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錯誤,并引導學生對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探討,以此取得最終成績上的進步。而且在現實的教學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引導學生進行錯題的糾正和反思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結果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是在糾錯的過程中得到提升的,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大腦思維,讓學生針對數學知識點有更系統(tǒng)的總結,從而避免學生二次犯錯,使學生得到提升。本文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易錯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糾正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易錯;糾正;策略
相對于初中數學而言,不管是從知識點的難度還是從知識的覆蓋面都上了新的階段,因此學生在學習中出錯的幾率也會相應地增加。但是如何能夠在錯誤中得到提升,則是現階段教師需要深入探究的問題。學生能夠在錯誤中有效的提升,一方面要讓教師意識到錯題的重要性,同時要讓學生從根本正視錯誤的出現,這樣才能夠在錯誤中不斷提升,進一步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正確率。
一、 巧設陷阱,讓學生銘記易錯點
在數學練習中,錯誤點往往都是習慣性錯誤,即在這一點做錯糾正后,依然會在相似的知識點中繼續(xù)犯錯,為了避免學生的這種慣犯行為,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巧設陷阱,讓學生在聯(lián)系中犯錯,以此來強化學生的錯誤意識,這樣學生也會在日后的聯(lián)系中避免問題的再次發(fā)生,提升學習效率和正確率。
例如,我們在學習《軸對稱》這部分的知識點時,會涉及軸對稱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教師可以將學生會判斷錯誤的軸對稱圖形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在學生犯錯之后,通過教師的指導對錯誤的糾正和知識點的強化,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疑惑中獲得忽然開朗的體會,讓學生意識到教師在例題的展示中設立的教學陷阱,進而在后續(xù)的題目練習以及單元小測的考試中才能夠面對題目有效地排除易錯點和混淆的地方,提升題目的正確率,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二、 有效促進學生小組合作,豐富解題思路
在數學教學中,遇到錯誤,通常情況是教師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直接點出問題,并進行解答,這樣的形式雖然能夠快速地解決學生的錯誤疑慮,但是卻剝奪了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的機會。錯誤是學生造成的,解鈴還須系鈴人,因此在錯誤面前,教師要能夠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有機會對自身的錯誤進行探究并進一步解決。當然,有的錯誤也并不是能夠在教師給了時間與機會的前提下就能夠進行解決的,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錯誤的探究。因此,小組中某一錯誤的出現并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會出錯,而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才有了學生間相互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把沒有出錯的思維進行分享,針對疑難錯誤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取得進步。
例如,我們在學習《勾股定理》這部分知識點時,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內容涉及的題目主要是以幾何問題為主,而在習題的練習過程中,學生們容易犯錯的地方是,學生在解題中會不自覺地將某一點到直線判斷成是這一條直線的垂直平分點。當然,糾正這一錯誤容易,但是如何解決這一條線是不是垂直線,到達的點位是不是平分點,則需要學生們深入地分析題目,而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會匯集多個人的思維方法,對于錯誤的糾正也有了更大的把握,比起教師直接點評對學生的成長更有說服力,也更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 面對面批改,強化學生錯誤印象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針對數學知識點的講解和教學都是在課堂中完成,而訓練環(huán)節(jié)大都以課后作業(yè)的方式進行相關題目的練習,這種形式是最為普遍的教學形式,同樣也是學生錯誤率提升的主要原因。而在新時期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可以轉變教學模式,通過邊教授邊訓練的形式,以面對面批改的形式,強化學生對自身錯誤的認識和印象,進而避免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二次犯錯。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批改作業(yè)的環(huán)節(jié),針對特殊性的錯誤進行點名批改,這種面對面糾錯的形式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正確率。
例如,我們在學習《全等三角形》的這部分知識點時,看似簡單的學習內容卻是學生最容易犯錯的地方,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學習了全等三角形的定理以后,以例題的形式讓學生上臺解答,很容易發(fā)現,驗證全等三角形的定義學生會銘記,但是在練習中總會在驗證了兩個全等后,就斷定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而這種錯誤率是非常高的,而這一錯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明確指出,并以其他例題進行展示,強化學生的記憶,避免學生的第二次犯錯。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中,出現錯誤并不是絕對壞的事情,有錯誤才有提升。而在錯誤中提升能力的前提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正視錯誤的出現,并在錯誤中找尋糾正的方法和思路,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方法逐漸豐富,面對數學題目更能迎刃而解不出紕漏。在上文中提到的錯題糾正策略僅是筆者個人的教學經驗之談,更多的糾正策略和教學方法還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入地探究思考,以此取得數學教學的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蔣偉萍.淺談初中數學易錯題的成因及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3(9).
[2]錢衛(wèi).初中數學典型“易錯題”的分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1(86).
作者簡介:
李旭,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義門學區(qū)趙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