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萍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教學也提到新的高度,尤其在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的步伐中,小學語文教學一改傳統(tǒng)的教學任務,轉而利用情境教學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由此,新的教學方法成為課堂常使用的教學法則,極大增強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古詩教學;基本方法
新時期教育改革將教育制度和方法提到了新的高度。新教學制度必然推進新的教學方法的出現(xiàn)。因此,促使老師們開始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一改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試圖尋找有利于小學生的教育手段。而就小學語文來說,作為小學主課程之一,古詩詞向來都是小學教學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情境教學法的使用通過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完美契合,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古詩詞理解能力,使小學古詩詞教學變得由難到簡。
1情景教學法基本含義
所謂的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的引導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題的生動具體場景,引起學生廣泛興趣和態(tài)度認知,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某一課題,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方法。該方法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當中。常通過語言描述、詩歌朗誦、游戲、音樂欣賞等方式表現(xiàn)出來。比如老師在講解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一詩中由幾名同學分別扮演作者、少童,進行情景再現(xiàn),這可以說是對情境教學法的一種再現(xiàn)表達。
2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應用情景教學法的意義
2.1提升學生綜合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熱情
通過對小學語文古詩詞采用情境教學法,以直觀性感性化的方式,吸引學生眼球,以直接性取代間接性,處境生情,寄情于景,從而營造出更為逼真和直觀的畫面。進一步深刻的領會詩人詩中所描繪的情景,以及寄托的情感,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詩歌變得有聲有色、有景有意境。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詞根據(jù)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將整篇古詩詞翻譯強行塞給學生,從未真正試圖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幫助學生去探知詩人寫詩的根本目的和思想感情。再硬性塞到學生頭腦當中強制學生背誦,從而導致學生根本無法完全消化。自然使學生對古詩詞失去興趣。而采用應用情境教學法,以語言式、情景式、肢體式、聲像式等形象生動的再現(xiàn)詩文環(huán)境。比如:老師最為常用的教學手段就是通過影像資料,多媒體透視以畫面感重現(xiàn)?;蛞岳收b方式體會詩人情感寄托。這種靈活卻富有情趣的教學方式極大提高學生們的參與感和學習熱情,更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綜合能力。
2.2進一步減輕老師們的教學負擔和教學困難
古詩文詞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瑰寶,以其獨特魅力屹立于世界之東方,展現(xiàn)東方文字之美。但正是古詩詞所具有的創(chuàng)作之美,有其自己本身的韻味和內涵,小學生由于掌握的知識有限,在解讀古詩文時自然存在巨大障礙,這無疑也為老師們教學工作帶來了困擾。老師們既要讓學生們理解詩文含義,又要讓學生真正解讀詩人創(chuàng)作來源和意境,轉化學生認知思維,幫助學生彌補對古詩詞解讀上的不足。情境教學法采用多種表現(xiàn)方式,比如老師組織學生演講、現(xiàn)場表演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現(xiàn)場表演,還可以利用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與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以趣味性和知識性取代枯燥和乏味,以形象化取代抽象化,以簡單取代深奧。真正實現(xiàn)學生與老師有機結合雙向互動,根本上進一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和教學困難,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課堂效率。
3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具體策略
3.1實現(xiàn)情境教學法多樣化,實現(xiàn)教學方法多樣化
情景教學法主要通過生活展現(xiàn)情景、實物演示、圖畫再現(xiàn)、音樂渲染、語言描述等方式幫助學生解讀小學語文古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對小學生有很大的幫助,但教師在使用過程中并沒有將情境教學法有效利用,而是過于基于單鏈式使用,未曾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綜合實用。由此來看,情境教學法使用過程中需要教師采用多樣化方式,實現(xiàn)多元化教學。
3.2解讀古詩先要營造意境
文字含義及意境的使用是中國古詩詞表達和展示的獨特之處。而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首先從字面中幫助學生解讀詩句,卻忽略詩文本身內在意境和深刻含義。比如在對孟浩然《春曉》一詩的解讀中,傳統(tǒng)教學手段只是枯燥乏味的展現(xiàn)詩文意思,而在情境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夜雨風聲的環(huán)境,再由同學們運用表演展現(xiàn)作者聞鳥啼聲,試問花落知多少的窘迫心情,老師對情景進行敘述,對學生表演進行指導,并要求學生表達自我體會,進而實現(xiàn)深入解讀。
3.3解讀古詩重點抓出意象
意象一詞是將客觀形象與主觀心靈合成的且具有某種意蘊和情調之物。而是各種意象的使用是較為常見的方式,比如提及月亮,人們便會想到思鄉(xiāng)之情,提及柳便會想到依依送別之情,提及紅葉便會想到楓葉,男女純美的愛情。意象描述也是解讀古詩文所要突破的重點。通過對意象與詩文意境的完美契合,從整體中完美展現(xiàn)古詩文魅力。比如《靜夜思》一課中,教師首先要立足靜夜這個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特定環(huán)境,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影音技術,通過圖片、視頻等資料向學生展示月夜寧靜,一人漂泊在外,面對月圓之夜,卻難以與家人團圓,心中的苦悶與思念涌上心頭。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月與夜這兩個意象展開深入解讀,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直觀方法,使學生感知詩人的孤獨與凄清,學生就已經(jīng)對這首古詩有了深刻的理解。
4結束語
情境教學法是對現(xiàn)代教育體制改革必然產(chǎn)物,是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延伸。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緊跟情境教學法步伐,將情境教學法引入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進而促進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課堂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祁微.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7):98.
[2]楊麗娟.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25):201.
[3]楊迎東.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