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軍
【摘要】播音主持事業(yè)以及誦讀熱潮的大繁榮大發(fā)展迫切要求播音主持的教育者在教育方面不斷的更新不斷的突破,培養(yǎng)新時代需要的人才。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在播音主持的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對文字的想象空間和想象能力以及調動學生對專業(yè)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就成了播音主持教學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與總結的問題。情景教學法于上世紀30年代盛行于英國,70年代后期傳入中國。本文從情景教學法的角度論述了情景教學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的運用、意義以及新的啟示,為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 播音主持 誦讀
【中圖分類號】G642.4;G22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049-01
一、情景教學法概述
情景教學法又稱之為視聽法,源起于20世紀30年代。情景教學法是指從教學需要出發(fā),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情景構建,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了一些與授課內容相關的圖片、音視頻的手段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感受所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學生帶入到情景中去。
在播音主持教學的過程中情景教學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學生和從業(yè)者是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作者,將文字轉化成有聲語言是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就需要學生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文字,而情景教學法的出現在很大程度的豐富以及加強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力和感受力,為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作提供很好的心理基礎。
二、情景教學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的運用
(一)圖片啟發(fā)
圖片啟發(fā),在播音主持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基礎的教學中尤為常見,在教學中選取與文字相配或相關的圖片置于教學課件中,可以大大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和對文字的感受,進而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思想感情,為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播音主持專業(yè)是一門側重于實踐的學科,大量的比賽在教學與實踐中如影隨形。而經典誦讀的比賽也成為了大學生實現專業(yè)提升,以賽代練的好途徑。作為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在比賽中提升自己,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感受稿件,最終通過有聲語言去塑造文學稿件,就成為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思考需要探索的環(huán)節(jié)。
圖片啟發(fā),在幫助學生理解稿件、感受稿件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第十九屆齊越朗誦藝術節(jié)優(yōu)秀作品獎《贊美》為例,這篇稿件創(chuàng)作于1941年,距離當代的大學生,無論是在時間距離還是生活距離上都有著讓學生們不好理解的一些情感與感受。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能對稿件的深入理解和具體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大量的圖片,將文字所描述的畫面還原成圖片更加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身臨其境,帶領學生走入情景,理解作者,以便學生更好的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者所描述的氛圍中去,以達到我聲訴我心的狀態(tài)。所以圖片啟發(fā)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和感受,幫助學生做出優(yōu)秀的誦讀作品。
(二)影像啟發(fā)
影像啟發(fā),相比圖片會更加立體也更加全方位的使學生對稿件有更為直觀的視聽沖擊,激發(fā)起學生的誦讀欲望。以江蘇省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朗誦單元專業(yè)組一等獎作品《我的墓碑》為例,本篇目取自于山西地區(qū)的抗戰(zhàn)題材,抗戰(zhàn)題材的影像不難找尋也很容易尋到共鳴,但文章許多山西元素的符號記憶,讓兩位分別來自山東與安徽的同學不好把握,也增加了學生在稿件的理解和感受過程中到難度和不準確。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具體感受,特意帶學生走入劇場觀看了獨具山西特色的《又見平遙》。
影像啟發(fā)不僅僅只有畫面的存在,同時也伴隨了相關的音樂,而我們知道音樂有著加深理解語義功能的作用,所以影像啟發(fā)是更為立體和全面的激發(fā)。在文稿的學習過程中,觀摩《又見平遙》對學生理解稿件,感受山西百姓獨有的情感表現,使學生深深了解了山西人對于回家的獨特情感以及文中關于“老槐樹”這一符號象征的具體意義。激發(fā)了學生對山西文化的熱情,與此同時《又見平遙》中大量具有山西文化符號的配樂也成為了激發(fā)學生理解、感受稿件的重要手段,幫助學生了解了山西文化,理解文章中很多具有山西元素符號的特殊意義,借助影像、聲音的魅力對學生情感情緒造成沖擊,喚起了學生對誦讀的欲望與激情,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走入情景更為真切的訴說情感。
三、情景教學法對播音主持專業(yè)學習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情景再現的能力
情景教學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大大加強學生情景再現的能力,而① 情景再現又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表達技巧,以情為主,腦海里有了活動的畫面,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伴隨著畫面引發(fā)具體的態(tài)度、感情。所以情景再現是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學習者和從業(yè)者非常重要的表達技巧,只有加強情景再現的能力才可以更好的調動有聲語言創(chuàng)作者更好的去把握稿件、理解稿件、感受稿件。只有這樣有聲語言在形之于聲的過程中才可以做到有思想和有內涵,真情實感的去表達文稿表達情感。
(二)構建學生想象的空間
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作是二度創(chuàng)作。在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基于文字本身,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作者不是照本宣科,更不是見字發(fā)聲的機器,而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溫度的人,這就要求有聲語言的創(chuàng)作者必須要有對文字內容有足夠的想象空間,而情景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構建想象空間的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更真切的設身處地,體驗文稿的情感情緒,把文字故事通過有聲語言更好地、更生動地傳遞給受眾,發(fā)揮教育鼓舞廣大人民群眾的作用,也達到了愉悅共鳴的巔峰體驗。
四、情景教學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的啟示
情景教學法是播音主持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方式。要充分的運用情景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把學生帶入文字背后的情景當中以便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感受文字。當然,此方法的運用需要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力,尋找或制作相關符合主題需要的圖片以及音視頻,如果出現偏差反而會對學生在引導上加深錯誤的理解,所以就需要在備課的過程中更為的細心,更為的認真,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情景教學法在播音主持教學中的意義,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完成有聲語言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
注釋:
①張頌:《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第三版)第71頁,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參考文獻:
[1]張頌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第三版)[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1).
[2]文嘉玲情景教學法探源[J]科技信息.外語教研,2008:23.
[3]姚喜雙播音主持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4]張頌中國播音學[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