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晉珩,劉麗云,田莉,王愛軍,郝世柱,張志勇
(唐山市工人醫(yī)院 1.病理科,2.腫瘤外科,河北 唐山 063000)
結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居我國惡性腫瘤的第4位。近年來相關數(shù)據(jù)表明,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著人們健康[1]。結直腸癌的發(fā)生過程十分復雜,同時牽涉多個腫瘤相關基因的參與[2]。臨床上發(fā)現(xiàn),參與結直腸癌發(fā)生的分子途徑主要有染色體不穩(wěn)定性途徑(CIN)與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MSI)。在結直腸癌患者中CIN占80%左右,而導致CIN發(fā)生因素有癌基因、抑癌基因突變,經(jīng)過多階段、多因素而致癌[3]。MSI主要是由錯配修復基因缺陷造成。目前臨床上發(fā)現(xiàn)的錯配修復蛋白(MMRP)共有7種,臨床上主要研究的蛋白只有4種,而這些蛋白表達水解后的產(chǎn)物均為一種核酸水解酶,這種水解酶能糾正DNA復制過程中錯配的堿基,使基因在復制過程中更具有保真性[4]。除此之外,還有研究[5]表明錯配修復基因與腫瘤患者某些臨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因此,本研究以680例散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MMRP和nm23蛋白表達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及兩者相關性。
選取2014年8月至2017年1月本院存檔的680例手術切除散發(fā)性結直腸癌標本。納入標準: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以及相關檢查病理檢查,確診為散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排除標準:(1) 符合Amsterdam Ⅱ診斷標準的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2) 在手術治療前經(jīng)過放化療治療的患者。本組患者中男380例,女300例;年齡38~68歲,平均(48.34±7.54)歲。
標本采用10%甲醛固定、常規(guī)脫水、取材、石蠟包埋、HE染色。根據(jù)HE切片選取病灶區(qū)域,用記號筆定位。用采樣針從標記好的蠟塊組織中取 2~4 mm長的組織條,打入42孔(6×7)蠟塊微陣列中。其中第1行后2個孔作為空白及定位標識。
對MLH1、PMS2、MSH2、MSH6以及nm23進行染色,采用羅氏全自動免疫組化儀執(zhí)行,MLH1、PMS2、MSH2、MSH6以及nm23抗體均由中杉金橋公司提供。
每張切片選取陽性率高的區(qū)域10個高倍視野,每個視野計數(shù)100個細胞。(1) MMRP各蛋白表達檢測:MLH1、PMS2、MSH2和MSH6均在細胞核內表達,采用半定量積分法檢測。0分表示無陽性,1分表示陽性細胞占≤10%,2分表示陽性細胞占11%~50%,3分表示陽性細胞占51%~80%,4分表示陽性細胞所占比例≥81%;0分為無色,1分為淺黃色,2分為棕黃色,3分為棕褐色。兩種得分結果相乘,0分表示蛋白缺失,1分表示蛋白低表達,≥2分表示蛋白陽性,缺失與蛋白低表達按照陰性表達計算。(2) nm23:表達于細胞質,細胞質呈黃色或是棕黃色為表達陽性。
本組MMRP陽性者605例,表達缺失者75例,缺失率為11.03%。其中MLH1缺失11例(14.67%),PMS2缺失5例(6.67%),MSH2缺失6例(8.00%),MSH6表達缺失3例(4.00%);MLH1聯(lián)合PMS2表達缺失19例(25.33%),MSH2聯(lián)合MSH6表達缺失12例(16.00%), MLH1聯(lián)合MSH2表達缺失5例(6.67%),MLH1聯(lián)合MSH6表達缺失3例(4.00%),MSH2聯(lián)合PMS2表達缺失3例(4.00%),MLH1聯(lián)合MSH2、MSH6表達缺失2例(2.67%),MSH2聯(lián)合MSH6、PMS2表達缺失3例(4.00%),4種表達均缺失者有3例(4.00%)。見圖1。
圖1MMRP表達定位于腫瘤細胞核(×100)
Fig1MMRPexpressionlocatedinthetumorcellnucleus(×100)
本組nm23陰性表達278例(40.88%),其中MSI組43例,MSS組235例;陽性表達402例(59.12%),其中MSI組32例,MSS組370例。見圖2。
MSI表達情況與年齡、腫瘤部位、臨床分期、腫瘤直徑、淋巴結轉移、組織類型等指標存在差異(P<0.05),見表1。
nm23表達情況與組織類型、遠處轉移、浸潤深度、大體分型等指標存在差異(P<0.05),見表2。
圖2nm23表達定位于腫瘤細胞質(×100)
Fig2nm23expressionlocatedinthetumornucleus
表1MSI表達情況與散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例
Tab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SI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cases
續(xù)表
經(jīng)Spearman分析得出,MSI與nm23呈正相關(r=0.563,P<0.001)。
表2nm23表達情況與散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例
Tab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sporadic colorectal cancercases
續(xù)表
綜上所述,在散發(fā)性結直腸癌患者中存在MMRP缺失,并且MLH1、PMS2缺失表達較MSH2和MSH6多見;MSI及nm23與散發(fā)性結直腸臨床病理特征關系密切,對散發(fā)性結直腸癌的預測以及惡性程度的評估具有參考價值,并且兩者呈正相關,可能參與散發(fā)性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