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重慶市南岸區(qū)川益小學 明曉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鄙斫讨赜谘詡鳎鳛橐幻處?,不僅要做到“學高為師”,更要做到“身正為范”。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老師的聲望,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布魯納曾說:“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生活的模范?!痹诂F(xiàn)實生活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要求學生字跡工整,教師就不能字跡潦草;要求學生講誠信,教師就應該做到言而有信;要求學生談吐文雅,教師就應該做到談吐文雅;要求學生節(jié)約糧食,教師就不能浪費糧食;只有教師言行一致,以身作則,才能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樹立教師的聲望,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在班級里,我要求學生要節(jié)約糧食,午餐盡量做好“光盤”,適當少量的飯菜可以倒。有一次,由于身體不舒服,添的飯菜吃不完,我又不想讓孩子們看到老師在浪費糧食,于是我把沒有吃完的飯菜,倒到了隔壁班的飯桶中。我以為我做得天衣無縫,可是幾天過后,班上管倒飯的同學告訴我,班上有幾個男生把吃不完的剩飯倒到隔壁班去,我找到幾個倒飯的男生問他們怎么回事,一個男生小聲的嘀咕道,我上次看到老師您也在隔壁班倒飯,我頓時語塞了。最后鼓起勇氣在孩子們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保證我將和他們一起做到不浪費糧食,接受管理倒飯的同學的監(jiān)督。從此以后,班上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有了很好的遏制。此時我真正明白了“身不正,雖令不從”的含義。
我接任五年級的時候,班上的課堂紀律不是很好,尤其是午間管理,學生們總是無所事事,交頭接耳,左顧右盼的講話,所以午管一直是我很頭疼的問題。我一直呼吁孩子們多閱讀,可是收效甚微。直到有一天午管,改完作業(yè)沒有事,我就拿起最近一直在看的《明朝那些事兒》津津有味的看起來,下課后有同學問我,明老師你很喜歡看書嗎?我點了點頭,隨口說了幾點看書的好處,孩子接著說老師你能不能給我推薦幾本書看,我看你看書很投入,一定是一本很棒的書吧。于是我就根據該同學的興趣愛好,推薦了幾本沈石溪的動物小說。這件事過后,我每天午管都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帶上我自己喜歡的書籍,安安靜靜的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過幾天又有幾個同學讓我推薦書,甚至要求借我看的書,他們認為老師的書肯定很精彩,所以老師才會看得如醉如癡,我就不斷的給孩子推薦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之后的午管,孩子們習慣性的拿出課外書籍閱讀,就這樣自習課上不僅靜了下來,還成了一道不言而美的風景:“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坐著,什么都不說,一切就是那么美好?!?/p>
學生敬佩教師,不僅僅是敬佩他所擁有的知識、學問,更敬佩的是教師的品行、修養(yǎng),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楷模作用,是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理解和感悟,是對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的奉獻精神。人們常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想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教師的言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