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試圖在Fauconnier和Turner概念整合理論視域下,通過解讀《現(xiàn)代大學英語(第二版)第三冊》的第三單元A Dill Pickle課文的單詞、短語、語篇等,旨在說明概念整合理論在基礎英語教學中重要作用。
【關鍵詞】概念整合理論;心理空間;基礎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盧?。?985- ),女,湖北荊門人,荊楚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2016年荊楚理工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從概念整合理論視角解讀英語習語”成果之一,項目編號:QN201612。
在基礎英語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大量的概念隱喻出現(xiàn)在課文中,這些隱喻的深層次含義通常會給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語言理解增加難度。同時筆者發(fā)現(xiàn)廣大學者將概念整合理論用于基礎英語教學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將以《現(xiàn)代大學英語(第二版)第三冊》的第三單元A Dill Pickle課文為范例,概念整合理論視域下解讀此文的單詞、短語、語篇等內(nèi)容,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得欣賞文章的內(nèi)涵所在,提高學生準確理解和應用語言的能力。
一、概念整合理論
Fauconnier和Turner概念整合理論基于心理空間理論和概念隱喻理論發(fā)展起來。概念整合網(wǎng)絡是概念整合的核心所在,也是進行概念整合的場所。一個完整的概念整合網(wǎng)絡有四個心理空間,包括輸入空間I、II、類屬空間(輸入空間I、II跨空間映射創(chuàng)造出來得更為抽象的空間)、整合空間(整合空間從輸入空間I、II提取部分結構)。四個心理空間通過彼此投射從而連接起來,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整合網(wǎng)絡。概念整合是一個多空間的動態(tài)投射模式,揭示了動態(tài)意義構建的過程,概念整合指的是心理空間里面的概念投射和整合。經(jīng)歷“組合”、“完善”、“擴展”三個認知心理過程,在整合空間形成一種新的結構——層創(chuàng)結構,且可以把這一結構映現(xiàn)回其他空間。
二、概念整合理論與基礎英語教學
隱喻可以出現(xiàn)在語言的多個層次:單詞、短語、句子、篇章、風格等,概念整合是一種動態(tài)的認知思維模式,其是在概念隱喻基礎上,結合心理空間理論進一步形成的,對隱喻現(xiàn)象有著更好的解釋力。我們利用概念整合理論到基礎英語教學中,以《現(xiàn)代大學英語(第二版)第三冊》的第三單元A Dill Pickle課文為范例,分析短語、單詞、篇章等,幫助學生掌握這一理論的運作機制,對基礎英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作出對應的解釋。
1.概念整合理論視域解讀英語短語。英語詞匯、短語的教與學不能簡單得對字面意義進行解讀,而應是輸入信息與閱讀者已有的背景知識進行整合的過程。概念整合是動態(tài)意義構建的認知過程。英語詞匯、短語的習得的認知過程就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概念輸入和整合才可以完成。在基礎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概念整合理論來解讀英語短語語義的構建過程,幫助學生理清短語的隱喻內(nèi)涵。
比如:文中開篇介紹男主人的時候,“He was seated at one of those little bamboo tables decorated with a Japanese vase of paper daffodils”。其中“daffodil”原本指的是“yellow flower with a tall stem and long narrow leaves that grows from a bulb”(出自《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其中一個輸入空間是“daffodil(黃水仙)”的認知域。人們聯(lián)想到另一個具體的單詞“Narcissus(水仙)”,從而構成了其中的一個輸入空間典故“水仙(Narcissus)”的認知域。典故內(nèi)容是指Narcissus原是一名極其自戀的美男子,驕傲和美貌到達了極致,愛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憔悴而死,化為水仙花。兩個輸入空間經(jīng)過概念整合后,與“daffodil”有關的背景知識被激活,從而產(chǎn)生一個新的結構(層創(chuàng)結構)。于是文中“daffodil”突破了原來的詞義,構成了整合后的含義“極度自戀的人”,實則是指男主是“極度自戀的人”。在開篇的時候就暗示男主“自我陶醉與自私自利”。并且文中使用的“paper daffodil”是指“紙質(zhì)的水仙花,”更是隱喻男主雖然今非昔比,但只是表面上風光、成功。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他所出入的場所就應該是真正高貴奢侈的場所,而不是插著假花的小咖啡館。因此,在熟悉了概念整合理論之后,英語專業(yè)學生在進行基礎英語學習的時候,無須記住單詞的所有意義,可以直接以概念整合理論為基礎,解讀基礎英語課文中的詞匯、短語的內(nèi)容。
2.概念整合理論視域解讀語篇。語言的學習注重是培養(yǎng)聽、說、讀、寫、譯融為一體的運用能力。在基礎英語教學過程,不能僅僅對詞匯、短語或者句子學習,更應該傾向的是語篇的分析和解讀。而概念整合理論為以語篇為單位的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整合空間是一個動態(tài)的空間,存在輸入空間里不具有或者不是對應的層創(chuàng)結構,經(jīng)過“組合”、“完善”、“拓展”之后,產(chǎn)生新的意義,進行較為復雜的心理認知過程,形成連貫的語篇。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更全面理解文章。
比如:As he spoke, so lightly, tapping the end of his cigarette against the ashtray, she felt the strange beast that had slumbered so long within her bosom stir, stretch itself, yawn, prick up its ears, and suddenly bound to its feet, and fix its longing, hungry stare upon those far away places.”這一段是描述女主的心理活動。輸入空間I是:心中沉睡的怪獸蟄伏了很長時間之后,蠢蠢欲動,它伸懶腰,打哈欠,豎起耳朵,靜靜得盯著遠方,帶著饑渴的眼神。輸入空間II是:當聽到男主描述自己去實現(xiàn)他們曾經(jīng)共同的愿望時候,女主表現(xiàn)出來的一系列心理活動。兩個輸入空間跨空間映射形成了類屬空間(用動物的行為表現(xiàn)女主的心理活動)。這是單域網(wǎng)絡構成的語篇,所以只有一個輸入空間被投射到整合空間,經(jīng)過“組合”、“完善”、“拓展”之后。最終形成“女主對男主的情感開始復蘇,而且充滿欲望”。將概念整合理論運用到語篇教學中,有利于學生理解文中的隱喻內(nèi)容,更透徹把握作者的意圖和文章的主旨。
三、結束語
概念整合是人們的心理認知活動,并且人們運用概念整合的時候也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其為基礎英語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啟發(fā)教師以語義、語篇等出發(fā),透過語言的形式去挖掘深層次的含義,能夠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篇的分析能力,然后進行心理認知,對基礎英語教學有著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Fauconnier,G.&Turner;,M.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J].New York:Basic Books, 2002.
[2]Fauconnier,G.& Turner,M.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133 -187.
[3]王林海,劉秀云.基于概念整合理論的多模態(tài)隱喻性語篇的解讀[J].外語電化教學,2013.
[4]王曉莉.“整合思維”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校園英語,2017.
[5]楊立民.現(xiàn)代大學英語精讀(第二版)第三冊[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