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霞 王翠敏 李慧
【摘要】“學研展評”模式指的是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的結合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編寫優(yōu)質的導學案,引導學生超前預習和在自主課上有目標地學習,自行掌握大部分知識,再通過師生在展示課上的辯論探討,學習知識要點,最后,老師評價,反思總結知識,固化學習效果。
【關鍵詞】自主學習 合作展示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1-0022-01
當前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有以下問題:重教法輕學法,重提問輕思維,重知識傳授輕能力發(fā)展。教師始終扮演主角,而學生則成了教學活動中的配角,甚至是觀眾,這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因此,需要改革過去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模式。筆者認為,“學研展評”的教學模式是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突破口和關鍵。
一、“學研展評”模式理論
“學研展評”教學的課堂模式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以教師的啟發(fā)引領為主導,學生先獨立自主學習,再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案內容,然后在課堂上學生展示自學成果。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評價學生的自學成果,進行反思總結,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一改過去老師單純的講,學生被動的聽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由教師單向灌輸轉變?yōu)閹熒?,生生的多向互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它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我反思,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反思,學會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新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再是滔滔不絕的授課,而是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引領、指導;學生的學也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n堂教學的過程變成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展示、評價反思的過程。
二、“學研展評”課堂教學實施步驟
1.結合學案,自主學習。教師在課前將學案發(fā)給學生,用精練簡短的導語引出課題,指導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知識目標,交代清楚解決方法和注意問題,了解學習的重難點,為自學課文做好準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求索心態(tài)。如閱讀課,要求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理解課文,而且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學生根據教師要求和學案設計的問題導學,進行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教材,依據學案,自學思考,循序漸進對學案知識進行加工,形成新的知識網絡。自主學習分三步:①通讀課文、整體感知;②根據學案中的問題導學,整理知識和問題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并逐步完成每一等級學案任務;③加強對學案中提出的重難點問題的理解,標示自己不能完全解決的疑難問題。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的輔導,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和重、難點,保證學生自學的效果。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自主學習后,學生在由6至8名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中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學生可對學習的內容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或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討論,解決疑點、難點,力求掌握體現隨堂知識點的每一道練習。然后,小組長到課代表處抽取第二天展示課的展示任務(展示任務由課代表根據教材和學案內容劃分),之后學習小組就任務展開細致研究,挑選任務展示主講人,展示的方式及對展示內容進行相關知識的擴展等。如;人教版必修一Unit1 Friend ship中任務之一:要求學生用本課時所學的關于“友誼”的名句和一些描述好朋友品質的詞匯來來描述自己的朋友和友誼。學習小組可以用短文演講,也可以用對話的形式來介紹自己的朋友和友誼。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當積極引導學生緊扣教材、學案,針對學案中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義,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成果匯報展示。匯報展示就是在課堂上“兵”教“兵”,先學者教會后學者,全班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上,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展示前一天下午對某一學習內容的收獲,提出存在的疑惑和不解供其他同學分享、討論。其他組學生在認真聽講的同時可找錯誤提疑問,各抒己見,或比較自己完成的方法、結果是否一致。
展示過程中,教師從旁細心觀察學生展示內容,傾聽發(fā)表的見解,耐心引導學生多渠道、多角度、多思維去分析解決問題,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終形成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對學生們的任務展示做出適時恰當的表揚、點評、總結。對學生在討論問題時出現的新思想、新思維或是求異思維都給予肯定,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小組匯報學習成果,全班學生對學習成果或學習問題展開討論,最終使班上每一位學生都掌握該知識,這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高潮之一,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所有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探討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對問題的研究、討論,最后準確解答,形成運用知識的能力。
4.教師評價學習成果,反思總結。結合學案和課堂展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理清知識結構,總結解題步驟,掌握規(guī)律和方法。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和基本特征與方法的掌握,突出學習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和總結反思習慣的養(yǎng)成。小結時,可由學習小組進行簡單的交流,回顧學習目標,檢查目標是否達到,還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最后匯集成學習報告進行有效的反思總結,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習效果。
三、“學研展評”課堂教學初步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實踐和不斷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學研展評”課堂教學成果初現端倪。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比較,學生更踴躍參與,逐漸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他們青春的熱情、大膽自信的表達、極富個性的見解,都令教師們意外;其口語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解答能力也都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能“坐下來讀書,站起來說話,動起來聽講,靜下來思考”。師生、學生之間的和諧互動,也促進學生們主動表達與溝通的學習積極性,在更符合其成長規(guī)律的模式中真正有效、高效地成人、成材。
“學研展評”教學模式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提倡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強化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成就、發(fā)展人際交往能力。
總之,“學研展評”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了濃厚的主動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了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和自主探究的主體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維時空,有助于其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北京未來新世紀教育科學研究所,遠方出版社,2006.
[2]《新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鐘雪風,遠方出版社,2006.
[3]《生命的飛躍——“和諧互動”研究與實踐》,陳珠宏,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4]《有效教學論》,高慎英、劉良華,廣東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