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東超 崔家鵬 倪 菲 楊茗茜 陳彥君 王彩霞 李可大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基礎醫(yī)學院,遼寧 沈陽 110847)
英語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我們向世界各國傳播中醫(yī)知識的重要工具,學好中醫(yī)英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高校作為傳播知識的專門場所,有責任擔任中醫(yī)英語教學這一重大任務[1]。在此背景之下,很多中醫(yī)院校增設了中醫(yī)英語這門課程,擁有專門的中醫(yī)英語教學團隊,中醫(yī)英語的教學也正日益成熟[2]。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學生,那學生在課堂上、課后業(yè)余時間是如何學習中醫(yī)英語的?學習過后,學生期望得到什么樣的反饋和測評方式?本研究就上述問題展開了中醫(yī)英語問卷調查,以期從學生的角度,為中醫(yī)英語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遼寧中醫(yī)藥大學第一臨床學院的152名在校學生,調查時間為2017年12月,收回有效問卷152份,有效率100%。參與調查的學生采用匿名方式,如實、準確地作答,調查群體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學生課上學習行為、課下學習行為以及對學習行為期待的反饋和考核方式3個方面的5部分問題,期中選擇題均為多選題。
應用SPSS 16.0軟件對問卷信息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頻率、構成比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3.1課上學習行為 如表1所示,學生在課堂上主要采取聽講(75.00%)、記筆記(44.74%)、記錄不懂之處(44.08%)3種方式進行學習??梢钥吹?,在課堂上記筆記的人數(shù)還不到半數(shù),大部分學生采取聽講的方式,甚至有些學生都不聽講;也有一些學生會主動與老師互動,與同學討論,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同時,本研究也調查了學生希望老師采用的教學方式,結果顯示,希望教師講授教材為主的僅有72人,占47.37%,22.37%學生希望教師講授的同時結合小組討論,16.45%希望教師設計主題項目、學生自行完成,15.13%希望圍繞主題教師解答學生提問。
表1 課堂上主要采用的學習方式 [人數(shù)(%)]
3.2課下學習行為 對于一門課程的學習,僅利用上課的時間進行學習是遠遠不夠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在課下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學習中醫(yī)英語,平均每人每周總用時達206 min,其中課前預習時間58 min,課后復習時間達148 min(詳見表2)。在學生課下學習活動中,記憶相關的生詞方面的用時最長,達到50 min;復習相關中醫(yī)概念的英文翻譯、復習自己的課堂筆記、重新閱讀教材三項也各占30 min左右的時間。上述用時較長的學習活動均為課后復習。但在課后閱讀相關英文資料方面學生的用時較短,僅為9 min。
表2 課下學習活動所花時間?。ā纒,min)
表2 課下學習活動所花時間 (±s,min)
課下學習活動 所花時間課前通讀教材課前查閱生詞課前回顧相關中醫(yī)概念預習后記下不懂的問題課后復習自己的課堂筆記課后重新閱讀教材課后記憶相關的生詞課后復習相關中醫(yī)概念的英文翻譯課后閱讀相關的英文資料16.67±33.91 14.28±36.17 13.04±29.82 13.74±28.96 29.13±40.40 28.49±39.15 49.73±71.75 31.55±49.09 8.93±25.80
本研究對學生課下學習行為的滿意程度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用時最長的課后記憶相關生詞這項學習行為滿意度最高,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占40.13%,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占18.38%;學生對用時最短的課后閱讀相關的英文資料這項學習行為滿意度最低,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占48.03%,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僅15.79%??偟膩碚f,學生普遍對用時較長的學習行為比較滿意(詳見表3)。
表3 課下學習行為的滿意程度 [人數(shù)(%)]
3.3針對學習行為期待的反饋和考核方式 在學生期待老師給個人學習的反饋方式方面,調查數(shù)據顯示,學生更期待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占46.71%,遠遠高于其后的書面評價(21.71%)和作業(yè)批改(21.05%),而選擇測試成績這種反饋方式的學生人數(shù)最少(詳見表4)。
表4 期待老師給個人學習的反饋方式 [人數(shù)(%)]
在對“希望本科程最后考核的方式”這項調查中,結果顯示,學生最希望的考核方式是中醫(yī)藥主題的翻譯,占44.74%,其后依次是中醫(yī)藥主題演講(25.00%)、期末考試 (22.37%) 和寫期末論文(19.08%),也有少數(shù)學生選擇以參與一些小的研究項目作為課程最后的考核方式(詳見表5)。
表5 希望本科程最后考核的方式 [人數(shù)(%)]
目前,中醫(yī)英語的教學方法多采用傳統(tǒng)翻譯法,這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3]。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課上聽講的學生比例僅占到75%,因此,如何調動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個關鍵問題。調查結果同時顯示,很多學生希望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希望教師講授的同時結合小組討論,希望教師設計主題項目、學生自行完成,希望圍繞主題教師解答學生提問,這些方法都有調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結合使用任務型教學[3]、拋錨式教學[4]等教學方法和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比于課上的學習,本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課下花費了更多的學習時間,而他們課下學習時間的分配比例并不十分合理。學生課下學習的大量時間用在了課后記憶相關生詞上,而用在閱讀相關英文資料的時間最少。針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教師應鼓勵學生盡早擺脫傳統(tǒng)只是“記”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模式,策略性地引導學生課后閱讀相關英文資料,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網站或書籍,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中醫(yī)英語教學中,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現(xiàn)代教學模式,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5]。在學生期待的教師反饋和考核方式方面,本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更期待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得到教師的反饋,而非書面評價和作業(yè)批改;最希望的考核方式是中醫(yī)藥主題的翻譯,而非期末考試。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意愿,完善教師反饋和考核體系,落實中醫(yī)英語的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