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更迭,我國與法國、英國等眾多國家的文化得以碰撞?;诖?,實行法英雙語制至關重要、勢在必行,能夠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本文主要介紹了法語教學中法英雙語在語音方面以及語法方面的相互影響,對此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為推動我國法語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貢獻微薄之力。
【關鍵詞】法語教學 法語 英語 相互影響 語音方面 語法方面
【中圖分類號】H3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012-01
引言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社會市場主義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得到質的飛躍,逐漸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我國法語教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多數(shù)法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認識到法語與英語兩者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進而導致法語教學效率停滯不前、教學質量不如人意。今天,本文就以“法語教學中法英雙語的相互影響”為主題進行探析。
一、法語教學中法英雙語在語音方面的相互影響
據(jù)調查可知,法語與英語兩種語言都是隸屬于印歐語系,并且兩種語言的表達形式均為拉丁字母?;诖?,隨著時間的推移,法語與英語兩種語言具有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在語音方面、語法方面、以及詞義方面都存在共同點。正所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法語與英語兩種語言同樣存在較大的區(qū)別。作為一名合格的法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做好“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工作,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法語的興趣,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法語能力以及英語能力[1]。
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具有夯實英語基礎的學生在學習法語語音的時候,比普通學生學得更容易一些。然而,學生在學習法語的過程中,面臨重重困難。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學習法語語音的時候,由于法語語音與英語語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處,所以經(jīng)常受到英語語音的影響,進而導致學生學習法語語音的質量不如人意,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輕濁輔音。學生在學習法語語音的過程中,面臨三大難關,即【b-p】、【g-k】以及【d-t】。學生在學習漢語的時候,并沒有學習過【g】、【b】以及【d】這類濁輔音,除此之外,英語中的【k】、【p】以及【t】與法語中的拼讀方法并不一致。學生在學習這三對輕濁輔音的時候,就好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一樣?;诖耍ㄕZ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著重講解這三大難關,做好自身鋪路搭橋的引導工作,引導學生加以練習。比如,教師可以板書以下例子[2]:
第一道難關:【b-p】:boisson——poisson、bis——pie、bas——pas ( 飲料——魚、重奏——喜鵲、下邊——步)
第二道難關:【g-k】:glace——classe、gare——car、bague——bac(冰——教室、火車站——大型客車、戒指——渡船)
第三道難關:【d-t】:dette——tête、des——tes、doigt——toi(債——頭、一些——你的、手指——你)
上述的單詞中,每兩個單詞僅僅只有一個語音的差異,但是兩者的詞義卻有很大的區(qū)別,教師運用此種“對照比較”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輕濁輔音的重要性,并且促使學生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克服這三大難關。
眾所周知,英語中的【k】、【p】以及【t】這三個輔音在所有條件下都需要送氣,然而,法語中的【k】、【p】以及【t】這三個輔音基本上都不需要送氣,位于單詞末尾時需要送氣。學生在學習英語之后,腦海里已經(jīng)逐漸形成了知識點,所以學生在學習法語的時候,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英語的影響?;诖?,教師在進行法語教學的時候,靈活選用“對照式”教學方式,比如[3]:
【k】:英語coulisse【ku:li:s】 法語coulisse【kulis】
【p】:英語pass【p:s】 法語pass【pas】
【t】:英語table【teibl】 法語table【tabl】
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在進行法語教學的時候。應該采取“雙語對照比較”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與法語。眾所周知,語音是組成語言的重要元素,具有至關重要作用,教師應該重視法語語音的教學,避免學生在學習法語時受到英語的影響[4]。
二、法語教學中法英雙語在語法方面的相互影響
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以及查詢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法語與英語兩種語言的語法存在許多共同點,與此同時,兩種語言也存在較大差異。據(jù)調查可知,多數(shù)學生認為學習法語語法非常困難,特別是對于初次學習法語語法的學生而言,在學習法語語法過程中,會遇到多種多樣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常見的語法問題表現(xiàn)在學生對形容詞以及名詞的陰性、陽性以及單數(shù)、復數(shù)的配合掌握得不夠深入。比如,翻譯“這些法國男孩很高興來英國”,學生在將其翻譯為法語時,通常容易翻譯成“Ces gra?on fran?ais sont très content daller en Angleterre.”,而正確答案應該為“Ces gra?ons fran?ais sont très contents daller en Angleterre.”這句話翻譯為英語應該為“These French boys are very gald to come to England.”由此可見,學生應該掌握到法語的名詞與形容詞有單數(shù)與復數(shù)之分、有陰性與陽性之分,形容詞根據(jù)名詞的單復數(shù)、陰陽性進行相關配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性數(shù)配合的語法點。而英語則不同,英語只有名詞有單數(shù)與復數(shù)之分,沒有陰性、陽性之說,其形容詞既沒有單復數(shù)也沒有陰陽性,即不存在法語中的性數(shù)配合問題[5]。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合格的法語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時候,應該靈活運用“英法雙語對照比較”的教學方式,進而能夠幫助學生排除英法雙語的相互影響。學生在學習法語的過程中,能夠避免受到英語知識的影響,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法語能力,提高我國法語教學效率以及質量。
參考文獻:
[1]白麗虹.淺談法語教學中法英雙語的相互影響[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1998,(2):23-27.
[2]王宏偉,馬競.相似中的不似--淺析雙語專業(yè)法語教學中的英語干擾問題[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2):31-34.
[3]許濤.運用對比語言學理念進行對比語言教學[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11):128-132.
[4]張姍娜.法英雙語語法對比概述[J].海外英語(上),2017,(5):442-443.
[5]吳敏,劉軍.英法詞匯對比教學中的遷移現(xiàn)象及對策[J].理論月刊,2014,(9):98-100.
作者簡介:
李萌(1988.9-),女,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學歷,武昌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法語教育教學、商務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