術作品的鑒賞不可像做數(shù)學題一樣,給出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要對每一個學生獨到的見解給予鼓勵,讓多層次的美術作品能夠完全的被學生自主探索,尋求其中不同的美學感受。老師應該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保護、尊重任何一個學生的觀點,甚至允許學生提出相反的見解。從多角度的理解作品,形成自己的看法是培養(yǎng)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能因為能力不足的問題而對作品產生一定偏差,但結論并不是關鍵,重要的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積極探索和果斷的實踐中,找到了對于美術欣賞的方法,在與他人的溝通交流中,聽取他人的看法,形成一個完整的審美價值體系。
四、提高教學藝術水平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如何喚醒沉睡的人,每個人都是潛藏的藝術家,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才是新課改后美術教學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老師教學藝術水平的體現(xiàn)。老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但給出的問題不能束縛學生們的思維,優(yōu)秀的美術老師常常懂得給學生留下藝術遐想的空間,讓學生開展合理的想象,用自我體驗的方式去感受藝術帶來的魅力。并且老師要善于挖掘學科中的人文因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
五、運用多種方式開展教學
隨著基礎教育設施不斷的發(fā)展與完善,高中的美術鑒賞教學也有了更為豐富的形式,僅靠傳統(tǒng)的老師的手繪,口述和課本圖片欣賞很難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使美術教學變得更加靈活有效。
例如,老師可以播放一些和作品相關的視頻,增加同學們的直觀感受,同時開拓學生的思維,不將目光僅僅停留于作品本身。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應用可與隨時補充學生們想要了解的知識,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出科學的評價與藝術指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興趣。
總結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高中美術教師要堅持做到以上五大方面,讓學生的高中生活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1]宗軾.基于人文素養(yǎng)條件下的美術鑒賞課堂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9).
[2]陳婷.基于微視頻支撐下的美術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以“設計”模塊為例[D].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