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330038)
我國的戲曲臉譜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文化韻味,在戲曲藝術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可以和觀眾交流的表現(xiàn)語言,臉譜的核心是色彩部分,借助畫在臉上的明亮的的顏色和花紋,詮釋每個人物的性格,在戲曲藝術里具有重要作用。這種圖形語言核心是采用圖形和顏色闡述抽象概念,具有象征性。選擇的臉譜是依據所裝扮的不同人物的性格決定的,與真實的相貌無關,戲曲臉譜借助明艷的色彩、優(yōu)美的構圖,流動的線條詮釋人物,展現(xiàn)了諸多個性鮮明、獨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具有濃厚的象征性。
戲曲臉譜將點、線、面有機結合孕育了具有平面化特點的藝術成果,這種平面藝術具有非常濃烈的裝飾性,不過它與單純性質的裝飾藝術有所不同。裝飾圖案并不要求方式固定,相反臉譜往往是蘊含某些獨特意義的戲曲的代表,其裝飾性深受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作用,其“形”和民俗圖案融會貫通,例如與剪紙、木板年畫等文化相互融合。依據我國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構建戲曲中人物的面部特性,核心是色彩的使用上,色彩在傳統(tǒng)文化里最具象征性。其色彩不是任意搭配的,各個顏色具有相沿成習的象征意義。例如:紅臉,代表剛正、忠勇的人物;白色臉譜,取奸詐之意;黑色臉譜,代表堅毅英勇之意;黃色寓意人物暴虐的性格;紫色代表聰慧的人物形象。這些色彩反差巨大,將色彩和線條互相融合,讓戲曲臉譜不斷變換,于簡潔里探究變換,在變換中還包含完整。因此,欣賞戲曲臉譜時可以充分感受到這種神奇的、具有深厚民族底蘊的文化瑰寶。
把臉譜中不同的顏色互相結合,觀感會有所不同。細微的顏色區(qū)別是因為顏色的屬性不同。不同的屬性體現(xiàn)在臉譜上表現(xiàn)為冷和暖的差別,比如,紅色和黃色會讓人很快想到火熱、鮮明的形象,這些讓人倍感溫暖的色彩叫做“暖色”。相反綠色、藍色很容易讓人想到植物、江河等,這些讓人稍感寒冷的色彩就是“冷色”。紫色是暖色和冷色之間的顏色,讓人感受到輕快而沉穩(wěn)的感受。另一種色彩屬性,例如黑色使人感覺沉重,而淺色會給人帶來輕快的體驗,這闡釋了顏色具有“重”和“輕”的屬性。日常生活里,人們經常把奸詐的反面人物叫做白臉,把剛烈豪放的人物形象用黑色呈現(xiàn),例如張飛,就是通過把這兩種屬性進行融合,進而詮釋人物的崇高和奸詐。因此這就是張飛等剛烈豪放的人物采用黑臉而卑劣的人物多用白臉的原因。戲曲臉譜強調裝飾性,為了讓角色和現(xiàn)實生活里的人物造型保持距離,但是又不受制于現(xiàn)實形態(tài),大膽而夸張的進行臉譜變形。對臉譜進行夸張變形是借助于日常生活里的自然形態(tài)進行夸張變化而產生的,賦予其裝飾性,寄予特定文化含義。把臉上的核心線條、顏色、構圖有機的融合到圖案里,有很多“取形”的手法,比如勾畫眉窩時就有多種類型:云紋和鳳尾眉等。變化了眉毛的原有形態(tài),變換后的圖案蘊含獨特的裝飾意義。
在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戲曲時,在運用色彩方面已獲得長足發(fā)展,其特有的美學文化為戲曲油畫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有益啟發(fā)。不一樣的民族、宗教和文化背景在使用色彩時也會有所不同,使得色彩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各具特色。在中國的藝術創(chuàng)作里,普遍強調對色彩的呈現(xiàn)和使用,尤其是獨具藝術特色的戲曲,例如臉譜和戲服,呈現(xiàn)的色彩都表現(xiàn)力極強,此外,顏色往往也預示著人物的個性和命運。臉譜的顏色包括紅、紫、銀等很多種類,既表達了傳統(tǒng)的古典韻味,也呈現(xiàn)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象征意義。進行戲曲表演時,其約定俗成的臉譜色彩闡釋了角色的性格和命運,并不是為了突出外貌。戲曲里的色彩反差極大,顏色明快,具有極高的純度和亮度,十分突出,對比強烈的色彩呈現(xiàn)在燈光璀璨的戲曲舞臺時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使人感覺千變萬化、飽含韻律感,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具有豐富的中華民族底蘊。例如關羽就是“忠勇”的典型人物,以紅臉形象示人;張飛以黑臉著妝就表達了“剛直”的性格特點;曹操的臉譜是水白色,詮釋了其“奸詐”的人物性格;藍色臉譜形容人物躁動、豪放;紫色臉譜形容人物性格隨和、沉穩(wěn);金色臉譜代表神仙等。這些顏色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獨具民族特色,正好符合人們詮釋角色性格的想法。用色時,經常會在金色、銀色中融入其他色彩,在巨大反差里具有協(xié)調的作用。因此,顏色在戲曲里占據核心地位,戲曲只有飽含色彩藝術才是具有靈魂的藝術,其表達了繪畫強烈的表現(xiàn)力,合理的色彩組合讓人們充分感受到戲曲獨特的藝術魅力和人物個性。此外,我國的民俗文化里的木板年畫、剪紙等藝術品同樣大量地引用了戲曲文化里黑、紅等對比明顯、純度很高的色彩。紅得鮮艷,綠得嬌嫩,白得純凈,闡釋了我國傳統(tǒng)戲曲文化里高純度的使用顏色,使用顏色追求強烈反差的藝術效果。戲曲文化里反差巨大、明艷輕快、多姿多彩的顏色屬性,很大程度上是受我國的歷史傳統(tǒng)和審美理念的作用,人們對色彩的本能感受也具有重要作用。進行油畫創(chuàng)作時,色彩呈現(xiàn)具有視覺傳達的作用。
我國的戲曲文化里的戲服造型對花紋、樣式和裝點格調十分重視,其服務于戲曲的不同人物,與角色的性格特點和地位緊密相關,而且最能展現(xiàn)的地方就是戲曲的服裝造型,它的顏色明亮突出,其視覺效果非常強烈。經過一代代的戲曲藝術家的長期努力,把歷史上比較流行的歌舞服裝造型與自身的服裝屬性融會貫通,孕育了別具一格的精致的樣式,而且做工也十分精致。借助恰當的升華、夸張的藝術手法進而誕生了全套獨具魅力的審美方式,對戲曲人物的塑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傳統(tǒng)戲曲的服飾造型伴隨時代的洪流不斷發(fā)展,距今其藝術呈現(xiàn)形式也已經比較完整,不但形式多種多樣,其精致細膩的圖案也非??季?。既組成了我國傳統(tǒng)戲曲文化的核心部分,而且其本身就是一種十分寶貴的民俗珍品。戲曲服裝的花紋蘊含了深厚的藝術性,具有強烈的美感。傳統(tǒng)戲曲文化里的人物,例如生、旦等面部著妝都十分突出裝飾性,其造型簡單但是飽含豐富的文化韻味。
觀察西方藝術家們的藝術珍品,可以發(fā)現(xiàn)里姆特油畫里的人物很好地表達了我國戲曲文化里服裝和妝容的藝術元素,經常把戲曲中的角色當作油畫的背景。他學習了我國很多的民俗年畫,包括我國的木板彩印。其油畫里蘊含我國戲曲里生、旦等人物的造型屬性,而且富含我國民俗繪畫所具有的裝飾趣味。例如《舞蹈家》這幅作品用我國人物作為背景,有拱手作揖、腰配寶劍、英姿颯爽的將軍,有婀娜多姿手持宮燈的宮女,有意氣風發(fā)裝備武器的武士,都給這幅畫暈染了神秘而獨具魅力的格調,和畫里的核心人物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反差。在此背景下,將人們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繪畫作品里的核心人物里,既體現(xiàn)了主體人物,又渲染了變幻無常的意境。他的代表作之一的《弗雷德里卡-瑪利亞肖像》,這幅作品場景熱鬧,在核心人物的身后有我國的古代人物造型,這些戲曲人物佩戴各種兵器,動作造型各不相同,有的舉大刀,有的耍花槍,這幾個人物將背景填據的幾乎不留空白,視覺效果十分強烈。再比如《阿黛爾布洛赫鮑爾》,此作品運用明黃、桃紅等色彩,都是借鑒的中國年畫里獨具特色的色彩。運用象征性的方法,闡釋了戲曲文化里表達浪漫情懷的感情色彩。作品里的人物運用了重彩與線描的藝術手法,把漩渦紋圖形當作背景襯托作品里的人物,具有濃厚的裝飾性。而且漩渦紋圖形其富含濃厚的寫意性,在飽含靈動性的線條里,使人充分感受到作品流漏的令人沉醉的美好意境。
我國的戲曲文化里的“戲”字,就包括動作的意思,戲曲文化里的動作來源于日常生活,借助連續(xù)的動作塑造角色的性格特點,闡釋經典的角色形象。要想使戲曲動作趨于真實性和美觀性,需要將手,服,身,法和步融會貫通,讓所有戲曲動作的程式蘊含簡潔輕快的韻律感。因為藝術表達方式的不同,戲曲所表現(xiàn)出來的形體動作表現(xiàn)性非常突出,獨具特色,但是對于心理動作,就要求表現(xiàn)和感受相結合,使其既有突出的形式感又飽含真實感?!把荨痹趹蚯姓紦匾匚唬覈鴤鹘y(tǒng)的戲曲表演方式里最基礎的就是程式。在戲曲表演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戲曲具有較為固定的、凝練的動作表達語言,在不同環(huán)境和感情下都可以進行規(guī)范性的呈現(xiàn),主要是因為其獨具特色的表情和動作。且表情動作的核心是“表意”,把表情動作與表意動作互相融合,可以有效塑造人物個性,讓它程式化,互相融合,運用表意動作促進情節(jié)發(fā)展、并將感情與表意動作融合,舞蹈化的表達人物的內心感情。
戲曲動作,例如“左右云手”,雖然并不能說明人物的“目的”,但是酣暢淋漓的表現(xiàn)了武將豪放、堅毅的性格,使得動作程式更加規(guī)范、完整、美觀。戲曲表演強調虛擬性,要想讓人們充分理解,戲曲動作要具有夸張性,使其具有鮮明性、感染性。概括性也是戲曲程式的屬性,舞蹈動作往往選擇最具代表性的動作,將復雜的程式剔除,升華出簡潔靈巧的動作語言。把戲曲程式和舞蹈動作有機融合,還要表現(xiàn)本身的人物特性,使戲曲動作更具典型性且意義深遠。當戲曲逐漸形成時,戲曲于生活內容和細節(jié)上的呈現(xiàn)遠比舞蹈復雜,與舞蹈動作不同,為了更好的表演戲曲人物、闡釋情節(jié),藝術大師必須創(chuàng)作豐富多彩的表演動作。我國戲曲的發(fā)展,始終是綜合的文化,將歌舞說唱揉為一體,借助動作將氣度呈現(xiàn)出來,并始終圍繞塑造人物這一核心目的進行。
雖然戲曲的鼎盛時期已經逝去,但這并不是戲曲的終結,反而戲曲的生命力依然強盛。我國的戲曲油畫是隨著戲曲的進步而發(fā)展的,并且伴隨著油畫的技法材料的發(fā)展而不斷進步。戲曲油畫的發(fā)展既體現(xiàn)在構圖、顏色等技法上,還體現(xiàn)在繪畫的觀念性上。要想使戲曲油畫得到長足發(fā)展,就應該有借助視覺符號推翻傳統(tǒng)視覺規(guī)范的創(chuàng)新思想,才能使油畫面貌豐富多彩。技藝高超的畫家,不斷研究的是獨具特色的語言符號,應當具有開放性的思維和創(chuàng)作理念。
[1]徐杰舜.《漢民族歷史和文化新探》.廣西人民出版社,1985:174.
[2]王國維.《戲曲考源》.王國維戲劇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3]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P36,中國戲劇出版社,1957.
[4]陳立銜.《戲曲動作散論》.《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8(5):51.
[5]倪貽德.藝苑交游記,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6年06月第l版,第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