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蓮蓬
摘要:當前的微課以其短小、直觀、高效的教學特點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同時也引起了教師以及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其作為一種新興的網(wǎng)絡學習資源在國內(nèi)外迅速發(fā)展起來,關于如何設計微課,以便更好地促進學習者的理解這一問題,也成為當下研究的熱點之一,文章認為,應當首先明確微課的特點以及內(nèi)涵,并在此基礎上,以學習者的視角,從微課的內(nèi)容設計著手,通過形象的、可見的、數(shù)字化的方式呈現(xiàn)教學目標。
關鍵詞:微課;視頻;內(nèi)容設計
微課作為一個新的教育方式,正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教育領域,國內(nèi)教育界也高度重視關于微課的研究及其應用的效果,由此在全國也舉辦了各個級別、類型的微課比賽[1-3]。
微課的教育方式新穎,得到了業(yè)界廣泛的認可,但關于優(yōu)秀微課的標準及看法卻眾說紛紜。這也是由于微課面向的對象多樣性所造成的,不同的需求者對各自領域微課的學習有著不同的要求,同時也就造成了對微課的理解、微課時間的長短、微課內(nèi)容的組織形式、微課呈現(xiàn)的方式等尚不一致[4-9]。
1 微課設計思路
1.1微課內(nèi)容的設計
通過比較分析,提煉出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內(nèi)容、單個知識點、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作為載體,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內(nèi)容要清晰,并且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借助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講解清楚,而且能讓學習者感興趣,便于學習掌握[10-16]。
梁樂明等[17]在對國內(nèi)外36門微課進行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微課的設計模式。在該模式中,首先做前端分析,對微課的學習者特征、教學任務和學習內(nèi)容進行分析,然后根據(jù)布盧姆的學習目標分類理論確定合適的學習目標,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和方法確定合適的微課類型和組成要素,制定符合學習者特征、學習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的教學策略,設計教學視頻的情景、案例、教學過程,以及相關的網(wǎng)絡教學支持材料和評價、反饋機制等。
微課的教學過程要力求達到簡短完整,過程中可以包括教學案例的導入、教學內(nèi)容的拆分及講解、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學任務完成后的總結等。在每個環(huán)節(jié)中要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是微課成果的關鍵[18].
1.2制作微課視頻
視頻的制作是微課最重要、最核心的內(nèi)容,首先,可以根據(jù)課程類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導入,導入時要把握好“快、準”的特點,盡量選擇符合學生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方式。其次,微課視頻應當快速進入主題,在講解內(nèi)容時要清晰、明確,突出教學重難點,依托教學案例,將學生逐步帶入學習環(huán)境中,并且要有意識地保持學生在學習時的專注力,教學內(nèi)容不要過多修飾,防止無形中對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干擾,教學內(nèi)容組織要有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要自然、形式要新穎、講解要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畫面美觀、語言親和、節(jié)奏得當[19-21]。
微課視頻最后的總結要簡潔明了,引導學生對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加深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印象,減少學生記憶的負擔,同時也可以布置與微課視頻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同步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22-24]。
1.3微課在高職計算機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1.3.1豐富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微課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課堂教學形式更加直觀,教學內(nèi)容的呈現(xiàn)也更加豐富多彩,同過對教學視頻的剪輯、加工等處理,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5]。
1.3.2微課教學的重點突出,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學習內(nèi)容中的難點和重點
計算機類的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注重學生的動手練習,尤其是編碼類的課程,在強調學生動手的同時,許多關鍵的知識技能點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結合微課的教學特點,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微課中操作內(nèi)容反復觀看,反復練習,以達到理解、并熟練操作的效果[26]。
1.3.3微課教學時間短,教學內(nèi)容精煉,便于學生更好地記憶所學的知識
學生更適應教學內(nèi)容精煉、操作性強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的知識點,同時也有利于學有余力的學生,結合課上所學的知識,利用課余時間進一步展開拓展練習[27]。
2結語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人們接受知識的渠道已經(jīng)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微課也由此成為目前全球教育界關注的焦點,而微課視頻的制作又顯得尤為重要。微課視頻的制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1)教學目標主題明確,聚焦核心問題或關鍵技能;(2)教學過程應當圍繞核心概念的情境引入、組織層層遞進的探究活動、提供支持理解的資源環(huán)境、呈現(xiàn)問題理解的演示練習、總結問題解決的概念方法;(3)教學評價應當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同步練習、提供深層思考的問題、解決了教學問題,完成了教學任務;(4)課件應當符合界面風格一致,圖文恰當規(guī)范、教學語言準確,符合技術標準的特點;(5)視頻質量應當符合畫面構圖合理,色彩搭配和諧、影像清晰穩(wěn)定,畫面轉接流暢、聲音表達清晰,字幕聲畫同步的特點。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 (4):36-42.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 (10):61-65
[3]胡鐵生.佛山教育局全國首創(chuàng)“微課”作品征集活動廣受好評[J]教育信息技術,2011(6):21
[4]劉銳,王海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和實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 (5):26-32
[5]王偉.微課資源應用現(xiàn)狀調查分析及策略研究[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 (4):9-12
[6]李婉嘉,徐晶.微課開發(fā)與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3 (11):85-87
[7]于淑娟.學校微課建設的問題與反思[J].教學與管理,2015 (7):32-35
[8]孟祥增,劉瑞梅,王廣新.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遠程教育雜志,2014 (6):24-32
[9]唐燁偉,樊雅琴,龐敬文,等.基于內(nèi)容分析法的微課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5 (4):74-80.
[IO]蘇小兵,管狂琪,錢冬明,等.微課概念辨析及其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 (7):94-99.
[11lEDUCAUSE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lecture[EB/OLl.( 2013 -04-12) [2017-12-14].http://www.educause.edu/library/resources/7-
things-you- should-know-about-microlectures.
[12]MCGREWLRA.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1993(7):543.
[13lTAN S C,WONG A F L.Teaching and learningl、vith technology-a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Ml.Singapore: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3.
[14lLrNDNER M. BRUCK P A.Micromedia and corporate leaming[M].lnnsbrucl: Austrian Research Centers GmbH Research Studios. 2007
[15lOPEN EDUCATION.Online education-lntroducing the microlecture format[EB/OL]( 2009-03 -08)[2017-12-14] .http://wwwopeneducation.
net/2009/03/0 8/online education introducing the microle cture format/.
[16]DAVID S.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 55): 13
[17]粱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nèi)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 (1):65-73
[18]李玉平.微課程——走向簡單的學習[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 (11):15-19
[19]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 (4):46-51.
[20]何曉菊,徐婧雯.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17 (8):169
[21]王曉妍,張忠平,陳賀敏.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數(shù)據(jù)庫原理課程教學探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 (17):75-78
[22]王玉善,鄭曉妹.數(shù)據(jù)庫實踐課程的教學設計[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 (23):126-127
[23]李嫵可.關于《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改革研究[J]才智,2017 (18):172
[24]鐘靜,涂承勝,吳鴻娟.數(shù)據(jù)庫原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時代,2014 (1):52
[25]金梅,郭媛,滕艷平,等.高校數(shù)據(jù)庫原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高師理科學刊,2013 (1):84-86
[26]楊悅欣,楊云.《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 (4):239-241.
[27]胡巧兒.高職院?!稊?shù)據(jù)庫原理與應用》教學設計探討[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3 (8):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