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鳳,劉宇丹,段 云
(川北醫(yī)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7)
醫(yī)學統計學是醫(yī)學院校各專業(yè)本科生的基礎課程,對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們在前期研究中發(fā)現我校醫(yī)學生對該課程教學內容的掌握和應用不夠理想[1],但我校學生學習動力較強[2],由此我們考慮可能是醫(yī)學統計學授課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不足造成的,但具體是哪些方面的不足還有待探討。作為授課教師,課堂教學是其傳授知識的主要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效果評價可以為其提高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依據。作為一所有60多年辦學歷史的西部醫(yī)學院校,教學一直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為了找出醫(yī)學統計學教學中授課教師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提高教學質量,我們于近期開展了醫(yī)學統計學教學效果評價,現報告如下。
以我校大三醫(yī)學生為研究對象。按學校教學安排,每年9~12月我校大三學生要完成醫(yī)學統計學課程學習。在醫(yī)學統計學教學中,我們采用經過改進的“大學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問卷(學生用)”(students’evalua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SEEQ)[3~5],對 4個班共480名大三學生進行問卷調查。SEEQ問卷包含32個項目,分屬于7個維度(因素):學習價值感(F1)、教學熱情與組織清晰性(F2)、群體互動(F3)、人際和諧(F4)、知識寬度(F5)、教學管理(F6)、功課量及難度(F7),其中第一個因素——學習價值感為結果,其余6個因素為原因,構成二階因果關系完整模型。采用5點量表式計分,得分越高,表示評價越高。該問卷是目前對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工具中應用最為廣泛、全面和科學的問卷,其維度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適用性得到了跨文化的證明,具有較高的信度。調查采用課后當場發(fā)卷、當場評估、當場回收的方式進行,共發(fā)放問卷480份,收回有效問卷446份。
由EpiData 3.1錄入數據,采用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教師SEEQ問卷各項目或維度得分用(±s)表示,采用t檢驗分析學生性別、專業(yè)對教師SEEQ問卷各維度得分的影響。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我校醫(yī)學統計學授課教師SEEQ問卷各項目得分情況見表1。將教師32個條目得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能夠友好地對待學生(x22),精心準備課堂內容并解釋詳盡(x16),熱衷于教授該課程(x27),講授思路清晰(x28),教學中能比較各種理論或方法的含義(x23)。說明該授課教師關愛學生、備課及授課認真、講解清晰,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學習。
排在后5位的是作業(yè)量適中(x32),辦公時間內或課后教師與學生有充分的接觸(x5),課程的進度適中(x31),教學具有幽默感(x12),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x13)。說明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較普遍的問題是沒有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入手,教學進度較快,與學生交流不充分,同時布置的作業(yè)量較小,導致學生學習該課程較為困難。
由表2可知,7個維度中,得分最高的是教學管理維度,得分最低的是功課量及難度維度。該模型的第一個維度——學習價值感是結果,但授課教師的得分不高,處于倒數第二的位置,說明學生覺得教學效果一般。從各維度得分及排序來看,教師在教學管理、知識寬度、教學熱情與組織清晰性方面做得較好,功課量及難度和群體互動方面有待改進。7個維度中,F1、F2、F3、F4、F5 維度,男生對教師的評分高于女生(P<0.05,見表 3)。不同專業(yè)學生對教師的評分在7個維度上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除第七個維度——功課量及難度外,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學生對教師前面6個維度的評分低于臨床醫(yī)學和預防醫(yī)學專業(yè)學生,見表4。
表1 醫(yī)學統計學授課教師SEEQ問卷各項目得分情況
表2 醫(yī)學統計學授課教師SEEQ問卷各維度得分情況
表3 不同性別學生SEEQ問卷各維度評分情況(±s,分)
表3 不同性別學生SEEQ問卷各維度評分情況(±s,分)
性別 F3 3.65±0.60 3.38±0.66 4.221 0.000男(n=147)女(n=299)t值P值F1 3.49±0.68 3.33±0.68 2.326 0.020 F2 3.68±0.58 3.51±0.63 2.650 0.008 F4 3.67±0.62 3.45±0.59 3.554 0.000 F5 3.70±0.60 3.51±0.59 3.238 0.001 F6 3.70±0.55 3.60±0.55 1.835 0.067 F7 3.27±0.69 3.23±0.52 0.517 0.606
“大學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問卷(學生用)”(SEEQ問卷)作為學生評價教學效果的經典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時它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培養(yǎng);注重師生互動,尊重學生,重視情感教育,體現了最新的教育思想[6],已在國內外被廣泛應用,有研究表明該問卷亦適用于對醫(yī)學院校教師教學效果評價[3],故本次研究采用了該問卷。醫(yī)學統計學作為醫(yī)學院校醫(yī)學專業(yè)一門必修課程,我校學生對其的掌握和應用不夠理想,找出我校醫(yī)學統計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次研究發(fā)現,我校醫(yī)學生對該課程授課教師的教學管理、知識寬度及教學熱情與組織清晰性方面較為認可,認為教師關愛學生、敬業(yè)、教學準備充分、備課及授課認真、講解清晰,但教學中也存在教學進度較快、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生交流不充分、布置的作業(yè)量較小等問題,這些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改進,以增強該課程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如通過教學改革,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教學中,利用對分易、雨課堂教學平臺讓學生充分參與,及時布置作業(yè),及時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同時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利用真實案例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表4 不同專業(yè)學生SEEQ問卷各維度評分情況(±s,分)
表4 不同專業(yè)學生SEEQ問卷各維度評分情況(±s,分)
醫(yī)學檢驗(n=86)臨床醫(yī)學(n=295)預防醫(yī)學(n=65)F值P值專業(yè) F3 2.95±0.65 F1 2.93±0.66 F2 3.00±0.57 F4 3.10±0.58 F5 3.13±0.60 F6 3.34±0.52 F7 3.25±0.43 3.46±0.673.71±0.563.58±0.603.61±0.573.65±0.553.68±0.553.28±0.62 3.63±0.513.65±0.533.64±0.583.67±0.583.80±0.543.79±0.503.08±0.55 28.474 0.000 54.657 0.000 38.529 0.000 28.831 0.000 34.886 0.000 16.216 0.000 3.306 0.038
本次研究發(fā)現,在學習價值感、教學熱情與組織清晰性、群體互動、人際和諧、知識寬度維度方面,男生對教師的評分高于女生,這與李蘭巧的研究結果[7]相似,不過,也有研究發(fā)現女生對教師的評價得分高于男生[8],可能是由于本研究中所評價課程和學生群體均與該研究不同的緣故。就本研究而言,男生在多個維度對醫(yī)學統計學授課教師的評分高于女生,可能與男女生學習方法、學習動機不同有關。因此,教師在該課程教學中應考慮男女生實際學習情況。研究發(fā)現,除F7維度外,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學生對醫(yī)學統計學授課教師的評分低于其他專業(yè)學生,這可能與其授課教師經驗不足有關。本研究中,承擔醫(yī)學檢驗專業(yè)醫(yī)學統計學授課任務的教師為青年教師,而承擔臨床醫(yī)學和預防醫(yī)學專業(yè)教學任務的教師則是有多年授課經驗的高年資教師。因此,學校需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采用觀摩課、經驗交流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同時也應在授課任務的安排上注意老教師及青年教師的合理分配。
最后需說明的是,由于本研究結論來自一所醫(yī)學院校醫(yī)學生的調查數據,這可能會影響該結論的外推性。不過,由于本研究首次較系統地探討了醫(yī)學統計學教學中授課教師存在的不足,可為其他醫(yī)學院校提高醫(yī)學統計學教學質量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