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釗 舒 毅 李惠賢
2型糖尿病臨床表現(xiàn)為“三多一少”, 在臨床治療上, 主要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為主[1]。西格列汀為腸促胰素類藥物, 是一種新型的降糖藥, 具有確切的降糖效果, 且患者耐受性良好?;谝陨媳尘? 本研究探討磷酸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1999年WHO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②糖化血紅蛋白7.0%~9.0%;③入選前1個月未使用內(nèi)固醇激素、抗精神抑郁藥物、水楊酸制劑及四環(huán)素類等藥物;④無嚴重糖尿病急慢性并發(fā)癥及肝腎功能損害。根據(jù)隨機信封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75例。對照組男42例、女33例;年齡30~80歲, 平均年齡(55.9±10.3)歲, 病程0.8~16.4年, 平均病程(6.3±3.3)年;治療組男44例、女31例, 年齡31~79歲, 平均年齡(56.0±11.1)歲 , 病程 0.9~16.0 年 , 平均病程 (6.5±3.5)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所有患者均對試驗內(nèi)容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 即指導患者進持飲食控制、運動方法, 根據(jù)其病情實施健康宣教, 同時給予患者二甲雙胍(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23370)0.5 g, 3 次 /d ;阿卡波糖 (Bayer Pharma AG, 批準文號H20130907)0.1 g, 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增加磷酸西格列汀 (Merck Sharp & Dohme Ltd., 批準文號H20140153)治療 , 口服 , 100 mg/次 , 1 次 /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及臨床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高血糖素水平)。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后, 患者空腹血糖<6.3 mmol/L, 餐后 2 h 血糖水平 <7.8 mmol/L 為顯效 ;治療后 ,患者空腹血糖 <7.8 mmol/L, 餐后 2 h 血糖水平 <11.0 mmol/L為有效;治療后, 患者血糖水平較治療前無變化為無效[3]。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治療組顯效52例、有效20例、無效3例, 治療總有效率96%(72/75);對照組顯效35例、有效25例、無效15例, 治療總有效率80%(60/75), 治療組總有效率96%高于對照組的8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091,P=0.003<0.05)。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1例、低血糖1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7%(2/75);對照組出現(xiàn)胃腸道不適4例、低血糖5例,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0%(9/7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7%低于對照組的12.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4.807, P=0.028<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指標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各臨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治療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高血糖素水平分別為 (5.5±1.2)mmol/L、(8.8±1.5)mmol/L、(7.4±1.2)%、(40.2±4.3)mU/L, 均低于對照組的 (9.0±3.0)mmol/L、(13.1±2.8)mmol/L、(8.9±1.9)%、(63.3±5.7)mU/L,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aP<0.05
?
2型糖尿病在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 其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慢性疾病, 主要是由于患者機體內(nèi)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而導致胰島素水平降低, 隨著病情的發(fā)展, 易合并其它并發(fā)癥, 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磷酸西格列汀屬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中, 其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胰高血糖素樣肽-1的降解, 從而起到促進胰島β細胞數(shù)量以及功能的恢復、抑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最終達到血糖的良好控制[4]。本研究顯示, 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患者各臨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治療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高血糖素水平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結(jié)果與以往臨床實踐均一致表明[5-7], 2型糖尿病應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療效果顯著, 對改善患者臨床指標具有重要作用。此外, 西格列汀的降糖作用具有葡萄糖濃度依賴性。因此,與傳統(tǒng)降糖藥物相比, 其低血糖發(fā)生率較低, 具有較高的安全性[8-10]。
綜上所述, 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磷酸西格列汀治療效果顯著 , 不良反應較少, 安全性較高 , 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