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赤水市長沙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貴州赤水 564705)
(1)遠居離民聚居區(qū)、學校、垃圾場、屠宰場、養(yǎng)殖場、人飲水源保護區(qū),離交通主干線2000m以上,交通支線500m左右。
(2)水源條件良好,水源充足、水質好、無污染。
(3)有與擬建規(guī)模相適應的放牧林地和圈舍建設用地。放牧區(qū)選擇常年可生長適宜豬采食野草,地面無荊棘林地,要求地勢平坦、且無積水,坡度小于30°以下,最好選擇有小山脈、巖層、河流等天然屏障將放牧區(qū)自然分隔開的安全地塊。
(4)養(yǎng)殖場周邊有能消納尿水相適應的農作物地,以便消納尿水和青飼料種植。
(5)圈舍建設地點: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壤干燥,背風向陽。
(1)科學制定養(yǎng)殖場布局規(guī)劃。建場前按照擬建場地的地形地貌,盡量不破壞環(huán)境,管理用房、飼料加工機房、青貯池、飼料倉庫位于上風口和地勢上游;獸醫(yī)診斷室、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間位于下風口和地勢下游;隔離觀察圈舍距離養(yǎng)殖圈舍500m左右獨立修建,做好與擬建規(guī)模相適應的養(yǎng)殖圈舍、隔離觀察圈舍、獸醫(yī)診斷室、防疫消毒池、糞便發(fā)酵消毒池、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間、飼料加工機房、青貯池、飼料倉庫、生產管通道、生產管理區(qū)等的規(guī)劃設計。
(2)制定詳細的圈舍建設方案。本著因地制宜、經濟耐用、有利于防疫、有利于管理、冬暖夏涼、空氣新鮮、適度規(guī)模、后備豬培育區(qū)與商品豬生產區(qū)分開獨立、商品豬圈舍建在放牧區(qū)中心的原則,按種公豬4~5m2/頭、成年母豬1.5~2m2/頭、商品豬1.2~1.5m2/頭、懷孕母豬3~4m2/頭、待產或哺乳母豬4~8m2/頭計算,同時商品豬生圈舍控制在15~20頭/棟規(guī)模,棟與棟之間距離100~150m,隔離觀察圈舍按擬建存欄數量的3%左右設計,制定詳細的圈舍建設方案。
(3)科學合理修建圈舍。樓臺距糞便池底1.2~1.6m,只要便于清理糞便就可以;高度以樓臺至棚頂檐口2.2~2.5m左右;每間圈舍的大?。汗i圈舍以可容納1頭、成年母豬以可容納3頭、商品豬以可容納8~12頭左右,懷孕母豬以可容納2~3頭、待產或哺乳母豬只容納1頭;商品豬及母豬圈舍高1.02~1.12m為宜,種公豬圈舍高1.22~1.42m為宜;圈舍門一般寬0.82m,外大門一般寬1.2m、高2m為宜,特別要注意,門必須朝外開;過道寬1.2~1.5米;合理留窗和空氣對流孔;樓臺用材選用實圓板或圓木、間距小于1厘米,每間圈舍預留1~2個對角長約20cm、寬10cm棱形排糞口、以便于清理豬糞;在便于加料的區(qū)域建造寬0.3m、高0.3m、長0.8~3m,“U”形底子結構飼槽;在預計豬排便一側分別距離圈底0.25~0.3m和0.24~0.6m安裝自動飲水器1個;糞便收集池底子要有15°左右斜坡,便于干清糞分離。
(4)科學合理修建配套設施
①尿水收集發(fā)酵池,按設計存欄數0.3~1m3/頭計算,本著堅固耐用,封閉安全的原則建造;干糞發(fā)酵室按設計存欄數0.3~0.5m2/頭計算,本著堅固耐用、便于上下車的原則建造。
②上豬臺:按照運輸車輛能安全到達,距離商品豬生產棚舍較近,便于趕運生豬的原則,就近選址,分別建高出運輸道路1m左右和1.6m左右的上豬臺二個。
③青貯設備,根據飼養(yǎng)規(guī)模來建立青貯窖。
④管理用房、飼料加工機房、飼料倉庫本著便于管理修建即可。
(1)種母豬:選擇蘇白豬、或長白豬、或建場所在地區(qū)的野豬作為公豬,與太湖豬、或榮昌豬、或建場所在地的優(yōu)良地方品種雜交的二元豬作為種母豬。
(2)種公豬:選擇杜洛克、或約克等作為終端公豬。
(3)種豬的選育要點
①從產仔率高、母性好、奶水充足,且所產仔豬無先天性疾病和先天性生理缺現、仔豬白痢等后天性疾病發(fā)病率低、成活率高的第2~5胎中選留。
②符合相對應品種體形標準,勻稱豐滿、健壯、乳頭整齊對稱、發(fā)育良好,健康無病。
③斷奶初選,2~3月齡初定,性成熟后選定。對不符合留作種用的及時淘汰。
④按照種畜免疫程序及時做好疫病免疫防注射和免疫抗體水平監(jiān)測。
(1)種公豬、種母豬按照當代規(guī)模養(yǎng)殖場的常規(guī)技術規(guī)范標準,加強飼養(yǎng)管理,保證產仔率,仔豬成活率。
(2)強化原生態(tài)商品豬的飼養(yǎng)管理
①適時轉圈分群:本著一窩一個放牧群的原則,適時轉圈分群,對不同一窩仔豬合群的,要采取晚上合群,合群前將高度白酒噴霧在仔豬身上、或合群前三天把要合群豬的尿液混合消毒藥后,每日噴于豬身上;轉圈合群到新圈舍,注意防寒保暖和應急反應的處理。
②野外生活能力訓導:仔豬斷奶后,逐步將自由采食轉變?yōu)槎〞r定量飼喂,逐步減少飼喂次數,實現從自由采食→一日多次→一日三次→一日二次的標準;同時要結合豬群的健康狀況和天氣情況,豬群健康情況良好放牧、晴天放牧、寒冷季節(jié)中午牧,高熱季節(jié)早晚放牧、先短后長的原則,逐步培養(yǎng)仔豬野外放牧適應能力。
③進入正常放牧階段后,飼料早上少而精三層饑餓,中午不宜喂量太多,留一層饑,晚上吃好吃飽的原則,合同投喂飼料;同時在投喂飼料時要仔細觀察豬群的健康狀況。
④每日定時打掃衛(wèi)生,定期驅蟲,定期消毒;及時隔離病豬、及時診治,對病死豬及時無害化處置。
(1)嚴把好引種關:不從疫點、疫區(qū)引種和調進仔豬,不從無《種畜生產許可證》《無動物防設合格證》的場引種,不從有地方性疾病多發(fā)的地區(qū)引種和調進仔豬。
(2)因病設防,科學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嚴格按照程序做好預防注射。
(3)遵守防疫制度,嚴防飼養(yǎng)人員和管理人員人為帶進疫病,謝絕非本場人員進入,防止杜絕其他動物進入養(yǎng)殖場。
(4)科學合理使用治療藥品,嚴禁使用人藥、禁用藥品和飼料添加劑,最好選用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