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建華
故障現象一輛2015年產寶馬7系車(G12),搭載型號為B58的發(fā)動機,配有空氣懸架,因左后空氣懸架下塌而進廠檢修。
故障診斷連接故障檢測儀(ISTA)對系統(tǒng)進行檢測,讀取到的故障代碼如圖1所示。接著查看空氣懸架的數據流(圖2),從空氣懸架的數據流可以看出,左后空氣懸架的壓力僅為2.1 bar(1 bar=100 kPa),高度僅為600 mm,均明顯低于其他空氣懸架。從空氣懸架的數據流可以看出數據與故障現象之間存在對應關系。
圖1 讀取到的故障代碼(截屏)
圖2 空氣懸架數據流(截屏)
用ISTA對左后空氣懸架執(zhí)行加注空氣的操作,發(fā)現左后空氣懸架無法上升,有時僅能上升一點,又很快降下。根據該車的故障現象,結合空氣懸架的原理分析,認為故障原因可能有左后空氣懸架故障、電磁閥體故障及管路故障等。
那么應該如何準確判斷故障部位呢?可以拆下左后空氣懸架上的空氣管路接口,然后用ISTA執(zhí)行加注空氣的操作,同時用手感受管路接口處的出氣壓力,如果出氣壓力充足,則可以判定為左后空氣懸架損壞(如果無法確定管路接口處的出氣壓力是否正常,可以拆下左前空氣懸架上的空氣管路接口,同樣執(zhí)行加注空氣操作,感受正常的空氣懸架管路接口處的壓力來進行對比);如果出氣壓力不足,則拆下電磁閥體一側與左后空氣懸架連接的管路接口,同樣用ISTA執(zhí)行加注空氣操作,并感受接口處的壓力。如果壓力依然不足,則表明電磁閥體存在故障;如果壓力充足,則表明相應的空氣管路存在故障。
明確了排查的方法后,維修人員拆下左后空氣懸架上的空氣管路接口,執(zhí)行加注空氣操作后,確認管路接口處的空氣壓力充足,說明左后空氣懸架本身損壞。
故障排除更換左后空氣懸架后試車,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