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聞?wù)?/p>
斯人以方言,喋喋不休地打開了一種背景:
像滬上,像越人,像巴楚之地
像我姑姑腔調(diào)里的三個修辭:
紹興,嵊泗,杭州
確乎很有來歷,在糾紛與統(tǒng)一里:
好像吳越之爭,楚越往事
在列車上,負重地舉起樂觀主義甚于
樂觀主義地肩負著一種責任
速度像箭,心靈如困獸
但有時
又像有所前進,有所突破
終于在下車時,解放了一個城市
但也不那么長驅(qū)直入,依然
有許多停頓,遲疑
有許多期期艾艾
但是無損于現(xiàn)狀:客觀上
解放已成定局。只是
熱風一半郁悶甚于一半涼爽,車站的電子屏幕上
更是驕陽似火,水花沸騰甚于清幽
輝煌無疑,旅客們都帶著一臉光芒
而南方人對著南方,既熟悉又惆悵,復親切地
云:真曬啊。
我來到宜昌時,楚辭已灑滿江河
鋼琴已奏響全城
而我終于破水而入
在一艘漁舟的倒影里,向人炫耀我金黃的魚鱗
王子不在,我就追美人陳娟
從星光大道從天而降的陳娟坐在漁船上
無人問津
不用說,詩人們都緊抱著自己,好像自己
就是一種美人
但陳娟終于被宜昌的導游姑娘發(fā)現(xiàn)
導游姑娘是一種小山雀,能自言自語讓人打十里桃花盹
卻也是一種超凡脫俗的百靈,
百靈撲閃著一對小翅膀說:陳娟老師,我們來唱《六口茶》
娟子道:喝你一口茶呀問你一句話,
你的那個姐姐在家不在家?
雄聲的陳娟在亞熱帶的宜昌就像夏日雨季中發(fā)出的悶雷
雌聲的陳娟與伊人之熱帶花裙子,卻讓人以為
是長江穿著宜昌的歷史與九月的驕陽
陳娟對我來說不啻是一個謎
除了唱歌,她默不作聲。
她躲在她的太陽鏡后面,躲在她的花陽傘后面
躲在一群本土婦女里,甚至躲在青林寺謎語村
一個同樣穿著花裙子的害羞的小媳婦后面
仿佛是深入淺出
仿佛是一首民謠本來的出處
在嫘祖廟,導游特別瘦小
不像嫘祖的女兒
倒像一個細細的啞鈴
說起話來卻像一位數(shù)學老師
因此整體來說,她是這座廟里一根細細的
不銹鋼針,一個眼色和一個嗓音都在
不時地,發(fā)射不銹鋼的亮光
在這青苔與芳草染綠了石階之地,
在這古樹灑了許多清風之地
她的說詞真是了無風情
她說:黃帝的夫人嫘祖……
我說“不是妹妹嗎?”
——《畫史會要》說:舜之妹曰嫘
導游針不屑地向我投來一束不銹鋼亮光
接著把不銹鋼調(diào)整到常規(guī)亮度云:是夫人……
夫人就夫人,進了廟內(nèi),我大聲曰:
母親,我們來了!
我看看導游針——她依然保持著不銹鋼的姿態(tài)
不像嫘祖的女兒
不過,卻很整潔
——仿佛要把蒼松、翠柏與古廟梳理
成一絲不茍的歷史
他是一位杰出的詩人
人至中年而依然保持一種艷遇的姿勢
令別的中年幾乎感動得流涕
——生命力啊優(yōu)美而野性的生命力!
那是大多數(shù)中年漸漸喪失的
他越發(fā)出落得清俊、美貌
只是歲月十分客觀地為之加上了一副倦容
乃至贏弱與蒼白——但又像天然的憂郁
他從前也是憂郁的,只是黑膚色讓人感覺稍微邋遢
以致掩蓋了憂郁,只留下詩才
他如今坐在宜昌桃花嶺酒店的酒吧里
很像某位IT——你得原諒我們這個時代
詩人不太記得詩人,人們都生活在網(wǎng)上
眼中只見過百度、騰訊或搜狐的領(lǐng)袖們
你得原諒我們——這么淺薄之至
而他是一位優(yōu)秀的主編
頭發(fā)很少數(shù)民族
但越到中年,整個人體景觀就越接近漢族
聲調(diào)那么客觀,我很遙遠地跟他打招呼
我們始終遙遠地跟他打招呼
就像他是一本必要之書
必須放在書架上——不管他當下正站在酒店的大廳
還是面朝大海:揭示海子般的靈魂
他都只能在一種書架的空間形式里存在
酒店的大廳是一個很好的書架
我愿意把人們?nèi)齼蓛傻仉s亂無序地
始終擺在那里
就擺在那里,只看一個書名
據(jù)說君玥英年早逝
留下一座很大的酒店:君玥
這就開始了矛盾的序幕
——酒店天天擺開盛大的筵席
又像慶祝死亡,又像感恩老板無私的饋贈
生死之間總是深刻的——我可以看出酒店的廚師們
都肩負著重大責任,即便準備自助餐
也務(wù)必做到藝術(shù),而不是:單純量化或雜燴
連剁椒魚頭,都疊得紋絲不亂
像放在大人案頭的書籍
令人不敢亂動
藝術(shù)令人不肯多吃,唯恐吃掉了那至高無上的美
唯恐草率地吃掉了長江的一句重要的指示
吃掉了宜昌的規(guī)劃,吃掉了
詩歌與音樂中,或三峽大壩上那行神圣的期待
但我還是吃下許多美色
——我的盤子中總是色彩分明
金色、白色、綠色加一抹荔枝紅
我的胃總是在看,鑒賞和測量
好像它的使命不是吞噬,而是漫游
——好像在等待燈火闌珊
好像有個伊人,穿著明黃的裙子
好像一定會遇到
桃花嶺酒店并無桃花
如果你從三月看過來,這里也許
會有——我弄不清這些古樹的精神
但是顯然,它們很樂意代表桃花開花
這里的魚,也很喜歡在桃花的影子里
游來游去,或者發(fā)呆
現(xiàn)在的桃花嶺,當然一片翠綠
適合一名詩人在桃花林里奔跑、呼嘯
沒有人打擾,當然是一片世外桃源
這里接待過許多國家的總理或總統(tǒng)
卻顯然沒有政治的線條與筆勢
正如桃花嶺在九月確鑿無疑
沒有一朵正式的桃花
桃花嶺沒有桃花是一種超越
而非虛擬
正如桃花嶺的菜式不動聲色
卻是一種豐富的語文
譬如——薄薄的蕎麥皮子包的核桃形果子
直觀是蕎麥饅頭
之核桃版——地地道道的中國粗糧
咬下去,卻流光溢彩
——香甜婉轉(zhuǎn)的奶油與核桃肉
很像一種中文的謀略
在宜昌行程的最后一天
這個甜蜜卻低調(diào)的句號
簡直令人無法忘懷
相比之下,宜都的城市規(guī)劃館
似乎更具有詩人風度
壁上凹凸有致的圖片
與其他城市的平面圖解、說明書和地圖的態(tài)度
有所不同:不是市政式的和學究式的
而是森林式的:有撲面而來的樹葉的芳香
和江河流暢的弧度,有鳴叫,以及飛翔
這里很有秩序:從人類起源,到革命者,再到現(xiàn)代
一條令人尊敬的思路:
沒有歷史,就沒有當下和未來的輝煌
似乎更是一位雕塑家的手筆
時尚、人文、科技、實業(yè)、自然景觀
健身游戲一體化、4D播映室
如琢如磨,如斐君子
十數(shù)種“全國之最”的榮譽稱號
以紅色箱體設(shè)計的牌匾依次列陣
雕塑家不是雕塑偉人
而是以精微的技藝塑造偉大
此處沒有抽象的未來
但有一位藝術(shù)家的胸有成竹
有天然的畫者、舞者與歌者的風韻
這當然是一種巴楚風韻
當然與兩千多年前的楚國有關(guān)
與三峽有關(guān),與長江的流向有關(guān)
長江流向北京,流向上海
流向新絲綢之路
長江既是源頭,又是探索和未來
長江上有許多橋,但橫跨主流第一橋卻在楚地
一切都有來由,飛翔也是有來由的
屈原祠除了屈原
可以不再有其他
所以進了屈原祠,并無屈原的雕像
屈原本人就在其中。
并無蘭桂披離蔦蘿馥郁
并無美人美玉曲水流觴
屈原祠幾乎不表現(xiàn)什么想象力
因為一切已在楚辭中淋漓盡致
屈原祠只有一部《楚辭》
波瀾浩蕩,絢麗無雙
但我很擔心在無人處再見屈原
不知他是否還在揮淚問天
不知他是否會指劍問向我
不知他是否再投一次汨羅江
我堅持詩者可以在詩中鑄劍
可以紅泥小火爐煮酒
可以鞠躬盡瘁地完成詩稿
之后在山水中獨自漫步
書院固然有許多書,卻也可以寥寥無幾
書院的書大多已灑落在巴楚大地
《鄰蘇園藏書目錄》深鎖柜中,無法打開
《水經(jīng)注疏補》深鎖柜中,無法打開
書院是一本秘笈
可由于秘密,而讓人如魚得水
不必埋頭書本,但在竹林芭蕉中悠游
不必撫摸雕花的門戶與走廊,古色古香的桌椅
但在竹林芭蕉中悠游
清江水嘯然流向長江,但流經(jīng)書院時
卻是永恒的冰種翡翠:滌盡塵埃,濾盡九月余暑
若在夜晚,就著書院的燈籠
則恰好是綠袖添香,秉燭夜游
大學者鄰蘇先生已不在
卻有雍容的女眷忽然出現(xiàn)在竹林
愿為路人拍照
好像徐悲鴻的妻子,生死皆為丈夫事業(yè)
好像竹林清江,生生死死嫁于不凡
不肯輕就庸常人世
但清江終歸流向長江,因此而有母親河的風度
因此而使長江——更有一種淵博的景觀
——一種雄才大略的必然風姿
(選自《黃河詩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