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純 周少法 宋艷玲
1. 海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老年科,海南 ???570102 2. 海南中和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醫(yī)學市場部,海南 ???570102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其特征為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打破,出現(xiàn)低骨密度(BMD)和骨組織結構的退化,導致在患者關注之前發(fā)生脆性骨折。脆性骨折,主要包括髖部、脊椎、前臂以及肱骨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對于骨質疏松癥合并髖部骨折的患者,約30%的患者經(jīng)歷了髖骨骨折的肢體功能減退或者喪失,超過20%的患者在骨折后6~12個月內死亡。因此,對中國來說,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是一項嚴重的挑戰(zhàn)[1]。利塞膦酸鈉則屬于第三代雙膦酸鹽藥物,具有較好的防治骨質疏松癥的功效,同時改善前代藥物的不足[2]。隨著研究不斷進展,運動改善骨密度越來越為大家所重視,適當?shù)挠醒蹂憻捒梢愿纳婆曰颊呒に厮?,同時改善肌肉骨骼的健康[3]。鑒于此,我們結合中老年女性喜歡廣場舞的特性,同時補充抗骨質疏松藥物利塞膦酸鈉,取得較好的療效。
選取 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診的267例絕經(jīng)期女性骨質疏松患者為入選對象。入選標準:依據(jù)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 (2011年版)確診為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且合并腰背部慢性疼痛癥狀,時間不短于3個月。排除標準:不符合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患有自身免疫疾病或嚴重代謝疾病;繼發(fā)性骨質疏松患者,如:糖尿病、甲減或甲亢等內分泌性疾??;患有性腺受損的疾病或做過這類手術;半年內使用過抗骨質疏松藥物或激素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合并婦科疾病及對藥物過敏患者。本研究共納入168例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84例。治療組:年齡51~78歲,平均年齡為68.3±6.6歲,體重指數(shù)位22.1±1.7 kg/m2,腰背部疼痛時間為239.3±18.7 d;對照組:年齡50~79歲,年齡為67.4±7.6歲,體重指數(shù)為22.3±1.5 kg/m2,腰背部疼痛時間235.5±18.3 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給予鈣爾奇1次1片600 mg,1日1次作為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利塞膦酸鈉片(規(guī)格為每片5 mg),每日1片,口服。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廣場舞運動。廣場舞鍛煉具體方案及步驟參考文獻[4]。觀察為期1年。
采用美國 Lunar公司生產(chǎn)的DPX-L型雙能X線骨密度儀測量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2個月腰椎 L1-4、股骨頸和Ward區(qū)的骨密度。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6、12 個月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患者血清I型膠原氨基末端肽(NTX I) 和骨鈣素(OC),具體步驟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疼痛改善情況使用視覺疼痛評分(VAS)進行評估;同時記錄2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情況。
治療12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腰椎 L1-4、股骨頸部及Ward區(qū)骨密度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0. 05),而治療組各部位骨密度較對照組升高更為明顯(P<0.05),表1。
表1 兩組骨密度改變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BMD between the
注:與對照組比較,*P<0. 05;與治療前比較,#P<0. 05
藥物治療后6及12個月后,兩組患者OC及NTX I明顯改變,治療組對OC及NTX I影響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P<0. 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OC及NTX I水平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OC and NTX I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 05;與治療前比較,#P<0. 05
治療6個月和12個月時,兩組患者VAS評分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而治療組VAS降低較對照組更為明顯,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VAS評分改變情況Table 3 The change of VAS of two groups after
注:與對照組比較,*P<0. 05;與治療前比較,#P<0. 05
觀察期間對照組出現(xiàn)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瀉以及瘙癢共5例;治療組出現(xiàn)惡心、腹瀉,皮疹,消化不良、瘙癢共4例,兩組患者對癥處理均緩解;兩組患者不良發(fā)應發(fā)病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P>0.05)。
本研究中通過廣場舞鍛煉聯(lián)合服用利塞膦酸鈉干預來研究這種治療方案對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患者髖部及腰椎骨密度和VAS評分改變、血清OC及NTX I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影響。研究的結果表明與單獨使用抗骨質疏松藥物利塞膦酸鈉,運動聯(lián)合利塞膦酸鈉治療患者的髖部及腰椎骨密度提高更為明顯,且明顯改善血清血清OC及NTX I;同時明顯降低VAS評分,且廣場舞運動并不增加利塞膦酸鈉的不良反應發(fā)病率。這些結果表明廣場舞聯(lián)合利塞膦酸鈉是一種合適防治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的方法,可以顯著降低VAS評分的基礎上且不增加不良反應發(fā)病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嚴重地影響著患者健康,患者常常伴有身體疼痛,一旦出現(xiàn)骨折會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合適有效的方法防治骨質疏松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各種抗骨質疏松藥物有其弊端。近年來有氧運動越來越被中老年女性所喜愛,不僅改善這類人群的身體協(xié)調性,而有助于改善骨骼和肌肉健康,同時影響患者血清激素水平,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還可以改善骨質疏松癥患者的骨密度[5,6]。大量的研究證實雌激素在女性骨組織骨代謝和重建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絕經(jīng)后婦女的生理功能有重要影響,而適度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可明顯升高中老年女性血清中雌激素水平[7]。廣場舞近年來逐漸成為中老年女性鍛煉身體、業(yè)余的喜愛之一[8]。廣場舞不受場地的限制,對人群及環(huán)境要求低,即使是地下室或公園、操場都可以很好的進行;國內的研究表明,廣場舞運動對絕經(jīng)后女性骨密度和激素水平影響作用效果顯著[4]。
絕經(jīng)后女性的雌激素大幅度降低,導致體內破骨細胞活性顯著增加,出現(xiàn)骨吸收超過骨形成,出現(xiàn)骨質疏松癥,因此臨床上,通過降低骨吸收來治療骨質疏松癥。雙膦酸鹽藥物較好的通過抑制骨吸收來抗骨質疏松治療,利塞膦酸鈉作為雙膦酸鹽類藥物的最新一代產(chǎn)品的代表藥物之一,在防治提高骨質疏松效果的同時,改善前代雙膦酸鹽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更高。利塞膦酸鈉高度選擇性作用于骨組織,降低對骨組織礦化的影響,避免藥物性骨折發(fā)生[9]。利塞膦酸鈉其強大的抗骨吸收作用可以有效的減少骨量流失,主要通過以下途徑[10]:對磷酸鈣有較強的親和力,增加骨密度;對破骨細胞具有細胞毒性作用;進一步提高抑制骨吸收的效果;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證實利塞膦酸鈉治療骨質疏松癥安全有效[11]。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單獨使用利塞膦酸鈉治療比較,應用廣場舞運動聯(lián)合利塞膦酸鈉干預治療12個月,治療組的骨密度較對照組升高更為明顯,且骨代謝指標和VAS評分改善更為顯著(P<0.05);這說明增加廣場舞運動干預能有效改善骨密度和骨代謝,緩解患者癥狀,減緩患有骨質疏松癥的絕經(jīng)后女性骨量丟失。且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這表明這種組合治療方案安全有效,值得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