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峰
7月10日-17日,主題為“彩云匠制,石博新風尚”的昆明國際石博覽會圓滿收官,同時首屆2018珠寶文化藝術周也落下帷幕。首次組團參展的“康樂杯·首屆全國畫面石專題展”可謂一戰(zhàn)成名:打磨類畫面石開幕式當天成交量近百;海洋玉髓精品——“降龍尊者”更以188萬元高價成交,刷新了單品成交記錄;運啟龍陵黃龍玉收藏館的精品展示,同樣賺足了現(xiàn)場收藏愛好者的眼球。
與其說畫面石是新石種,不如說是有圖案、畫面類玉石的新提升。這其中既有傳統(tǒng)觀念是高檔建筑石材的大理石,也有國玉代表黃龍玉,還有新秀海洋玉髓。
黃龍玉:實力買家助“二次騰飛”
昆石會是黃龍玉的主場。場館內各大黃龍玉賣家云集,高中低檔產品琳瑯滿目。由河南企業(yè)家出資搭建的“運啟龍陵黃龍玉收藏館·精品展示館”,成為昆石會現(xiàn)場的耀眼明星。
展會期間,“中國黃龍玉水草花首屆高峰論壇”成功舉辦,論壇分析了當前珠寶行業(yè)的基本形勢,肯定了黃龍玉水草花最大的意義:把中國珠寶由欣賞材質之美,推進到欣賞天然藝術之美的時代。
在玉石收藏界,黃龍玉創(chuàng)造了中國玉石領域的奇跡。從云南當?shù)厝诉B蓋房子都不用的黃蠟石,搖身變成受人追捧、最終得到國家天然玉石身份認證的名玉,黃龍玉僅用了不到10年時間,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黃龍玉價格開始快速上漲,原來幾百元一噸的原料,在2010年行情最好的時候變成了每公斤數(shù)萬元。
然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黃龍玉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低迷徘徊期,并一度對從業(yè)者、收藏家造成困擾。
幸運的是,黃龍玉原產地的龍陵縣政府對黃龍玉資源的開發(fā)做了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布局,調動各種資源整合樹立黃龍玉品牌形象,并將黃龍玉上升到國玉高度進行營銷推廣。
龍陵縣政府主導的黃龍玉的系統(tǒng)規(guī)劃推廣起到積極作用。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越來越多的實業(yè)家跨界進入,成為黃龍玉精品的收藏家。
今年3月份,有中國第一黃龍玉收藏館之稱的運啟龍陵黃龍玉收藏館,在中國黃龍玉之鄉(xiāng)——云南省龍陵縣開門納客。
有意思的是,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總投資近5億元的收藏館,其主人竟然是河南信陽生產建材的企業(yè)家黃運啟先生。
實業(yè)家+黃龍玉收藏大家,籌辦公益性民辦收藏館,黃運啟的決策路徑的確令人耳目一新。運啟黃龍玉收藏館以弘揚黃龍玉文化為主題,免費對公眾開放。館內設有原石籽料、水草花、玉雕文化、大師作品等多個主題館,共15個展廳,陳列藏品近千件。
“運啟黃龍玉收藏館的建立是行業(yè)發(fā)展的標志性事件。實力收藏家的紛紛進入,說明黃龍玉已經從低谷盤整期,發(fā)展到蓄勢反彈的二次騰飛期。”著名黃龍玉收藏家、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副會長、福清收藏家協(xié)會會長李群分析,如果說從偏居一隅的龍陵到走出云南走向全國,黃龍玉經歷了野蠻生長到整合發(fā)展的第一步,那么,實業(yè)家進入發(fā)力高端精品黃龍玉,則是黃龍玉蓄勢騰飛的第二步。
談到黃龍玉的未來,李群信心滿滿,在他的印象中,黃龍玉早已是國玉代表,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濃郁的民族風味,都是其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海洋玉髓:“幕后推手”徐惠恩
海洋玉髓精品——“降龍尊者”以188萬元成交的消息,可謂在昆明石博會上最大的驚喜:并非是其價格最高,去年就有海洋玉髓精品“山人遺墨”以350萬元成交——而是短短六七年時間內,這個曾經連名字都沒有的“草花瑪瑙”、“馬料”,經過各界共同努力終于得到廣泛認可。
海洋玉髓今天令人驚喜的表現(xiàn),離不開赤峰知名收藏家徐惠恩——這位魯迅美院畢業(yè)、以建筑裝飾起家的實業(yè)家,早在多年前就涉足了四大國石之一巴林石的收藏。
赤峰是巴林石的故鄉(xiāng),徐惠恩的龍蒲惠雅·巴林石會館內,不乏巴林石的稀世之珍。然而,真正讓徐惠恩魂牽夢縈的卻是“海洋玉髓”。因為對藝術的偏愛和執(zhí)著,徐惠恩僅憑一眼之緣,就開始斥巨資收購海洋玉髓,至今已累計過億元。正是他投入大量財力、人力、物力,以及堅持不懈地宣傳推廣,才有了海洋玉髓的逐漸繁榮。
2012年7月7日上午,主題為“海洋玉髓收藏投資價值”的“駿德·財智大講堂”,在北京大學正大國際中心召開。北京大學寶石鑒定中心技術總監(jiān)王時麒,著名書畫家、賞石家張原,中國地質科學院高級工程師、北京珠寶藝石協(xié)會副會長季榮倫,北京珠寶藝石協(xié)會秘書長、五寰珠寶商城總經理劉元生,國土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麗霞等珠寶玉石界權威專家,圍繞海洋玉髓的美學價值、藝術內涵、物理化學屬性、投資收藏價值等展開了充分認真的研討。
領導、專家對海洋玉髓的肯定,只是徐惠恩努力的一部分。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硯文化聯(lián)合會會長、武警部隊原副司令員劉紅軍中將題寫“海洋玉髓集萃”;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會長壽嘉華在看到海洋玉髓時,反復把玩贊不絕口;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名譽會長、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閆振堂,欣然揮毫潑墨“海洋玉髓,神韻天成”;年逾九十的奇石界泰斗侯康乙,在賞玩海洋玉髓后奮筆疾書“海洋玉髓,稀世奇珍”8個大字。
有了專家領導的認可,徐惠恩又推動海洋玉髓登上“公益慈善的舞臺”。2011年11月,“水墨丹青繪大愛”公益活動在北京舉行,徐惠恩受邀專程赴京參會。當看到“紅絲帶在行動”畫冊中一雙雙渴望健康、上學的兒童眼睛時,他決定捐贈6塊總價值近百萬元的海洋玉髓。
同年11月29日,北京萬達鉑爾曼大飯店五樓多功能廳,“水墨丹青繪大愛——2011世界艾滋病日紅絲帶慈善競買活動”正式開始。首次在北京閃亮登場的海洋玉髓,從預展開始就贏得了眾多競買者的追捧。最終,體量70mm×80mm×33mm題名為“孕育”的海洋玉髓以10萬元成交;體量95mm×75mm×30mm題名為“長天秋色”的海洋玉髓以15萬元成交;體量95×80×30mm,題名為“松雪”的海洋玉髓以17.4萬元成交。
慈善拍賣會后,時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全國工商聯(lián)主席黃孟復,接見了為紅絲帶事業(yè)做出貢獻的徐惠恩及其他企業(yè)家代表,并與他們合影留念。
正因為海洋玉髓的獨特魅力,其收藏投資價值在市場上也日趨顯現(xiàn)。2012年初,一位傾心翡翠玉石收藏的山西企業(yè)家,對海洋玉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幾經周折聯(lián)系到徐惠恩。在欣賞徐惠恩的藏品時,一眼就看中了一塊名為“翔龍”的海洋玉髓,最終以168萬元成交。
為了海洋玉髓這個夢中情人的知名度,徐惠恩除了投資出刊收藏類雜志《環(huán)球市場信息導報》,還與新華社《收藏投資導刊》《寶藏》《中華奇石》《中國商人》等雜志簽約宣傳推廣。
在徐惠恩看似“只手擎天”的推動下,海洋玉髓的圈子在一點點擴大,從赤峰到東北再到全國各地;海洋玉髓的原石價格也一路走高:從2010年4月份的30元/公斤,跳漲到現(xiàn)在的數(shù)百元每公斤,并且還有愈演愈烈之勢。
(責任編輯 徐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