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玲
(江蘇省江陰市周莊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423)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心律失常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并給予不同的護理方式,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颊?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7例,女23例。根據(jù)入院時的數(shù)字編號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41~80歲,平均年齡(59.77±2.65)歲;對照組年齡42~81歲,平均年齡(59.89±2.65)歲。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將相關注意事項詳細的告知患者,對患者的生活與用藥等進行護理。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舒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心理護理:面對每位患者,護理人員都應該做到一視同仁,耐心的介紹主治醫(yī)生、醫(yī)院環(huán)境等,在熱情對待患者的基礎上給予充足的尊重、理解和同情;針對不同患者所存在的不同心理問題,如緊張、焦慮和恐懼等,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護理工作,積極的幫助患者消除各種不良情緒[1];與患者家屬進行積極的溝通,引導其通過鼓勵和支持來勸導患者能夠主動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進而有助于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放松護理:護理人員在與患者積極的交流過程中,準確掌握患者對某些影視、雜志和音樂的喜愛,然后在適當?shù)臅r間播放,以此有助于患者緊張情緒的放松。
(3)環(huán)境護理:基于患者對舒適的要求不同,為此護理人員應該以患者的要求為依據(jù)開展護理,嚴格控制病房內的溫度(22~24℃)和濕度(50~60%);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
(4)生活護理:患者需要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確保飲食的合理性,多給患者食用維生素含量高、易消化、脂肪低和少鹽的食物,預防便秘和由此所造成的腹壓增高;休息時,幫助患者調整到舒適的體位;針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嚴格的遵照醫(yī)生的囑托對降糖藥物進行合理使用,以此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2]。
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舒適度調查問卷,統(tǒng)計和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的舒適程度,滿分為100分,總共分為三個等級,舒適:分數(shù)在90分及其以上;比較舒適:分數(shù)在60~90分;不舒適:低于60分。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舒適度高達93.33%,對照組為7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舒適度對比[n(%)]
心律失常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致病因素與藥物中毒、心血管疾病、酸堿失衡以及紊亂的電解質等有關[3],該病的具有很大的突發(fā)性,猝死的情況極有可能發(fā)生,并且該病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會極大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遭受病痛的折磨,通常對其生命健康會造成嚴重威脅。
舒適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可以確?;颊叱浞窒硎艿结t(yī)院最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進而使全身都能夠得到放松。通過對患者心理、環(huán)境與生活的強化護理,確保可以讓患者的身心均處于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中,進而對于身體健康的恢復十分有幫助。經臨床實驗和相關資料表明,舒適護理在改善患者病情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確?;颊咴谡麄€護理過程中放松全身,充分感受到舒適與滿意[4]。本次研究中,相比較于僅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經過舒適化護理后,護理舒適度獲得了顯著的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在心律失常護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有助于提高護理舒適度,值得進行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1] 黨 麗.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搶救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干預評價[J/OL].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1(S1):289-290.
[2] 徐燕芳.老年冠心病心律失?;颊吆喜⒔箲]或抑郁癥狀的評定及護理[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37):224-225.
[3] 陳 晶.淺談舒適護理在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頻消融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05):245-246.
[4] 牛愛軍.舒適護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行胺碘酮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33):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