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開展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黨的十八大確認“中國夢”的理想已經成為引領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觀念。在“中國夢”的引領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有效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本文分析了“中國夢”對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意義,同時探究了“中國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實踐,希望以此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實現(xiàn)“中國夢”。
關鍵詞:中國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0 前言
我國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保持高度重視,在小學階段就已經開設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通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從而實現(xiàn)學生健康發(fā)展。高校同樣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對大學生給予正確的引導,將“中國夢”植入每個大學生的心中,并且使大學生堅持為完成中國夢而努力,進而實現(xiàn)祖國的繁榮發(fā)展。
1 “中國夢”對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意義
1.1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課程教學所不能代替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促進我黨不斷發(fā)展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思想政治教育能夠與文化教育相結合,有效實踐國家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通過“中國夢”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將“中國夢”與大學生自身夢想進行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使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且培養(yǎng)學生堅定的信念,提高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使學生積極承擔建設祖國的重任。[1]
1.2 有利于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積極向學生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傳統(tǒng)的民族精神。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時代賦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要求,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同時也不符合時代發(fā)展的特點。[2]將“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始終堅持“中國夢”,將“中國夢”作為激勵自身的標尺,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同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素質發(fā)展,真正有效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高校學生的力量。
2 “中國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實踐
2.1 將“中國夢”始終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
將“中國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教學內容。由于“中國夢”的時代特色性,能夠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中,從而使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有效的規(guī)范,同時幫助學生堅定自身信念。因此,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將“中國夢”始終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過程。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認真全面為學生闡述“中國夢”的歷史底蘊以及時代內涵,并且結合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與“中國夢”進行有機結合。其次,教師應積極轉化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心理特點開展教學,教師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學生真正理解“中國夢”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提出的要求。最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將“中國夢”植入學生的思想、行為習慣中,從而使大學生積極規(guī)范自身行為習慣,積極主動參與到實現(xiàn)“中國夢”的隊伍中。[3]
2.2 用“中國夢”打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校園是學生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校園文化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用“中國夢”打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對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大學生真正體會到“中國夢”,進而理解“中國夢”,努力實現(xiàn)“中國夢”。高校社團應積極承擔“中國夢”的思想宣傳活動,積極向學生傳遞黨的十八大的精神,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中國夢”的內涵。高??梢岳眯瓤铩⑿@廣播等媒介向學生宣傳“中國夢”,通過向學生宣傳“中國夢”的內涵,提高學生的榮譽感,以及提高自我價值的成就感,對學生進行有利的激勵。用“中國夢”打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其教育效果并不較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效果差,因此,高校應重視“中國夢”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結合。
2.3 讓“中國夢”融入社會實踐活動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局限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讓“中國夢”融入社會實踐活動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使學生真正理解體會“中國夢”的內涵。高??梢越M織學生深入到基層、農村等地開展社會調查活動,調查活動主題圍繞“中國夢”內涵以及時代特征,學生對調查結果進行有效的加工、總結,進而形成調研結果,以此為“中國夢”實現(xiàn)發(fā)言獻策。[3]同時高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中國夢”志愿者活動,使學生通過參與志愿者活動,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的服務宗旨、奉獻社會的精神,使學生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貢獻自己的力量。讓“中國夢”融入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真正使學生親身體會“中國夢”,并且使學生為其貢獻自身力量。
3 結語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精神,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使當代大學生積極承擔時代賦予的責任,進而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戢穎.中國夢語境下高校少數(shù)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32(02):14-16.
[2] 吳凡.從“中國夢”視角分析新媒體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的相關策略[J].長江叢刊,2017(05):175.
[3] 許慶斌.“中國夢”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5):38.
[4] 曹宏.“中國夢”引領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24):67-70.
作者簡介:武敬杰(1970—),男,山東梁山人,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