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昭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有我可愛的故鄉(xiāng)……”每當聽這首歌時,總會想起家鄉(xiāng)早春桃花的美景;空氣里香氣輪番轉遞,春的靈光處處閃爍……有花自有蜂,小伙伴們不怕蜂蟄,有時也用小玻璃瓶捉上幾只,里面放一些花瓣,養(yǎng)些時日,想看它是如何釀出蜜的。上山采茶,采蕨菜、野艾、板藍根、紫杜鵑等,樣樣都打動我。茶樹總是很蒼老的樣子,但春風一吹,春雨一澆,便萌出稚嫩的淺綠來,于是采茶的呼朋引伴聲在山谷里響了起來。茶山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金黃奪目,交織成一幅美麗清新的田園詩畫。每年在這個春風十里的季節(jié),來自全國各地的數(shù)以萬計的媒體人、戶外運動愛好者、攝影愛好者齊聚茶山,品茶、賞花、看大戲,熱鬧非凡。臺上風起云涌,臺下叫好連天,共享一場視覺盛宴。
記得上世紀80年代第一個春天,茶山迎來花鼓戲團下鄉(xiāng)送戲的美好時光。那臺戲叫《報春花》,足足演了一小時。演主角的叫夏小麗,戲一完,在后臺她就被鄉(xiāng)親們“包圍”了。原來,兩年前為演《送貨路上》里的售貨員小蘭,她下到農(nóng)村體驗生活,就住在二嬸家。當年考文工團時她才13歲,讓她唱首歌,她唱。過了幾天,又讓她去復試,她又唱。問她喜歡花鼓戲嗎?她點頭答“喜歡”。小女孩被錄取了,像做夢一樣來到了省花。她第一次演花鼓戲《沙家浜》演一群眾,聽見鑼鼓點緊張不已,心直往口里跳,后來才慢慢習慣。演“小蘭”時,她格外用功,本色出演的她大獲成功。之后,珠影廠將《送貨路上》拍成了電影。18歲的她一炮而紅。她演現(xiàn)代戲,也演古裝戲,表演細膩生動,形體優(yōu)美。而生活中她始終低調(diào),一如山谷中的幽蘭,默默綻放,一路芬芳。
家鄉(xiāng)另一位靈光四射的戲劇演員叫胡又光,當年他飾演祁劇《十五貫》中的婁阿鼠,出神入化,至今存活于觀眾的腦海里。他是隆回縣祁劇團成立之后最早招收的少年學徒,兩位師傅是湖南祁劇界的泰斗——文戲師傅郭金枝,武戲師傅黃少泉。聽說他演《智取威虎山》中的李勇奇時,有位來“三線建設”的北京人看了他的演出,特地跑到后臺來夸胡又光,說他比北京京劇團飾演李勇奇的演員演得更好!30多年過去了,胡又光已退休,偶爾會“出山”隨文化館演出隊下鄉(xiāng)演出?!案叽壕σ蝗眨购氖臁?,那次茶山演出,下起了霰雪,很冷,有些演員不敢脫衣服上場演出。只聽胡老爺子發(fā)話了——沖上去??!莫怕凍?。∫宦曁栒?,演員們沖上了舞臺,在雪天下起舞!
生命是一樹花開,或安靜或熱烈,或寂寞或璀璨,總有靈光閃爍。又是一春,春光無限美好,春天就是一次次的花事,也是一封封的情書,更是一個又一個夢,層層出新,內(nèi)容不同。光陰來去,不必追遠,不要羨慕遠處的風景。莫負春光,好好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