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劍
從墨西哥坎昆飛到古巴首都哈瓦那大約一個多小時。半小時后,飛機剛越過猶加敦海峽,我便迫不及待地趴在機窗前,看著古巴一點一點地進入視野。
社會主義、切·格瓦拉、古巴女排、雪茄、朗姆酒……恐怕沒有哪個拉美國家會像古巴這樣,讓國人如此熟悉。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我,對古巴有著一種近乎天然的親近感。在這十多天的旅行里,我仿佛回到剛剛改革開放的年代。在古巴,人們的眼神中總是充滿新鮮感和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與我一同下飛機的古巴人,無論男女都會大包小包背上好幾個袋子,有的小伙子干脆直接扛著電視機或是微波爐,大有中國春運回家的架勢。我心里產生一個疑問:難道這些東西在古巴都買不到嗎?
后來我知道,是真的買不到。美國對古巴進行經(jīng)濟封鎖后,古巴就一直處于物資短缺狀態(tài)?,F(xiàn)在,哈瓦那的街頭還能看到人群排成長隊,拿著糧本購物。聽當?shù)厝苏f,糧本能購買日常用品,如,米、面包、鹽、糖、咖啡等。每人每月多少斤油、多少斤雞蛋都有限制,需憑票供應,價格便宜。
即便如此,有糧本也不一定能買到東西。我在古巴住在一處民宿,天剛剛亮,房東的兒子就會跑到隔壁的國營副食商店排隊。“沒辦法,去晚了,什么都沒有了,只能等到明天!”房東無奈地告訴我,在這里,要辨別國營商店和私營商店,最好的辦法就是看門口是否在排長隊。
在國營百貨商店,顧客不能直接接觸商店里的商品。一個高高的柜臺將顧客與售貨員隔開,售貨員站在里面為顧客服務。若要購買商品,需要讓售貨員代取。有些柜臺已破舊,柜臺上常備有一把老式臺秤。貨架上多半位置空著,零星擺放著香皂、毛巾、襪子等日用品,貨品只有有限的幾種,顧客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
顧客也不多,幾個售貨員正在柜臺里閑聊,看起來完全沒有向顧客推銷貨品的熱情,一副悉聽尊便的樣子。
除了國營商店,這里的國營餐廳供應同樣緊張。離我住處不遠,有一個國營餐廳。第一天去時,我要了一份牛排;等第二天再去,服務員告訴我,牛肉已經(jīng)沒有了,只有面包和意大利面。沒辦法,我只好素食了一頓。
好在,這里的國營冰激凌店Coppelia沒有讓我失望。Coppelia在古巴各大城市均設有分店,店外同樣常常排著長隊。Coppelia的冰激凌被一些媒體評為世界十大冰激凌之一,可謂古巴的“國家冰激凌”。
哈瓦那的Coppelia位于市區(qū)中心,販賣各式甜品。盡管已做好心理準備,我還是被眼前將近20米、行進速度緩慢的長隊震驚到。后來才知道,很多人一買就是幾十份,帶回家里放到冰箱慢慢吃。
排了將近兩個小時,終于買到了屬于我的冰激凌。先不說味道,它的價格就已經(jīng)足以讓我“驚艷”——我要了三種冰激凌,外加一塊小蛋糕,價格約為人民幣1元。這樣的價格,我只在小時候感受過。
餐廳里沒有空調,只有巨大的風扇不停轉動。在炎熱的古巴,這點風量似乎起不到太大作用。餐廳裝飾簡單,面積寬大,服務員們穿著統(tǒng)一的制服往來于顧客間。
“你是來自中國嗎?”
“你怎么知道?”
鄰座的一個小伙子看我一個人在吃冰激凌,好奇地過來和我搭訕,“最近幾年能看到不少中國人來這里旅行?!?/p>
他告訴我,本地人的收入并不高,一個月大概只有三十美元左右,所以冰激凌會如此低價?!安贿^,我們這里有免費醫(yī)療和教育,據(jù)說比很多國家都好?!彼院赖卣f道。
隨著經(jīng)濟不斷對外開放,近年古巴出現(xiàn)了更多私營商店。對于憑票購買不能滿足生活需求的居民以及外國的游客,也可以選擇私營商店,只不過價格會貴上不少,一瓶普通可樂就要1.5美元。私營商店的裝飾要高大上不少,有的還會配有空調,這里的顧客可以直接拿取商品,貨品的數(shù)量和品種也遠多于國營商店,有的私營商店甚至可以買到名牌衣服的最新款。
目前,古巴國內流通兩種貨幣,分別是可兌換比索(CUC)與古巴比索(CUP),兩種貨幣比價相差20多倍。CUC有點類似于中國以前的外匯券,主要給外國人使用,CUP則是古巴的老百姓日常使用的貨幣,在國營商店列出的價格基本上都是CUP,不少游客由于一開始分不清兩種貨幣的區(qū)別,常常會用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