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義才
摘要:啟發(fā)式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思維給予科學的引導,在提高學生知識水平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從本質生物教學高效的前提下,進行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啟發(fā)式教學;應用探討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只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難以實現學習效率的優(yōu)化與提升,只有積極采用新的方法才能改變這一狀況。啟發(fā)式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直接進行知識講解的教學方法,是拓寬思維、提高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特點
(一)自主性:啟發(fā)式教學中學生是主體對象,教師起到輔助的作用。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首先需要學生具備牢固的基礎和相關的經驗這兩個條件,才能有效的進行自主探索的過程。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都是教師憑自己的理解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在啟發(fā)式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新知識會進行自主的探究和分析,會通過知識遷移的方法思考解決的方法,然后以小組為單位的搜尋資料、分析問題、驗證假設,最終解決問題。
(二)引導性: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中,并不是教師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師不進行指導。教師對學生在分析和探究的過程中要扮演一個引路人的角色,達到引導和幫助的作用,讓學生的解題思路不會往錯誤的方向發(fā)展。學生在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情況下,能學習到什么程度,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問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積極性如何,學生思考的依據是什么等,這些都需要教師進行引導。
(三)問題性:問題是啟發(fā)式教學開展的關鍵因素,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學的引導都是以問題為基礎條件。啟發(fā)的問題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恰當的啟發(fā)問題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有幫助。如果啟發(fā)問題的難度較大,沒有考慮學生的基礎知識和經驗,會模糊學生思考的焦點,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問題一直沒有一個結果。反之啟發(fā)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用怎么去花費時間想就能知道問題的答案,會讓讓自主學習過程成為一種形式上的學習,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一直不能提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有效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二、啟發(fā)式教學在高中生物中的應用原則
(一)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和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在啟發(fā)式教學中,要實現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教學活動,教師充當學生的引導者,通過讓學生自由討論并得出結論。這個過程不僅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了解彼此的思維,而且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并從各個層面上完善自己,從而成為課堂的真正主體。
(二)遵循學生自主性原則
在進行生物教學時,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實現課堂效率的提升。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將生物教材中豐富的知識內容展現出來,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使其不斷進行思考,在不斷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結合實際舉一反三原則
啟發(fā)式教學的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要適當拓寬知識層面,將教材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結合,提升學生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知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進行舉一反三的練習,才能將枯燥的課堂教學生活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提升實際應用的能力。
三、運用策略
(一)興趣培養(yǎng)方面
相對抽象的高中生物知識對學生的理解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均有一定的要求,死記硬背的老方法難以收獲成效,學習需以理解為基礎。興趣決定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程度,因此,如何將抽象的生物知識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向學生講解,使學生能夠理解,從而啟發(fā)學生,使其產生探究的興趣是教師需思考的問題。學習興趣可有效提升學習的層次,可促使學生深入探究生物知識,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則是一個有效的途徑。以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講解為例,類似的規(guī)律與概念在高中生物中非常多,抽象是其特點,學生往往難以通過教師的口頭解說理解這些內容,自然也就難以提起興趣。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出傳導的過程,并與動畫的播放相結合進行啟發(fā)性的講解,通過動畫與講解的結合使知識點的教學變得生動形象,給學生以啟發(fā),從而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使其產生深入了解生物知識的興趣,自主探究學習。
(二)問題與實驗方面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目的的進行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質疑,啟發(fā)學生的探究行為,帶著問題探究則可有效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可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引入課堂教學,如食用鹽腌制豬肉,腌制后的豬肉不易變質,讓學生產生為什么的疑問,對其思維進行啟發(fā),從而在接下來的教學中認真學習,尋找問題的答案。以問題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進行引導,使課堂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啟發(fā)學生將生活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實驗是探究生命活動規(guī)律與現象的重要手段,對于生物學科來說十分重要。教師在實施啟發(fā)式教學時也應重視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提高學生思維的縝密性與科學性,而不是一味的灌輸知識。實驗要求學生自己動手、自主探究,在實驗環(huán)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并通過動手操作學會舉一反三,對知識產生更深的理解。以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為例,教師不再做知識的灌輸者,而是指導學生進行實驗,以實驗的方式啟發(fā)學生,通過動手創(chuàng)造小型環(huán)境獲得結論。實驗在生物啟發(fā)式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師應積極利用實驗進行啟發(fā)式教學。
(三)語言方面
在啟發(fā)式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語言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生物教學的展開離不開教師的語言技巧,呆板平實的語言不但難以激起學生興趣,也會造成課堂氛圍的沉悶,難以保證教學的質量,更不能有效啟發(fā)學生。因此,教師需掌握所教授的知識,在課前進行適當的處理,以生動活潑的語言開展教學,使知識點的解釋恰當好處,活躍氣氛的同時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高中生物教學要實現啟發(fā)式教學,教師首先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教學原則,通過運用各種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探究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高中生物的高效學習,達到啟發(fā)式教學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海燕.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主要應用[J].東方教育,2014,15(8):193
[2]高紅雷.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fā)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18(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