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語文作為小學生的一門必備課程,不僅能夠潛移默化地促進學生品格的形成,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此,選取了“書海無涯‘讀作舟”這一課題進行了研究,旨在搭建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的橋梁,尋找結(jié)合點,將兩者有機結(jié)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方法,使閱讀走向真正的大閱讀教學,促進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閱讀興趣
語文在我國教育體系中一直都是核心學科,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更是小學生學習積累知識的基礎,對于促進學生以后的健康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要求與以往相比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更多地強調(diào)學生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能力的提升,為此,我們可以以“書海無涯‘讀作舟”為橋梁,促進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的有效銜接,真正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同時提高學生的基礎素質(zhì)教養(yǎng),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激勵收集相關資料,促進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1.搜集作者相關資料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在作者的思想浪花與社會現(xiàn)實的激蕩中產(chǎn)生的,凝結(jié)了作者的心血。通過了解作者的生平,對作者一生中的關鍵時間點進行準確把握,有利于學生把握作者一生中情感的變化,進而通過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間就可以相對準確地把握作者蘊含在本文章中的情感。在對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進行授課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查閱杜甫的相關資料,了解這部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詩人在這個時期的其他作品。通過查閱資料,學生就可以把握詩人在這個時期的情感,為學習本部作品奠定情感基礎,也能夠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2.搜集文本相關資料
現(xiàn)如今,一般的學校都會給教師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有選擇性地搜集一些與文本內(nèi)容相關的資料,運用多媒體呈現(xiàn)出來,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內(nèi)涵,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認知。在對《珍珠鳥》進行授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集珍珠鳥的相關資料,課下學生通過網(wǎng)絡、雜志、書籍等方式收集資料,既可以完善課本內(nèi)容,又可以使學生掌握的知識立體化。
3.搜集同體裁相關資料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大量古詩,對于古詩來說,我們學習的并不是詩文本身,而是詩中蘊含的文化傳承。對此,教師在講一種體裁的作品時,可以讓學生搜集同體裁的相關作品,間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在對高適的《別董大》這種表達朋友之間真摯友情體裁的作品進行授課時,可以讓學生搜集同體裁的作品,如李白的《贈汪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表達依依離別之情的詩詞,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
二、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fā)展,提高課堂效率
1.以教材疑難問題為帶入點
雖然只是小學課本,但也有一些難以理解的文章,對于這種情況,教師應該以教材疑難問題為帶入點,選擇一些有利于理解文章的閱讀資料在課內(nèi)進行閱讀,這樣一來,一方面學生對文章的情感把握更為準確,另一方面學生的閱讀面也得到擴展,構建起了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比如,《月光啟蒙》明明講述的是母愛,那作者以“月光啟蒙”的意義何在?學生在這里產(chǎn)生疑問無可厚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以孫友田的《黑土地》為憑借,讓學生從文章中感受到母親的身影,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感悟到文章的主旨。
2.以體驗缺失處為切入點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解讀文本感受到生命的腳步。《黃繼光》體現(xiàn)了黃繼光的強烈愛國情感,教師可以進行補充性閱讀,如《魂系中華赤子心》,讓學生在閱讀中體驗錢學森強烈的愛國情感,通過對比閱讀,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從而從全局看問題,把握文章主旨。
3.升華主題
通過語文課,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看到語言的藝術,更要讓學生把握作者的靈感迸發(fā)、激揚文字、思想精華;不僅要讓學生理解課本,更要在此基礎上超越課本,升華情感,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
三、課外延伸
教師授課完成后,要激勵學生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讓學生關注作者的其他作品,閱讀原著,閱讀同一題材的作品,課內(nèi)、課外聯(lián)動,課外閱讀充足之后,學生對課內(nèi)閱讀的興趣也會隨之提升,也就是所謂的讓課外閱讀反哺課內(nèi),只有這樣,才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眼界,最終達到閱讀教學的最高境界。
綜上所述,語文教育目標已經(jīng)悄然改變,對語文教師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拘泥于教材本身,而要進行必要的課外拓展,完善教材內(nèi)容,構建完整的作品結(jié)構,將課內(nèi)外閱讀有效結(jié)合,一方面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語文學習的境界,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張艷紅.書海無涯“讀”作舟: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有效銜接初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5):68-69.
[2]楊晶.學海無涯“讀”作舟:淺談小學語文課內(nèi)外閱讀的有效銜接與整合[J].當代教研論叢,2017(2):55-5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