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霞
摘 要:第一節(jié)音樂課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以后的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一名音樂老師,要上好第一課,就要懂得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讓學生有親近感,要成為學生崇拜的偶像,并注重和學生的溝通,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
關鍵詞:第一課;音樂課
第一節(jié)音樂課往往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響到孩子整個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就像小時候玩的陀螺一樣,第一鞭順利,后面玩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那么如何抽好音樂教學中第一鞭呢?
1 要布置一個溫馨的教學環(huán)境
美是藝術教育的一種特質,音樂又是美之精華,所以音樂教室的環(huán)境應該與這種美是相匹配的。在德國科學家?guī)鞝柼亍だ諟靥岢觥碍h(huán)境學”后,不久就誕生了一門環(huán)境學的分支——音樂環(huán)境心理學,它是環(huán)境之美與音樂之美的審美重合,使環(huán)境自然地融入人的情感世界,并化為一種審美資源和藝術聯(lián)想時空。[1]人有種與生俱來的對美好環(huán)境的向往,時下房地產商在開發(fā)樓盤時的首要步驟就是把外部的綠化做得非常漂亮,其實就是抓住了消費者的愛美之心。據(jù)說美國西雅圖大學的教授薪水要比同類學校教授的薪水低百分之十五,但是每年從其他大學趕來應聘的教授還是絡繹不絕,原因就是在西雅圖大學的辦公樓每天都可以觀賞到大西洋岸邊的美景。孩子第一次來上音樂課,不論有無專門的音樂教室,內心一定期望他們學習音樂的地方和文化功課學習的場所有所不同,這就需要音樂老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它不一定需要豪華的裝修,配置貴重的樂器,它也許是插幾支路邊采來的野花在花瓶中,也許是掛幾幅音樂家的畫像,或許是音樂教師自己制作的精美的手工剪紙,抑或描繪一些與音樂有關的動漫人物的墻畫……讓孩子跨進教室就感覺走進了音樂的王國,忘掉了文化學習的疲憊,如果能放一些學生熟悉的兒童音樂,讓學生踏著輕快的步伐,徜徉在音樂的世界里,那更是錦上添花。
2 要有和藹可親的語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2]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普遍較弱,內心深處更希望教他們的小學音樂老師像媽媽、奶奶一樣親切,第一次接觸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孩子心中和藹可親的老師,講話時要對他們充滿信任。比如初次接觸時年幼的孩子不敢站起來回答問題,老師要說幾句鼓勵的話,讓他們信心倍增,如“沒有關系,大膽一點,即使回答錯了也不要緊”。倘若變?yōu)橄喾吹恼Z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知道?”,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后面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孩子心中和藹可親的老師還要有尊重的語氣。比如第一節(jié)課上,很多孩子都不愿單獨面對大家歌唱,此時如果臉一沉,用“教了這么多遍怎么還不會唱?”的語氣只會引發(fā)學生的對立情緒。
和藹可親的老師還要學會贊賞的語氣。比如第一課老師為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往往會讓有基礎的同學表演小節(jié)目,面對學生鼓起勇氣的表演,如果老師丟下冷冰冰的一句“恩,下去吧”,這樣必定會使學生失去熱情和信心。相反如果換一個語氣“想不到第一次表演就做得這么好,繼續(xù)努力,你一定會做得更好”,相信效果是不一樣的。音樂的世界是美好的,任何挖苦、諷刺、取笑的教學語氣都是與音樂課堂的教學格格不入的。
3 要努力成為學生佩服的偶像
對偶像的崇拜不只是青少年的專利,兒童同樣具有強烈的崇拜偶像的心理。著名作家魏巍在他的散文《我的老師》中提到他的小學蔡老師,文中這樣寫道“即使在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地看著她,連她寫字的姿勢都急于模仿”。 除了人格的魅力之外,更多的還要讓學生崇拜老師精湛的技藝,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更是如此。比如第一節(jié)音樂課師生初次見面,如果音樂老師能夠在自我介紹時給學生唱一首歌或者彈一首孩子喜歡的樂曲作為見面禮,一定會給學生留下深刻而持久的記憶,此時也許一個念頭不由自主地就在他們的腦海中產生了“要是我有本事能唱得這么好該多好呀”。蘇聯(lián)教育家凱洛夫說過“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3],學生一旦把老師看作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就會像追星族那樣,喜歡老師的一舉一動,甚至連老師的一顰一笑都會成為學生爭先恐后模仿的對象。達到這樣的境界,還擔心以后的音樂課不好上嗎?
4 走進學生的心里
決定教學成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老師能否主動改變角色,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與學習有關的問題。被譽為“萬師之表”的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教育名篇《師范生的第二變,變個小孩子》中這樣說道:“你若想在笨伯中體會出真牛頓,在凡庸中體會出真瓦特,在壞蛋中體會出真的愛迪生,您必得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孩子?!盵4]一個經驗豐富的音樂老師在孩子面前往往不是表現(xiàn)出自己學富五車,高高在上,而是能夠蹲下身子與孩子平等地交流,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孩子最感興趣的是什么,第一節(jié)課就要嘗試走進學生的心里。筆者多年任教一年級,很多孩子是來自不同的幼兒園,原有的基礎都不一樣,因此第一課我一般不會急著教他們唱歌,而是通過和孩子交談的方式來了解他們學過哪些,希望在音樂課上學到什么,喜歡怎樣的音樂課堂,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事實證明,孩子們都會如實地把心里真實的想法告訴你,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和學生平等地對話就會切切實實地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近年來每到開學的第一天,央視都會推出一個特別的文藝節(jié)目叫“開學第一課”,該節(jié)目開播以來受到許多老師和學生及家長朋友的關注與好評,說明了第一課在整個學期中的意義非同凡響。音樂的教學是培養(yǎng)人審美的課程,有著其他課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好第一節(jié)音樂課,影響的可能就是一個人的一生。
參考文獻:
[1] 李雙彥.音樂環(huán)境心理學研究[M].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
[2]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3] 楊大偉.凱洛夫的教育學在中國和蘇聯(lián)的命運之研究[M].中央譯編出版社,2012.
[4] 胡曉風.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