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絲
插圖/肖振鐸
歐洲媒體多年前做過一個調查,發(fā)現在世界杯期間,每場球賽的半場休息,用水量會激增,導致一些地方的水壓急劇下降。原因是球迷都習慣一邊觀賽一邊喝啤酒,會趁半場休息上廁所,當千日萬人同時撳下馬桶的沖水鍵,就匯聚成了用水的小高峰。
在啤酒制造商、經銷商和廣告商眼里,球迷一直是精準消費群體。很多廣告,場景就是在酒吧和球迷家中的電視機前移換。這種做法是有現實基礎的。世界杯、歐洲杯、奧運會都是選在炎熱的夏季開鑼,加上緊張刺激的比賽場面,都會形成熱量和水分的消耗,啤酒是最適宜承擔為球迷發(fā)放快樂任務的飲品。從現場轉播的電視鏡頭,也經??梢钥吹浆F場球迷的肚皮上,很多都掛著一個圓滾滾的“輪胎”,就是經過無數啤酒澆注的結果。
如果就這樣把啤酒和足球捆綁到一起,還缺乏一點說服力。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里說,體育本身就是一種無所事事的形式。為了消磨這一過程,人們有時會需要額外的動力,啤酒就能推動這種對立態(tài)勢的妥協。一來啤酒能夠澆滅體內的不安情緒,二是啤酒喻示著一種悠閑舒適的生活。就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銀行家安迪為獄警填寫報表避稅,所要求的獎勵是為獄友提供足夠的啤酒——啤酒是男人獲得了尊重,正在享受生活的標志。
啤酒與年代也構成神奇的組合。在冰箱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人們到了夏天,都是各自拎著暖水瓶去打散啤酒。后來香港連續(xù)劇流行,男主人公遇到挫折,經常是手拎半打啤酒到屋頂或海邊眺望遠方,獨自澆愁。那種飲若灌漏卮的畫風,與喝茶一樣,都可抵十年的塵夢。這對年輕的我們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學生時代,世界杯期間,宿舍的樓道上,幾乎每一層都會看到有因喝啤酒醉倒的人。啤酒與叛逆精神、夜市烤串、吉他搖滾……共同組合成了一個時尚圖騰。
相比起來,女性列啤酒就不是很感冒,除了端著杯子大口啜飲稍嫌粗魯,啤酒的高熱量也令不少女性心存忌憚。由此也產生了意外的效果:喝啤酒的女人更能讓男性產生美好遐想。不久前美國一場職業(yè)棒球大聯盟比賽,有女球迷在看臺上手持一杯啤酒觀戰(zhàn),一個飛來的棒球不偏不倚落入到她的啤酒杯中。女球迷端著杯子向其他觀眾示意,又在電視直播鏡頭前一飲而盡。這一舉動頓時令她獲得男球迷的愛戴,甚至有人隔空喊話“嫁給我吧”!
在球迷的世界里,還有什么比兩個人一同喝著啤酒看球不用爭遙控器的生活來得更愜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