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梅
4月11日,國民黨中常會正式提名侯友宜為新北市長候選人;4月25日,民進黨召開中執(zhí)會,征召提名擔任過七年的臺北縣(新北市前身)縣長的蘇貞昌參選新北市長。至此,新北市長選情逐漸明朗,藍營“最高人氣”侯友宜對決“綠營天王”蘇貞昌,加上新北市對藍綠來說都有不能輸的壓力,讓年底的新北市長選戰(zhàn)成為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的指標性戰(zhàn)役。
在柯文哲在臺北市連任較為有望的格局之下,新北市選情成為左右此次“九合一”選舉的最關鍵戰(zhàn)役。如果國民黨守住了在“六都”中唯一還執(zhí)政的新北市,就算國民黨在其他縣市有輸有贏,至少能穩(wěn)住基本陣腳;但如果國民黨輸了新北市,則不僅關系到朱立倫與吳敦義的政治生命,而且攸關國民黨的興衰與未來發(fā)展。
一是民進黨在臺北市與柯文哲陷入混戰(zhàn),新北市重要性上升。藍綠都將“雙北市”視為重中之重,在不讓國民黨重返執(zhí)政的最高戰(zhàn)略目標指導下,蔡英文原本希望在臺北市繼續(xù)禮讓柯文哲,但由于基層反對聲浪過大,民進黨“選對會”決定自提人選參加臺北市長選舉。不過目前已表態(tài)參選的姚文智、呂秀蓮及準備脫黨參選的前臺南縣長蘇煥智,民調普遍偏低;而至于外傳的“強棒”陳菊、賴清德等都無意跳入這注定“敬陪末座”的選局。因此,在白(柯)、藍、綠三方對決下,如果民進黨在臺北市選輸,要黨中央負責的聲浪也不會太大。但新北市不同,新北的勝負民進黨須負全責,因此新北就成為考驗民進黨實力的關鍵戰(zhàn)役。而對于國民黨來說,新北市是國民黨目前在“六都”中僅保有的執(zhí)政市,是國民黨固守的最首要目標,如果失去新北市,國民黨此次選戰(zhàn)將被視為大敗,等于宣告國民黨加速走向泡沫化。
二是藍綠都派出“選舉領頭羊”式人物,讓新北市成為“超級戰(zhàn)區(qū)”。民進黨推出“天王級”的蘇貞昌,以蘇貞昌在新北的人脈和選舉爆發(fā)力,就算未必勝選,也將造成“外溢”效果。而國民黨這邊,過去地方選舉都是以臺北市長參選人扮演全臺選戰(zhàn)的“母雞”角色,但此次國民黨的臺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人氣較弱。因此,“母雞”角色顯然落在了初選民調亮眼的侯友宜身上?!昂钣岩诵蹦壳耙延型庖幺E象,不少黨籍少壯派的臺北市議員參選人,乃至高雄市議員參選人都爭取和侯友宜同臺、同框。尤其是如果侯友宜在新北市和綠營天王的對決中能順利勝出,無論對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還是提振藍營軍心,都有極大意義。
三是新北市成為全臺最大票倉,選情牽動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新北市有400萬人口,是全臺最大票倉,拿下新北市,絕非只是取得單一縣市的勝利,它對于兩年之后的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也將有關鍵影響。對國民黨來說,在民進黨執(zhí)政不得民心的情況下,如果再輸掉新北市,那就不僅是“雪上加霜”可以形容了。更進一步看,新北市長人選將牽動2020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的形勢。假如侯友宜勝選,當然會增加朱立倫再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位置的底氣;反之,將會對吳敦義、朱立倫的政治發(fā)展帶來重大沖擊。在此困局之下,國民黨權力結構必將重組,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政治勢力倒向民進黨。而在民進黨方面,蘇貞昌是能穩(wěn)住大盤還是會“一瀉千里”,也不是蘇一人的榮辱。如果民進黨能拿下新北市,這對于民進黨2020的“政權保衛(wèi)戰(zhàn)”絕對是“如虎添翼”。而如果民進黨在新北市大輸,不僅蔡英文很可能將被要求辭掉黨主席職務,還會危及其2020民進黨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候選人的資格。因此,蔡英文把新北市之戰(zhàn)視為其“2020個人保衛(wèi)戰(zhàn)”。
4月6日,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以大幅領先黨內其他對手的支持率,在國民黨新北市長初選中出線,確定成為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由于其超高人氣,侯友宜也成為藍軍在此次選舉中的“領頭羊”。
一是侯友宜人氣冠絕藍綠,獲勝幾率較大。作為朱立倫一路栽培的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有很大在任資源優(yōu)勢,且侯屬于典型的技術性官僚,政務層面獲得新北市民的高度認可。新北市并非藍大于綠的選區(qū),侯友宜能在多項民調中大贏民進黨的政治明星,其實是藍綠通吃的結果。對選民來說,侯“是藍是綠”并非第一考慮,重點是他在基層耕耘八年多,成績有目共睹。侯的高人氣,對新北市議員選情已產生“母雞帶小雞”的加持效果,更具有“外溢效應”,包括新北、臺北市,甚至連綠營大本營的高雄市,都有市議員參選人高掛與侯“同框”的廣告牌,盼在藍營新天王人氣加持下,同獲選民青睞。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各類民調數據顯示,不管是在藍營內部,還是在與綠營各種假想人選、甚至“天王級”人物對決時,侯的民調都為最高,從沒輸過。據5月1日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最新民調,如果侯友宜與蘇貞昌對決,新北市民有50.6%會投給侯友宜,27.1%支持蘇貞昌,兩人差距達23.5個百分點。同日的《聯合報》民調顯示,侯友宜以45%支持度領先蘇貞昌的26%。
由于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已于5月2日出爐,侯友宜表示,近期會和丁守中聯系,以討論出共同政見。國民黨目前已經定調,雙城選戰(zhàn)將“聯合出擊,相互拉抬”。相比于民進黨長時間在臺北市就自推人選與禮讓柯文哲之間苦苦掙扎,侯友宜能與丁守中“雙北共生共榮”,顯然搶得先機。
二是侯友宜對決蘇貞昌不能掉以輕心。其一,侯友宜順利贏得初選后,如何消弭初選裂痕、消除黨內雜音是其必修課。5月5日侯友宜與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新北市長朱立倫、新北市議長蔣根煌聯袂拜會初選時的黨內對手、前臺北縣長周錫瑋,雙方都表達所謂團結一致的意思,但是否能真正實現仍需觀察。侯友宜從初選開始就不斷面臨黨內“正藍”質疑,面對“319槍擊案”“陳水扁拔擢三級跳”等責問,侯能否讓深藍支持者買賬也令人憂心。其二,蘇貞昌在當“行政院長”時,侯友宜是“警政署長”,一個“署長”對決“院長”,侯會有較大心理壓力。其三,侯友宜缺乏選戰(zhàn)經驗是其致命傷。侯擔任“警政署長”時期的經歷,如處理“鄭南榮事件”的方式,很容易成為民進黨攻擊的箭靶。選戰(zhàn)一旦開打,民進黨會動用一切資源對侯進行攻擊與抹黑。侯此前從未參與過選舉,在擅長選舉操作的民進黨面前,侯的競選團隊將面臨極大考驗。
人氣超高的侯友宜出線,促使蔡英文親自出馬勸退吳秉叡等民調始終起不來的黨內中生代,請出與自己有心結的“天王級”人物蘇貞昌披掛再戰(zhàn),這既表明蔡英文對新北市求勝心切,也說明蘇貞昌的政治實力不可輕視。
一是蘇貞昌并非毫無勝算。其一,新北市的基本盤是綠稍大于藍。民進黨在新北市共執(zhí)政16年,國民黨執(zhí)政13年,藍綠實力可謂不相上下,甚至已有“綠大于藍”的態(tài)勢。依據過去多次重要選舉與“未來事件交易所”及民調等推估,泛綠勢力占51.3%,泛藍占48.7%。在市議會,民進黨議員席次已超過國民黨,連續(xù)兩屆高居第一位。此外,新北市民意代表席次也是“綠大于藍”(民進黨9席+時代力量黨1席,國民黨2席)。其二,蘇貞昌擁有豐富的選舉經驗,政治實力雄厚。蘇是選舉老將,迄今共參與多達九次的各種不同類型選舉,也多次為同志輔選,政治經歷完備。此外,蘇還曾任兩屆臺北縣長(新北市前身),擁有地方人脈,作為民進黨“四大天王”之一,他在民進黨以及臺灣政壇的政治影響力不言而喻。其三,蔡英文將傾全力輔選蘇貞昌。民進黨為蘇貞昌規(guī)劃了所謂“總統級”競選總部,由選對會召集人林錫耀擔任總干事,前行政機構負責人游錫堃為榮譽主委,臺灣當局領導人幕僚機構副秘書長劉建忻、幕僚李懷仁等都入營助陣,聲勢浩大。未來蔡英文必將傾整個黨機器及“蔡辦”、行政機構全力輔選。
二是蘇貞昌面臨重重難關。其一,蘇貞昌以71歲的年紀“回鍋”,如何吸引年輕族群是一大問題。蘇貞昌如何突破“缺乏世代交替”的質疑,讓新北市青年選民接受,會是他的第一難關。其二,政治誠信深受質疑。蘇貞昌曾于2010年縣市選舉時為謀更高權位喊出“不會第三次選新北市長”,棄選新北轉戰(zhàn)臺北?,F在蘇卻食言再戰(zhàn),該如何自圓其說?其三,深澳燃煤電廠問題。民進黨當局規(guī)劃在新北市瑞芳區(qū)興建深澳燃煤電廠,這讓周邊民眾頗為擔心未來空氣污染問題,已引起北部六縣市民眾強烈反彈。是配合蔡當局電力政策還是與其切割,讓蘇貞昌陷入兩難。深澳電廠興建一事,很可能成為影響新北市選情的最大變數,也將是侯友宜陣營的主打牌之一。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