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階段的生物學科可對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生命意識進行培養(yǎng),故對于教師而言,需盡可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在此,教師可嘗試將多種教學模式應用其中,以此使學生對該學科有一個深入、全面的了解。基于此,文章對中學生物課堂高效教學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生物學科;高效課堂;新課程改革;細胞有絲分裂;多媒體技術
一、 前言
構建出高效中學生物教學課堂,是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標準下每個教師所追尋的首要目標。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結合課程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該學科的探索熱情,從而不斷提升其生物綜合素養(yǎng)。
二、 中學生物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首先,在當前的中學生物教學課堂中,常以教師口述為主,學生的學習過程十分被動,很少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在長時間的死記硬背教學模式下,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逐漸消失殆盡。課上,常無法主動、積極的配合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活動,如此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效果差的問題。
其次,目前,很多中學生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科問題,如過分重視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而忽視了對生物、化學等副科的學習。院校的課程設置也存在較大缺陷,如常將生物課、化學課等挪用給主科。在此情況下,學生對生物學科的重視程度逐漸降低,課堂學習中常敷衍了事,且教師的重視程度也比較低。
最后,教學評價模式單一也是當前的中學生物教學中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不管是課堂評價還是期末評價,教師均以學生的實際成績?yōu)橹?,很少或者基本不會關注其日常表現(xiàn)及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綜合能力。如此缺乏全面性和客觀性的評價模式,常使學生遭受嚴重打擊,進而失去了對該學科知識的探索熱情。
三、 中學生物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模式
1. 借助多媒體技術,精心設計教學課件
在當前的信息化社會中,多媒體技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中發(fā)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基于此,教師可將該技術引入中學生物課堂教學中,以此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教師的引導性,從而真正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和反饋機制。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實踐中。
例如,在學習“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細胞分裂的整個過程。另外,教師還可借助板畫,為學生展示細胞分裂各個階段的圖像,若現(xiàn)實條件允許,教師還可讓學生參與到繪畫過程中。由于這一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和復雜,故若僅憑教師的講解,則不僅會使學生感到鼓噪、乏味,同時還會增加其了解和記憶難度。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使整個教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尊重了其課堂主體地位,更加有助于有效性課堂的形成。
2. 組織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通過“第二課堂”的開設,不僅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更加有助于培養(yǎng)其實踐能力,發(fā)揮其無限的想象力。很多情況下,課上教學均難以滿足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且還會限制其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發(fā)揮。故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可定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從而讓學生真正的走出課堂,走入真正的大自然,以此彌補課堂教學的缺陷和不足。
中學生自控能力較差,且不喜歡受到約束和管制,長時間的課堂學習,早已使其失去興趣,甚至還會感到疲勞和力不從心。因此,在學習廢水排放、統(tǒng)計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組織學生開展一次“城市廢水調查”的實踐活動,并要求學生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上交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通過該教學模式的實施,很多學生均表現(xiàn)出異常的興奮和激動,不僅可對其寫作和語言組織能力進行培養(yǎng),同時也鍛煉了其實踐能力,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環(huán)保意識,并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懂得節(jié)約用水。另外,在開展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進行,如可成立“興趣小組”,專門研究某一生物原理,并允許其進行走訪。實踐證明,這種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更加符合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實際需求,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3.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中學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需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引導其進行自主探究。只有在公開、公正、民主的課堂氛圍中,才能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這里所說的“自主”并非放任自流,而是要在特定的范圍內實現(xiàn)開放化,如此也對教師的課堂組織和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其要逐漸從以往的知識傳授者變身引導者和組織者。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fā)考慮問題,對學生提出的新奇想法加以鼓勵和贊揚,以此拉近兩者之間的關系。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不應過多的指責和批評,而是要通過委婉的方式去告知,以免傷及學生的自尊心,如此也可讓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更加有助于和諧課堂氛圍的營造,為學生生物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中學生物教學中仍存在較多問題。為扭轉該現(xiàn)狀,要求廣大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積極引入全新的教學觀念,并要善于應用各種新技術,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針對性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如此為高效教學課堂的營造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崔巖.新課程下提高中學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7):68-69.
[2]尹明華.CBL教學模式及其在中學生物教學論中的應用研究[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14,31(3):89-93.
作者簡介:許磊,陜西省西安市,西安侯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