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宇平
自古以來,治國齊家平天下,為人處事做學問,都與文化息息相關。一個文化底蘊濃厚的國家,它的凝聚力一定強;一個有優(yōu)秀文化的家庭,它的氛圍一定是和諧的;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一定是強的。我將班級文化建設分為“硬文化”和“軟文化”,只有將這兩種文化落到實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才能營造班級的“正能量”。
一、“硬文化”讓班級亮起來
班級的“硬文化”的創(chuàng)造,主要是指將教室的課桌、墻壁、黑板、講臺、窗戶進行布置,然后給學生營造出一種文化氛圍。
(一)心靈歸屬——課桌文化
我讓學生對自己的課桌進行整修。首先桌面要求整潔干凈,書本擺放整齊有序,接著要讓學生給自己的課桌命名,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課桌,從而增強其歸屬感。學生給自己的課桌取的名字有“博聞之家”“心靈之所”“月亮棲息”“奮斗吧”等。然后我讓學生準備好一張小卡片,上面寫上自己的名字,還再增加其他的欄目,比如座右銘、近期和遠期目標、反思、理想等。學生給自己的課桌賦予了名字,讓它具有了生命力,激發(fā)了學生對課桌的愛護,同時也激起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求。
(二)春華秋實——墻壁文化
教室的課桌已經有了文化的浸潤,那么圍繞著學生的環(huán)境——墻壁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要具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我將教室的墻壁根據初中三年分別命名為“春”(七年級)、“夏”(八年級)、“秋”(九年級)。七年級是三年初中生活的開始,一切都是欣欣向榮,我用播下希望的種子的春天來比喻,所以在墻壁上布置上幾個板塊:春之芽——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座位表、班規(guī);春之歌——班訓、班級公約、班級目標;春之樂——班級各類活動、比賽攝影;春之獲——學生的作文、書法、手抄報、英語習作等。利用墻壁來打造出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學生可以通過平時的學習、活動展示生活的點點滴滴。
二、“軟文化”讓班級靜下來
班級“軟文化”的創(chuàng)造,主要是指對班名、班旗、班規(guī)、班徽、班級目標、班級誓詞的精心定制?!败浳幕彪m然像空氣那樣摸不著看不見,但是卻深深地印在每個學生的腦海里。初中生容易浮躁、沖動,而班級的“軟文化”是讓學生從心靈上認識自己,最終能靜下來學習并思考。
(一)有規(guī)則成方圓——制度文化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每個班級都應該有班規(guī),但是班規(guī)通常都是比較嚴肅、呆板的。為了活躍班級氣氛,用更加活潑的形式體現班規(guī),我與學生商量對策,一起制訂了能促進學生成長的“班級誓言”。
我班的班級誓言是這樣的:“厚德進取十二班,和睦相處是一家??忌细咧惺悄繕?,努力學習就為它。在此,我們承諾:在將來的每一天,我要用最積極的心態(tài)走進課堂,我要用最自信的微笑應對挑戰(zhàn),我走過的每一步都是成功的保障,相信自己,讓勝利的曙光離我們更近,相信自己,讓未來充滿希望和堅強。”
因為這班級誓言是我與學生共同制訂的,所以學生更愿意尊重、實施并呵護它。經過一個學期,班級誓言已經由最初的文字轉變?yōu)閷W生自覺的內心行動。每天早上早讀課前,學生都要大聲讀一遍誓言,精神振奮了之后,再投入到早讀課中去。
(二)有歸屬才依戀——姓名文化
我利用我們班48個學生的姓名寫了一首七言詩,將學生的姓名、性格、要求等等都體現在里面。“木棉花開春風暖,求學之地人氣旺。四十八人凌云志,齊頭并進向未來。一馬當先是釗瑩,獨占鰲頭光芒亮。女中豪杰車錦婷,不讓須眉膽量大。靈韻好學熱情高,穩(wěn)居十強劉嘉慧。藝鍇德霖真英雄,齊頭并進不相讓。小茜胸懷凌云志,耀宗宏圖記心上……”這樣的七言詩能夠巧妙地引導學生樹立理想,從中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及缺點,既贊揚了學生的精神,又真誠地鼓勵學生奮發(fā)向上,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斗志和對班級的熱愛。
我通過這些活動,塑造了一個有文化、有品位的班級,學生從中可以找到歸屬感、安全感、使命感和依戀感。一旦精神文化層面改變了學生的行動,那么正能量就在學生身邊圍繞著。
我相信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無痕”之說。但教育也應該要大張旗鼓,我們需要通過教育在學生的心靈上深深地烙下印記。教師應通過在教室這個小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條件,樹立獨特的班級文化,從而在學生的心田種下積極向上的種子,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發(fā)展。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