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要:我國高中的政治教學更加偏向于說理性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甚至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在這樣的前提下,就要求學校及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成績。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
高中政治教學效率一直是教育界較為關注的熱點問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斷的更新,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僅僅是一塊黑板、一個講臺、一本教材、一支粉筆,教師長篇大論的講解與說教,學生埋頭奮筆疾書,這樣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使得政治課堂毫無生機,不僅教師教得辛苦,而且發(fā)現(xiàn)學生學得更累,出現(xiàn)事倍功半的情況。為了改變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這一現(xiàn)狀,教師不斷探尋教學方法,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其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是依托生活來實施教學,使學生擁有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一、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概述
首先,生活化概念。高中政治的課堂教學,實現(xiàn)生活化,主要是在政治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政治知識點、生活實際為起點,利用生活實際,科學傳授政治知識,促使政治課堂的生活化。在政治教學中,只有立足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學生實際經(jīng)驗,方可展現(xiàn)政治教學的真正意義、價值。因此,對于政治課堂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與學生生活貼近,方可體現(xiàn)政治教學生活化。其次,生活化特征。其一,實際生活。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必須反映學生實際生活,還需注意政治課堂的現(xiàn)實生活。其二,實現(xiàn)日常生活課堂化。對于政治課堂教學,是教學內容的生動化、形象化,結合生活實際案例,表現(xiàn)出回歸生活和貼近生活的狀態(tài)。
二、實現(xiàn)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高中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特征要求課堂教學要朝著生活化的方向發(fā)展
高中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探索,對新鮮事物感興趣。這些心理和思維特征對政治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喜歡反駁、質問課本上的知識,喜歡獨立探求真理,這都決定了教師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傳授知識。結合生活實際來開展政治教學,在激發(fā)學生的政治興趣方面效果顯著。
(二)政治學科的自身需求
政治作為一門社會學科,從本質上說就是對生活現(xiàn)象的概括與升華。政治現(xiàn)象往往是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集中反映,教師需要帶領學生積累生活經(jīng)驗,進一步感受政治現(xiàn)象,加強學生對政治理論的理解。
(三)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
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一改傳統(tǒng)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更加多元化且多種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通過真實地展示生活,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實質,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達到知識、情感、價值觀和諧發(fā)展的目的。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其與教學內容相呼應,讓學生在生活情境當中學習、思考,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知識的學習當中。例如,在學習“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通過多媒體播放我國的民族文化和世界各地的特色文化,讓學生獲得感官刺激,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了解祖國的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操。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通過生活化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得出結論,學生不僅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樂趣,同時也更深層次地理解了生活的內涵,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當中更加順利。教師也可以經(jīng)常指導學生排練小品、短劇,舉行辯論賽以及模擬“人生AB劇、實話實說”等節(jié)目,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
2、融合生活素材,擴展教學空間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不斷涌現(xiàn),單純依靠教材上的內容來對學生進行授課并不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和新鮮事物的渴求,政治教師不應該把學生局限于課堂這個狹小的空間中,應該拓展教學空間,把生活案例以及生活當中的事物、道具帶到課堂中來,使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在教學活動當中對其充分地進行利用,使學生正確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同時在進行政治可教學的時候還要做好課堂內和課堂外的溝通,對學校、家庭及社會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的挖掘,拓展教學空間開展綜合性的教學實踐活動,給學生動手實踐驗證所學理論知識的機會。
3、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某些程度上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大綱同等重要,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從我國高中政治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課程考試的成績。而產(chǎn)生這一狀況與我國應試教育的現(xiàn)狀是息息相關的。在教師錯誤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就造成了部分學生僅僅為了考試而學習。這不僅使政治教學失去了生活性也逐漸喪失了趣味性。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相關教職人員進一步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政治教學不僅是為了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同時,教職人員應當明確政治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政治教學生活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政治教學水平,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政治課堂學習當中,在提升課堂趣味性的同時可進一步提升課堂的有效性。
將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進行生活化處理,是踐行我國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實踐,也是對創(chuàng)新教學理論的具體實施。將高中政治教學與生活課堂進行結合,有利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筆者從高中政治教學具體內容出發(fā),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方法進行分析,希望高中政治教師重視課堂教學生活化,利用有效的策略引導學生進行高中政治學習。
參考文獻:
[1]史璟.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01:150-152+174
[2]陳艷.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5,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