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 要:分層次教學是20世紀初被引入我國的一項教學概念,將學生依據(jù)特征分層進行教育已經(jīng)成為了學校教育的一個主要特征。目前,分層教學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在各高校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尤為普遍。本文針對這種分層次教學的優(yōu)點進行了分析,并對其在美術特色學校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分層教學 英語課堂 美術特色學校 應用
目前我國的藝術類院校在發(fā)展上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頂峰,越來越多的學生將將藝術類專業(yè)作為自己的終身選擇,而美術特色學校也在數(shù)量上有了明顯的提升。面對這種現(xiàn)狀,應當將對美術特色學校的-英語課堂教學作為美術特色學校建設中的重點考量。因此,在美術特色學校英語課堂之中采取分層次教學將會是一種最為必要的選擇。
一、什么是分層次教學
分層次教學就是由教師對學生目前的潛力傾向、能力水平以及知識水平做出評估,并將學生依據(jù)評估結果中所顯示的水平分成水平相近的群體。教師會針對不同水平群體學生設定不同的策略,并由這種分層策略讓學生能得到更好的進步與發(fā)展。分層次教學還叫做分組教學、能力分組。[1]
二、分層次教學在美術特色學校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分層次教學具有能照顧大部分學生學習需求、提高教學教學質量等優(yōu)點。分層次教學在美術特色學校之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英語水平進行分層,可以讓教學中的統(tǒng)一性更強,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綜合上述分層次教學的特點,其在美術特色學校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如下:
1.以科學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分層
對于美術特色學校的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以科學的手段進行分層是實施分層教學的第一步。在分組時不能將某次英語考試成績作為分班標準,而是應當在分班之前進行一次摸底考試,對學生的水平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依據(jù)除摸底考試外的最近一次英語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組。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個別學生成績飄忽不定的情況,這就涉及到了分層次教學的另一個特性——流動性。也就是說,針對個別在考試中發(fā)揮失常但是實際英語水平學習較高的學生應當靈活管理,并及時留意學生在分層次教學中的表現(xiàn)。
2.對不同層次學生采用不同教學策略
分層次教學的意義就是通過分層的方式讓不同水準的學生接受到符合其英語水平的教育,并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英語成績。因此,在分層之中,應當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針對同一層次的學生所具有的不同特點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案。例如英語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就可以幫助其了解更多的實用型美術知識,讓其為日后能在美術事業(yè)中有更好的發(fā)展而努力,一些英語水平中等的學生,則可以提升他們的英語知識技能,讓他們能在英語學習中獲取更多知識積累,對于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就可以從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開始做起,先讓這些學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興趣,才能讓這些學生在未來的英語學習中有更長遠的發(fā)展。
3.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采取不同訓練方式
在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鞏固時,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層次特征以及該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那么就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訓練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能讓層次相對差一些的學生有機會得到訓練并有一定的提高。例如針對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就采取一些偏向課外知識拓展的訓練方式,針對一些學習水平稍差一些的學生則可以采取偏向語法訓練以及詞匯量積累刺眼的相關訓練,對于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則可以帶這些學生嘗試英語默寫或是英語短句背誦等訓練方式。
4.做好分層次教學中的評價工作
評價工作最能反映學生在分層次教學過程中取得的的學習成果,通過做好分層次教學的評價工作,學生可以第一時間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及時針對這些不足做出學習方法上的修正。在分層次教學的評價工作之中,應當注意的是,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應當根據(jù)學生所處層次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考察方法,通過這種考察方法得到的教學成果驗收才更有效。
5.在分層次教學中進行流動式分組
在分層次教學中,應當根據(jù)目前學生英語水平進行流動式分組,例如有些學生在最低層次中已經(jīng)積累了足夠的英語知識與英語學習興趣,就可以將這位同學提升到更高層次,讓這位同學能得到適應想法與期望的英語教學。而有的學生則由于英語水平不能跟上高等級層次的教學方式,就可以將這位同學的層次下調一個等級,讓這位同學能得到更適應自己水平與能力的教學,便于在未來的英語學習中取得更好成績。[2]
三、分層次教學在美術特色學校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案例
某美術特色學校為了響應國家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養(yǎng)人才的號召,對校內的各個學科進行了教學模式上的改革。其中,針對該校學生對英語學習沒有熱情的狀況,該校決定在英語教學上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教學模式。該校認為,針對目前學?,F(xiàn)狀,采用分層次教學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將會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對策來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有更好的英語素養(yǎng),并讓這些同學取得更好的成績。
該校先根據(jù)學生最后一次英語考試成績做出了粗略的分組,然后再組織了一次年級范圍內的英語統(tǒng)考來檢測學生的英語水平,然后根據(jù)這次統(tǒng)考的成績對第一次的分組做出了調整。將同一層次的學生編入同一個英語班級,并為不同的班級分派了不同的英語教師。最后分為了三個班級:A班、B班、C班,A班之中是一些英語學習成績較為優(yōu)秀,對英語學習較感興趣的同學,B班之中是一些英語成績不太理想,但是對英語學習仍有興趣的學生,C班則是一些英語成績不太理想,已經(jīng)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的學生。
依據(jù)這三個班級的不同情況,三位教師分別作出了不同的教學方案來對這些層次中的學生進行英語教學,希望通過這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A班教師經(jīng)常組織同學互相之間進行口語交流,并交換一些美術作品喜好以及美術家信息,B組教師經(jīng)常組織學生分組學習,彼此之間交流語法運用以及單詞記憶方法,并將英語與美術相結合,學習更多與美術相關的專業(yè)名詞,C組教師則經(jīng)常組織學生觀看藝術氣息較為濃厚的英語原聲影片,欣賞英語原聲歌曲。
在定期的英語考核中,該校也針對三種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內容的考題,A組考題重在考察學習能力,題型偏難,旨在擴展學生思維,B組考題重在考察英語水平,題型困難度中等,旨在考察學生對于平時學習的英語知識究竟掌握了多少,C組考題重在考察英語基礎知識,題目較為簡單,旨在激勵學生不要喪失英語的學習興趣。在這種考核之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與英語水平都在不斷上升,較最初分層次教學之前有了更多進步。
通過每學期一次的考核,該校還對A、B、C三組學生的分組情況進行了不斷調整,在保證學生水平跟的上教學的前提下,對三個班的教學都有了不同的難度提升。通過這種調整,大部分A組學生在學習中所獲取的各種知識更加多樣化,并且在與人交流和課外英語知識拓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績,其中小部分沒能跟上A組大部分人腳步的學生被分配到了B組,跟著B組的師生們一同研習語法運用,并積累自己的單詞量。而B組的一些學生由于單詞量積累較多,語法知識運用更加純熟,被提升到了A組,與那些英語水平教高的同學們一同拓展課外知識,學會了更多英語語法運用技巧。C組之中的一些學生由于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有所提升,并且英語水平有了提升從而在這次分組中被提升到了B組中,在B組中與同學們一起學習語法知識并積累單詞。
并且每過一段時間,該校還會組織大型的英語電影觀摩活動,讓每位同學都認真觀看影片分析其中的美學元素后并將這些電影的觀后感寫成英文文章上交到學校去。英語老師會對這些文章進行批閱,挑出其中較為優(yōu)秀的英語文章在學校的布告欄中展示給全校學生,并且B組與C組之中如果有人能在這種文章收錄中獲取獎項,還可以被破格提升到A組與A組的同學一同學習更加高級的英語知識。
至此,該美術特色學校將這種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延續(xù)了下去,并使該校學生整體英語水平有了顯著的進步,學生有了更多英語學習興趣,在藝術修養(yǎng)上也有了更多的提升。[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美術特色學校的英語課堂中,開展分層次教學是有必要的,分層次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激發(fā)他們英語學習興趣。因此,現(xiàn)階段我們應找出更多可以在分層次教學中靈活運用的教學方法,讓美術特色學校的學生們能在英語學習中取得更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趙薇,周穎娟,李雅麗. 高職院校大學英語分層次教學課堂實踐研究[J]. 黑龍江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29(01):105-106.
[2]劉彩迎.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J]. 生物技術世界,2015,(08):191.
[3]陸小榮. 英語課堂分層次教學的探索和實踐[J]. 基礎教育研究,2009,(1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