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林燕寧
摘 要:瑤族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占比較多的民族,亦是金平縣內(nèi)主體民族之一。有紅頭瑤、平頭瑤、藍靛瑤、沙瑤四個支系,其中“紅頭瑤”支系服飾絢麗多彩,是云南金平縣內(nèi)數(shù)量最多的民族支系,是少數(shù)民族服裝中富有特色服飾之一。紅頭瑤因頭飾色彩紅色而得名為“紅頭瑤”,其支系的婦女在婚嫁后需要剃光頭,在頭部裝飾銀箍,并在銀箍內(nèi)佩戴極具特色的紅色錐形尖帽。紅頭瑤支系傳統(tǒng)服飾的色彩裝束的形成,不僅與自然人文環(huán)境有關,還與生活需求以及民族審美感官有著極大的聯(lián)系,這是形成紅頭瑤傳統(tǒng)服飾藝術審美的主要原因之一。
關鍵詞:紅頭瑤;藝術審美;服飾特征
一、紅頭瑤服飾文化概述
“紅頭瑤”支系是紅河州金平縣中數(shù)量居多的瑤族支系,是瑤族服飾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族人大多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村落中,得天獨厚的的地理條件,山水適宜,氣候溫和,造就了“紅頭瑤”服飾的發(fā)展形成。當?shù)丨h(huán)山而居,致使瑤族經(jīng)濟發(fā)展十分緩慢,至今交通亦不方便,但這也是金平縣紅頭瑤服飾得以保存至今的原因。勤勞的人們通過淳樸的民風以及民族智慧創(chuàng)造了“紅頭瑤”。他們的手工業(yè)保留十分全面,通過手工編織面料,手工染織縫制制作成服裝,通過刺繡挑花工藝裝飾服裝面料,其中紅頭瑤服飾中佩戴的夸張銀飾,其造型精美簡潔,也是通過手工打制而成。人們通過編制、銀制、刺繡等精美的民間手工藝,創(chuàng)造了“紅頭瑤”其獨特的服裝款式與色彩、工藝與紋樣。
二、紅頭瑤頭飾的由來與藝術審美特征
據(jù)記載,紅頭瑤的頭飾由來是因其族人在遷移過程中,途徑紅河州流域時,由于行進隊伍的拉長,領隊人為方便后行人不迷失隊伍方向,便隨手摘下路邊芭蕉花置于頭頂,這一突出的紅尖狀,此后便成為了紅頭瑤支系的頭飾特征,亦成為他們的獨特之處。
剃發(fā)戴帽是紅頭瑤族婦女婚嫁的重要儀式,紅尖帽由丈長約50厘米的大紅布料纏裹而成,形成圓錐狀頂于頭頂,在紅尖帽底部配有寬大的銀箍頭飾,當銀色與紅色想撞時,便顯得格外奪目了。
三、紅頭瑤傳統(tǒng)服飾款式結(jié)構(gòu)
金平縣紅頭瑤男子的服飾,其身著對襟有領衣衫,領口處裝飾挑花繡花圖案,外著黑色土布無袖馬褂,下著寬襠褲身,男子頭部裝束一般采用青色土布纏繞裹頭,青年男子的裹頭包布繡有幾何圖案裝飾,由平行四邊形組成,在包頭的左右兩側(cè),延伸有素凈簡潔的刺繡裝飾。
紅頭瑤族人在孩童時期,無論男女,都佩戴平頂狀圓形帽,衣身穿著與成年人無異,只要尺寸之分。待女子八歲左右時,便包裹黑色頭帕,在婚假后包裹紅尖帽,也是紅頭瑤最有特色性的象征。
紅頭瑤女子服飾是金平縣服飾中最具代表性的,他們衣身穿著皆為寬松,上身穿著對襟長袖,門襟約七、八厘米寬,在服裝門襟、衣角處都裝飾有色彩奪目的挑花繡,大多是純手工刺繡而成,是可拆卸的。胸前綴有裝飾銀牌與彩色絨球點綴,十分的靈動活躍。金平縣紅頭瑤女子下裝皆為藍靛染織的土布,下著裝飾挑花圖案的直筒褲,挑花繡紋樣除大腿內(nèi)側(cè)以及臀部外,幾乎布滿整條褲子。款式亦是十分特別,褲片分割線與常規(guī)褲不同,使得褲子襠部有不少布料堆積,上身十分寬松,因為布料沒有彈性,其襠部的活動量即可滿足日常勞作,以勞作活動為第一目的性,這亦是大多數(shù)少數(shù)民族服飾的共同點。
在服裝腰部通常系有圍腰,款式相對服裝而言沒有那么繁瑣,是由一塊長方形的藍靛染織土布組成,圍腰的寬與臀部相一致,長度到達大腿中部位置,因大多數(shù)服裝是由族人個人手工縫制而成,尺寸由個人身形而定,隨機變化。圍腰單層與雙層都有,裝飾縫有挑花繡,兩側(cè)配長條形的繡花腰帶。
四、紅頭瑤傳統(tǒng)服飾色彩與面料
服裝色彩是給人最直觀感受的,紅頭瑤服飾由青黑色、紅色、銀色以及各色彩斑斕的挑花繡組成。紅頭瑤服飾中最主要色彩之一是青黑色,由板藍根葉子染織而成的青黑色土布,亦稱藍靛色,藍靛是紅頭瑤的環(huán)境色,是大山深處的顏色,且莊嚴神秘,并具有一定的耐臟與保護作用。紅色是紅頭瑤服飾的第二主色調(diào),如果在金平縣趕集,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紅頭瑤頭頂最突出的紅色圓錐形帽子,紅色是熱情活潑的象征,是對未來生活的向往,與青黑色之間的強烈對比感受,正是紅頭瑤族最特別的審美藝術。紅頭瑤服飾胸前的銀色讓服裝整體增輝不少,它更好的銜接了頭頂鮮艷的紅與青色服裝之間的碰撞,更好的支撐服裝色彩之間的連接,又給服裝本身增加了不少的亮點。其袖口到肘部,以及褲腿,都是布滿挑花刺繡的繽紛色彩,紅、黃、綠、白以及最突出的橙色組成了服裝鮮艷的色彩效果?,F(xiàn)如今隨時代發(fā)展,挑花繡的材質(zhì)由棉線轉(zhuǎn)換成毛線,色彩感官著色度有著明顯變化,這亦是一個民族的審美變化,其色彩富有強烈的節(jié)奏感,引人奪目。
五、紅頭瑤傳統(tǒng)服飾工藝與圖案
紅頭瑤繡花技法十分突出,這種刺繡工藝稱為“挑花”,也可稱“十字繡”。這種刺繡工藝在服裝衣片上的呈現(xiàn),是他們傳統(tǒng)習俗與耕種勞作的社會反映,由棉線挑花繡工藝制作成五彩繽紛的紋樣,并不是憑空描繪的,而是通過嚴謹?shù)臉?gòu)思而來,這些紋樣描繪出紅頭瑤對于神靈祖先的敬仰,對于大地人文的熱愛。紅頭瑤服飾刺繡底部多以麻布或者平土布為主,經(jīng)緯紗之間交錯相疊,形成網(wǎng)格十字形紋路,通過穿孔交叉的方式刺繡,便組成想要的紋樣。紅頭瑤服飾圖案多以簡潔圖形構(gòu)成,通過幾何紋樣二方連續(xù)的排列方式延伸,其形式感較強。
紅頭瑤服飾圖案主要由菱形紋、十字紋、樹形紋、八角紋、蛙紋等紋樣組成。其中菱形紋是最為常用的,大小不一的規(guī)整排列開來,亦有獨立組成的,這些紋樣大多出現(xiàn)在褲子邊到胯部位置,此紋樣稱為“七層生長紋”,每一層都具有獨特的意蘊,體現(xiàn)著對于自然界中山河日月、鳥獸樹木的探索,通過紅頭瑤奇妙的構(gòu)思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奇妙的圖案。從褲腳邊數(shù)起,第一層代表種子,寓意萬物發(fā)芽生根;第二層是“禾”,代表小樹,寓意萬物正在經(jīng)歷生長復蘇過程;第三、四層是有小到大的小樹,寓意萬物漫長的生長過程,需要歷經(jīng)時間的洗禮;第五層是黑白色方形狀,寓意萬物開花結(jié)果,在人們辛苦勞作之后終會獲得豐收,第六層是很多小樹圍繞著繁星點點,寓意大家圍坐在一起,享受豐收的喜悅;第七層是大小不一的繡花紋樣,顏色各不相同,大的菱形寓意月亮,小的菱形寓意著小樹。這些紋樣的產(chǎn)生與構(gòu)思都體現(xiàn)出紅頭瑤族人的智慧,體現(xiàn)他們對于大自然崇高的敬意,是對萬物崇拜的象征。
六、總結(jié)
紅頭瑤服飾因其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背景以及文化傳統(tǒng)因素,人民質(zhì)樸的情感體現(xiàn)而創(chuàng)造出這一服飾的特殊審美價值。以其精致簡潔的款式造型與銀飾,富有崇高寓意的刺繡紋樣,精美的手工藝,以及光頭上戴有紅尖帽,才能成為紅頭瑤服飾最富特色的體驗。這些精美的服飾每一次的制作,都是一次創(chuàng)新,就像生命一樣,一直在延續(xù)。
參考文獻
[1]李佳.金平紅頭瑤服飾.云南民族.2011
[2]李昆聲、周文林.云南少數(shù)民族服飾.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