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潔群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中,要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課前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結合課堂教學的導入理論和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擬探索出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課前導入 小學語文 高效課堂
引言
課前導入就是指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教學的目標情況,合理地安排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導入將學生帶入課堂,讓學生能夠快速地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同時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而不是被動地學習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高超的課堂導入教學藝術,通過有效的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行有效的語文教學。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現代信息技術非常發(fā)達,將小學的語文教學和多媒體技術結合開展教學是現代教學的一種趨勢,在教學中通過充分運用多媒體的方式,運用圖片進行導入是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充分運用圖片進行導入。
如,在教學《黃山奇石》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充分運用圖片導入法開展教學。教學伊始,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呈現出幾張各種各樣的石頭的照片,有的黃山奇石是課本中描繪的,有的黃山奇石是課本中沒有描繪的。首先讓學生們觀察,然后問學生:“看到這樣的奇怪的石頭,如果讓你們用文字描繪,你們會進行怎樣的描述呢?”然后給學生們5分鐘的時間思考交流,同學們有的能夠說出來,有的不能夠描繪。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了。教師要引導學生:“同學們各有各的見解,那么文學大家是如何描繪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繪這些石頭的,你們通過作者的描繪能夠從這些圖片中找出對應的石頭嗎?”總之,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展開有效的圖片導入教學能夠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進而提升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問題導入,引發(fā)思考
問題導入法要求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問題提出的能力,如果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夠很好地提出一些問題,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不能夠通過思考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尤其是在教學一些具有哲理性質的文章的時候,教師就要通過問題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如,在教學《寓言兩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展開教學。在教學《亡羊補牢》這則寓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問題教學的導入法展開教學,可以問學生:“為什么亡羊了才想起補牢?”“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亡羊補牢的故事對我們實際的生活有什么啟發(fā)呢?”總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啟發(fā)學生,讓學生不斷進行思考,進而提升教學的效率。
三、音樂導入,營造意境
音樂是和文學相通的一種藝術,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有效地融入音樂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音樂導入的方式,營造出一定的意境,將學生融入到這樣的意境中,才能夠真正啟迪學生的性靈,達到語文教學更高的目標。如,在教學古詩詞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音樂導入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到,古詩詞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詩歌,更為重要的是真正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的發(fā)展營造良好的意境。在教學《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歌的時候,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將這首詩歌通過歌曲的形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原來這些古詩詞都是可以演唱的,這樣就能夠通過歌曲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詩歌學習意境,通過意境的創(chuàng)設真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視頻導入,激活思維
視頻導入相較于圖片導入和文字導入,其更具有沖擊力,尤其是對學生的思維,因為學生的思維在觀看視頻的時候不容易分散,而且會跟著視頻的節(jié)奏不斷調整。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結合教學的需求開展視頻導入。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視頻篩選的能力。如果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不能夠恰當篩選視頻,那么這種導入的方式不僅不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反而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搜集與教學密切相關的視頻,并進行深入研究,在教學中可以就視頻中的部分內容,即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可能會忽視,但是卻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展開講解,讓學生學會視頻觀看的方法,進而能夠在視頻的啟發(fā)下積極開展語文學習。例如,在指導寫習作《一張舊照片》的時候,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為學生播放日軍侵華的相關素材,讓學生們切實地了解歷史背景,激發(fā)出自己對于戰(zhàn)爭的痛恨以及對和平的珍惜,從而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
五、故事導入,引發(fā)聯(lián)想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是小學階段教學的又一個重要的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通過故事導入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通過充分運用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走進故事,走進語文,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體會。如,在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時候,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運用故事導入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聯(lián)想,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這樣導入:“曾經有一個小村莊,森林郁郁蔥蔥,河水清澈見底,但后來卻讓一場洪水毀滅了。這中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請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每一個小組講述一個小故事?!比缓笤趯W生講解過自己的故事后,引導學生走進文本,看一看作者是如何講述的,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六、聯(lián)系生活,加深理解
語文是一種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種藝術,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多多關注生活,無論是閱讀的教學還是寫作的教學,都是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與生活聯(lián)系的。如果在實際的教學中,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那么這樣的語文教學就不能夠稱之為合格的語文教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并能夠在實際的生活中有效運用,進而提升學生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質,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尤其是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善于恰當地運用生活化的內容進行導入,讓學生認識到語文是和生活實際是密切相關的,在實際的學習中不能夠脫離生活實際談語文,在生活實際中也不能夠離開語言文字。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體驗生活,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這樣才能夠在實際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做到游刃有余,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構建高效課堂。
結語
總之,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學生,合理制定教學目標,重視教學導入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通過在教學中合理地開展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