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作為小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小學英語的重要性逐漸提升。因此,家長和學校對于小學生的英語水平頗為關注。本文針對小學英語故事情境這一新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簡要分析,并為如何加強小學生英語教學中故事情境教學方法提出幾點建議,通過充分利用課外資源、注重故事情境創(chuàng)設的科學合理性、重視教師使用新媒體的技術能力,最終使得小學英語的教學效果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故事教學 方式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6-0021-02
英語課程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學科,也是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課程,教師如何能夠在課堂上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一方面取決于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需要教師能夠改善英語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轉變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弊端,幫助學生能夠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奠定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實現(xiàn)課堂教學質量。
一、故事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建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故事情境,可以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輕松的學習氛圍,寓教于樂。例如,讓小學生準備故事、講解故事、互相討論故事,可以讓小學生對學習內容更加關注,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讓學習不再被動,而是轉換成為一種樂趣。故事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英語語言的實際應用,英語不再是書本上的語言,更是與人交流溝通的橋梁。例如,在故事情境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扮演相關人物,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更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故事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地擴展學生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對世界文化有更多的了解,眼界更加開闊。語言學習可以讓人們更好地接觸外界的知識,了解不同的文化、風土和人情,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僅如此,積極向上的故事情境有助于學生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故事本身具有寓意色彩,情節(jié)、人物都可以教會學生人生的道理,幫助學生從小養(yǎng)成樂于助人、勇敢自信等優(yōu)秀品質。
二、應用的方式對策
1.結合故事轉變學生角度,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學生在課堂上能否真正掌握教材內容,關鍵是學生自己是否對學習產生興趣。并且,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比較短,很難實現(xiàn)英語課堂的教學目標。所以,做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真正體會到學習英語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我在開展“Look At Me”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為了調動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教學活動中,我就結合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扮演身體每個部位的角色,比如,安排一名學生扮演鼻子,另一名學生扮演眼睛,還有扮演嘴巴或者耳朵的等,然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關于五官爭辯的故事活動,讓學生自己分別結合自己所學英語的知識,對自己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進行陳述,并且在陳述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借助在生活中的實例去表述,這樣學生就會依據這個活動,主動地去搜索現(xiàn)實生活周圍發(fā)生的關于五官的故事或者自己去編排、改編故事。開展這樣的教學,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充分利用課外輔助資源
故事情境的教學方法決定了教材只能起到輔助作用,教師使用課本中知識內容,是主要的綱領,但是具體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組織形式都是由教師自己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設計的。教師若不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依照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模式,一味地講述教材內容,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更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資質能力。故事情境教學法,不得不充分利用課外輔助資源,視頻、音樂、圖片等都是有效的教學媒介,正是通過對這些媒介的有效利用,使得故事情境教學法更加生動具體。因此,教師應重視對于課外輔助教學資源的搜集整理工作,留心時下熱門的書籍、繪本等各樣資訊來充實自己,并為教師提供教學新思路。例如,教師平時可以征集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包括漫畫、動畫片、音樂等方面,并著重關注小學生喜愛的東西,比如動畫片熊出沒、芭比公主,音樂大王叫我來巡山,漫畫阿衰等等,在故事情境教學中加入這些動畫元素,讓學生們分角色扮演,用英文來進行對話或者用英文來復述學生自己喜歡的一段話,利用學生熟悉且愛好的動畫元素,巧妙地將知識融入進去,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更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3.組織活動來學習故事
教導學生理解故事是故事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根據故事內容及特點組織不同形式的活動,讓學生深入理解故事內容,讓學生體會語言運用以及發(fā)展語言技能。此外,教師還應注重激發(fā)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及感受,同時采取互動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故事內容。因為故事的內容及特點有較大差異,所以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也有所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采取何種方法都應強調語言內容及意義。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故事內容特點,采取分層處理的方法,利用課本中的插圖來讓學生簡單地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中出現(xiàn)的人物及故事發(fā)生的場景,從而引導學生預測出后續(xù)的故事情節(jié)。同樣是以冀教版三年級英語Unit 2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用“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see? who helps the sheep?”幫助學生理解故事大意,然后借助動畫引導學生關注故事情節(jié)。學生觀看動畫后,教師再結合課程主體,進一步引導學生關注主人公,深入理解故事的含義。
綜上所述,針對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問題,本文選取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的重要意義,以及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工作的具體策略兩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分析,旨意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張秀玲.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設計策略[J].基礎外語教育,2017,19(05):76-85+111.
[2]張蕾.論小學英語故事教學與多媒體技術[J].學周刊,2017(17):78-79.
[3]戚琳.英語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中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