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軍 劉學英
【摘要】目的 分析頸型頸椎病使用推拿手法配合水針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針對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頸型頸椎病患者7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各35例。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7.14%較參照組患者的77.14%高(P<0.05)。結(jié)論 對頸型頸椎病患者施以推拿手法聯(lián)合水針治療,具有顯著療效,值得應(yīng)用。
【關(guān)鍵詞】推拿手法;水針治療;頸型頸椎病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8..02
頸椎病中頸型頸椎病較為常見,臨床上一般在頸肩部會有疼痛感、僵硬感,患者的頸項部活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伴隨單側(cè)、雙側(cè)上肢存在麻木感、放射感,或者手指麻木、上肢乏力發(fā)沉等[1]。本文主要對推拿手法配合水針治療頸型頸椎病的臨床價值展開研究,具體的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針對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頸型頸椎病患者7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各35例。實驗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3∶4,年齡段在25~60歲,平均的病程(10.60±9.75)月;參照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21∶14,年齡段在30~60歲,平均的病程(11.20±10.13)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方面沒有顯著差異(P>0.05)。
1.2 治療方式
參照組患者進行牽引聯(lián)合藥物治療,1d/次,連續(xù)2個療程的治療,10天為一個療程。頸椎間歇牽引的治療中,患者采取坐姿枕頜布托牽引,頭部微微前屈,初始的牽引重量為2 kg,隨后的牽引重量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逐漸增加但不得大于6 kg,20 min/次,2次/d。藥物治療使用扶他林緩釋片治療,75 mg/次/d,一個療程為10天[2]。
實驗組患者進行推拿手法聯(lián)合水針治療,找準患者病變點,每次選擇3~5個點,注射部位通常在棘間棘上韌帶,棘突旁1~2 cm處的大小菱形肌、半棘肌附著點,利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 mL與復合維生素B注射液2 mL混合液治療,每點注射2 mL,隔日1次,10次一療程。
推拿手法:患者采取坐位,通過揉、捏、散、拿等方式松解患者的頭半棘肌、項韌帶、頭最長肌以及肩峰處等6至9次,推拿患者的風池穴3至5s;采取撥法、扌袞法等對患者的兩側(cè)斜方肌、菱形肌等進行松解,尤其是肩貞、曲垣、天柱以及風池穴等;放松肌肉后,托住患者的腦后輕柔側(cè)旋轉(zhuǎn)并傾斜45°提拉,15~20 min/次,1d/次。水針治療:在患者的病變節(jié)段夾脊穴、天柱、風池、肩井、天宗以及曲池穴等連接電子針療儀,參數(shù)設(shè)置為2HZ、疏密波,時間為30 min,1d/次[3]。
1.3 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痊愈、有效以及無效等三個等級,通過VAS評分統(tǒng)計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并對其椎間孔擠壓試驗進行測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計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7.14%較參照組患者的77.14%高(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
治療前,實驗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為(6.62±1.18)分,參照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為(6.74±1.27)分;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為(2.12±1.11)分,參照組患者的VAS疼痛評分為(3.64±1.42)分。結(jié)果提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VAS評分沒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VAS評分顯著降低,且實驗組患者的較參照組患者的低(t=4.99,P<0.05)。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n(%)]
組別 n 痊愈 有效 無效 總體有效率
實驗組 35 19(54.29) 15(42.86) 1(2.86) 34(97.14)
參照組 35 11(31.43) 16(45.71) 8(22.86) 27(77.14)
x2 - - - - 4.07
P - - - - <0.05
3 討 論
推拿手法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加快淋巴液回流、血液以及炎癥介質(zhì)的代謝,緩解頸部組織的痙攣癥狀、對頸神經(jīng)的壓力[4];水針治療可以阻止炎癥的發(fā)生,且能改善肌肉組織的營養(yǎng)。在本次研究中,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體有效率為97.14%較參照組患者的77.14%高(P<0.05);實驗組患者的VAS評分較參照組患者的低(P<0.05)。可以說,對頸型頸椎病患者施以推拿手法聯(lián)合水針治療,具有顯著療效。
參考文獻
[1] 王書君,張學誠,王紹美,杜志峰,胡 華,李連泰,王建會.中醫(yī)微創(chuàng)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的近況[J].世界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6,11(10):1470-1472.
[2] 王昭斌,郝衛(wèi)賓.水針刀配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31):174-175.
[3] 高躍武.水針刀配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22):157.
[4] 朱俊平,史可測,楊 怡,張 偉.穴位注射加溫針夾脊穴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西部醫(yī)學,2011,23(07):1316-1318.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