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偉飛
摘要:在經(jīng)歷了檢驗檢測機構復評審和監(jiān)督審查后,對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有了深層次的認識,檢驗檢測數(shù)據(jù)的準確、可靠是檢測機構存在的基礎,而要做到檢測數(shù)據(jù)的精準、可靠,先要做到的就是質量管理。做好質量管理工作,實際上就是在質量體系的框架下采取有效質量控制手段做好質量保證工作,實現(xiàn)質量管理體系持續(xù)、有效的完善和運行,本文針對檢驗檢測機構質量管理與大家進行交流探討。
Abstract: After the re-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and review of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there i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ion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data is the basi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testing institutions. To do a good job in quality management is to take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to do a good job in quality assuran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quality system, and realize the continuous and effective improvement and oper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關鍵詞:檢驗檢測;質量管理
Key words: test;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F2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8-0083-02
1 基本術語
質量管理一般包括質量方針和目標的制定、策劃、控制、保證以及改進等活動。它起到了指揮和掌控各組織之間運行協(xié)調的作用。然而,質檢機構的管理是由體系文件來體現(xiàn)的,體系文件通常由《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yè)指導書》以及《質量記錄》構成。它是指導質檢機構高效工作的有力工具,更是規(guī)范化管理不可缺少的文件。
2 體系文件的編制
2.1 體系文件的編寫必須緊緊圍繞《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63號)的規(guī)定,深刻理解管理辦法各條款的含義和適用范圍,結合檢驗檢測機構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寫,理解各要素涵蓋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編寫的要點。
2.2 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編寫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質量目標務必要立足實際,太高了達不到要求,太低了沒有意義。制定質量目標時一定要具體量化,應有明確的責任人和具體執(zhí)行的方法,定期對質量目標進行統(tǒng)計匯總,實時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情況制定下一階段的目標。目前大多數(shù)的檢驗檢測機構存在質量目標固化現(xiàn)象,沒有切實反映機構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質量改進極為不利。
3 內(nèi)部質量控制
內(nèi)部質量控制主要是內(nèi)部組織用有證標準物質進行質量控制、相關性分析等活動以及以下比對試驗。
人員比對:不同的人員,使用同一臺設備,做同一項檢測,觀察人員之間的差異。
設備比對:同一人員,用不同的設備,做同一項檢測,驗證設備之間的準確度。
方法比對:同一人員,用不同的方法,做同一項檢測,驗證方法的準確性。
4 外部質量控制
外部質量控制的目的為保證持續(xù)符合資質認定條件和要求。其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為參加資質認定部門組織的能力驗證或質檢機構間的比對;另一種為參加政府相關部門以及專技評價機構組織的能力驗證或質檢機構間的比對。
5 人員控制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中規(guī)定檢驗檢測機構應擁有為保證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出具正確檢驗檢測數(shù)據(jù)和結果所需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構成和數(shù)量、接受教育程度、理論基礎、技術背景和工作經(jīng)歷、實際操作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等應符合工作類型、工作范圍和工作量的需要。
目前,我們對技術人員的控制,主要包括新入職人員的崗前培訓,了解檢驗檢測機構的管理體系的要求,相關管理部門的制度和職能,對于大型儀器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專業(yè)技術再培訓,了解大型設備的操作注意事項等。并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對于管理人員,采取繼續(xù)學習教育方式,尤其是技術主管,必須具備一定的經(jīng)驗和技能通過考核才能承擔此項工作。總之,針對技術人員要定期做人員比對,人員監(jiān)督評價和管理評審等多種方式方法及持續(xù)的培訓活動,以滿足技術人員的能力保持。
6 設備控制
作為檢驗檢測機構,應配備滿足檢驗檢測要求的設備和設施,所用儀器設備的技術指標和功能應滿足要求,并有計劃的實施檢定或校準,并對結果進行確認,對于重要的關鍵的儀器設備以及技術復雜的大型儀器設備,應授權專業(yè)人員進行操作。
檢驗檢測機構應按照要求,建立資產(chǎn)臺賬,建立儀器設備年度檢定和校準計劃,對檢定和校準的結果進行逐一確認,填寫儀器檢定校準確認記錄表;根據(jù)情況針對特定儀器設備編制期間核查程序;對大型儀器設備發(fā)布文件任命設備管理員等具體措施。
7 樣品控制
檢驗檢測樣品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將直接影響檢驗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因此,必須對樣品的運輸、接收、處置、存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實施有效的質量控制。檢驗檢測機構應有樣品的標識系統(tǒng),并在檢測整個期間保留該標識,在接收樣品時,應記錄樣品的異常情況或記錄對檢驗檢測方法的偏離。樣品在運輸、接收、制備、處置、存儲過程中應予以控制和記錄。當樣品需要存放或養(yǎng)護時,應保持、監(jiān)控和記錄環(huán)境條件。
8 抽樣控制
檢測抽樣樣品將直接影響該批次樣品檢測結論的準確性,不恰當?shù)某闃臃椒▽⒓哟笳`判風險。因此,應對抽樣過程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抽樣計劃應嚴格根據(jù)適當?shù)慕y(tǒng)計方法、產(chǎn)品的相關標準綜合制定,應確保檢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如果客戶對抽樣程序有偏離的要求時,務必進行詳細記錄,并告知相關人員。尤其在承擔政府下達的任務或者抽查時,一定要按照相關的規(guī)定的抽樣方法進行,否則將影響質量結果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9 檢驗檢測方法控制
檢驗檢測方法包括標準方法、非標準方法(含自制方法)。在檢驗檢測過程中一定要優(yōu)先使用標準方法,在使用前應對其進行查新確認,確保標準為有效版本。作為檢驗檢測機構應每年對所使用的標準進行查新,及時跟蹤標準的狀態(tài)變化。當標準方法發(fā)生了變化,應重新進行標準變更,確保所使用的標準是現(xiàn)行有效的。當檢驗檢測方法存在測量不確定的情況時,質檢機構要采用應用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的程序。當機構申請資質認定中無測量不確定的要求,可不用制定該程序。當在測試時產(chǎn)生臨界值、進行內(nèi)部質量控制和客戶有要求時,使用測量不確定度程序的檢測方法。
10 質量改進
質量改進的目的是在原有基礎上通過改進有更好的提升,必須長期堅持下去,它也是質量管理工作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必須貫穿到整個檢測工作過程。
質量改進要以質量方針和目標為方向開展,質檢機構應按照相關程序按計劃對質量管理體系以及活動進行內(nèi)審和管評,來持續(xù)改進管理體系。另外,對質檢工作要進行監(jiān)督控制,以確保檢測結論的準確和可靠,也要對質量控制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來達到持續(xù)改進管理體系,當質檢工作不適用或者檢測結果存在異常時,應按照相關程序對出現(xiàn)的不符合檢測工作、背離管理體系,或者技術運行中的相關政策和程序的活動進行糾正,以滿足持續(xù)改進管理體系的要求。
11 測量不確定度控制
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結果息息相關,它是用來評價賦予被測量的值的分散性是否合理的一個參數(shù)。在檢驗檢測機構申請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項目中,相關檢驗檢測方法有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時,應建立和保持該程序,不論是內(nèi)部審核還是外部審核,必需應有的程序;機構應給出相應檢驗檢測能力的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案例,若機構申請資質認定的項目中無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時,可不制定該程序;鼓勵機構在測試出現(xiàn)臨界值、進行內(nèi)部質量控制或客戶有要求時,采用測量不確定度方法。
12 結語
總之,質檢機構質量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性非常強的工作,該項工作涉及到質檢機構活動的方方面面,決定著質檢機構的生存的命脈。在質檢機構發(fā)展和運行過程中,做好質量管理也是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那么,如何做好質檢機構質量管理工作。首先,領導層要在思想上、行動上一定要高度重視,制定出切合實際的質量方針和目標以及有針對性的體系文件,做好各個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工作,做好內(nèi)審以及管評工作,以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持續(xù)改進;其次,要做好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工作,日常工作一定要嚴格按照質量體系要求進行,人、機、料、法、環(huán)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嚴格按照程序執(zhí)行,做到有規(guī)定、可追溯;最后,要時刻加強其宣貫工作,增加全體員工的參與意識,在工作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問題,持續(xù)地完善并改進質量管理體系,使其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等.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釋義[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
[2]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準則釋義[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3]陜西省機械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督檢測總站《質量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