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晗
2017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6%,漲幅比2016年回落0.4個%;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由2016年下降1.4%,轉為上漲6.3%,結束了2012年以來連續(xù)五年的下降態(tài)勢??傮w上看,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物價水平保持平穩(wěn);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持續(xù)恢復性上漲,但漲勢趨穩(wěn)。
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漲幅比2016年有所回落
全年CPI同比走勢呈不對稱“V”型。1月份,因“春節(jié)錯月”影響,CPI同比上漲2.5%,為全年高點;2月份節(jié)日因素消退,迅速回落至0.8%,為全年低點;3月份后各月在0.9%.1.9%之間波動上漲。全年1.6%的平均漲幅,低于2016年,延續(xù)了2012年以來漲幅低于3%的態(tài)勢,屬溫和上漲。
食品價格下降是CPI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2017年,食品價格下降1.4%,是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影響CPI下降約0.29個%。食品價格較低既有鮮活食品價格周期性波動的原因,也有天氣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上年對比基數相對較高也是原因之一。豬肉價格全年持續(xù)低位變動。在1月份同比上漲7.1%后,連續(xù)11個月同比下降,最低降幅達16.7%,全年下降8.8%。主要原因是前期市場價格較高,2015年和2016年豬肉價格漲幅分別達9.5%和16.9%,拉動養(yǎng)殖效益好轉。隨著養(yǎng)殖規(guī)模擴大,市場供應增加,價格又迅速回落下來。鮮菜價格受天氣影響變化明顯。2017年整體氣候條件較為適宜,鮮菜供應比較充足,價格下降8.1%。相比較,2016年年初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遭遇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鮮菜價格漲幅較大,全年上漲11.7%,客觀上也提高了2017年的對比基數。雞蛋價格全年波動較大。上半年雞蛋價格下降較多,同比降幅最大達17.1%。主要原因是前期蛋雞存欄量較高,價格持續(xù)走低。下半年開始恢復性上漲,12月份同比漲幅高達13.7%,但全年平均價格仍比上年下降4.5%,連續(xù)第三年下降。豬肉、鮮菜和雞蛋三項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49個%,是食品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他食品價格漲跌互現,保持基本平穩(wěn)。糧食、水產品、牛羊肉和鮮果等價格小幅上漲;食用油和禽肉等價格略有下降。
非食品價格漲幅有所擴大。2017年,非食品價格上漲2.3%,影響CPI上漲約1.85個%,漲幅比2016年擴大0.9個%。分月來看,同比漲幅在2.0%-2.5%之間微幅變動,呈平穩(wěn)上漲態(tài)勢。在非食品中,服務價格近年來連續(xù)穩(wěn)定上漲。2017年服務價格上漲3.O%,影響CPI上漲約1.10個%。因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以及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響,家政服務和養(yǎng)老服務價格分別上漲5.2%和4.5%,旅游和教育服務價格分別上漲3.6%和3.1%;住房租賃市場不斷發(fā)展,房租價格上漲2.9%;公共服務領域價格機制逐漸理順,醫(yī)療服務價格上漲6.5%。工業(yè)消費品價格有所上漲。2017年,工業(yè)消費品價格上漲1.7%,影響CPI上漲約0.57個%。分類別看,服裝價格上漲1.3%。居住類中,住房裝潢材料價格上漲2.6%。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1.1%,其中,受上游工業(yè)品價格波動影響,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10.0%和11.9%;通信工具和交通工具價格分別下降3.1%和1.5%。醫(yī)療保健類中,中藥、西藥和滋補保健品價格分別上漲5.7%、6.0%和6.2%。另外,書報雜志價格上漲2.2%,家具及室內裝飾品價格上漲2.O%,冰箱等家用器具價格上漲0.5%。
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持續(xù)恢復性上漲,漲勢趨于穩(wěn)定
全年PPI同比走勢呈“M”型。2017年年初,受原油、鐵礦石和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產品價格上漲,以及上年同期基數較低影響,PPI同比漲幅較高,2月份上漲7.8%,為全年漲幅高點;3月份之后,受重點行業(yè)價格回落影響,PPI漲幅回落,5月至7月連續(xù)三個月保持5.5%的漲幅;8月份之后,PPI漲幅有所擴大,但未超過2月份;4季度,鋼材、水泥和化工產品價格漲勢明顯,但隨著上年漲價翹尾因素逐漸消失,PPI漲幅再次回落,12月份上漲4.9%,為全年最低。
PPI走勢具有一定恢復性上漲特征。2016年9月之后,PPI同比連續(xù)上漲,從宏觀層面看,一是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產業(yè)結構調整優(yōu)化、經濟穩(wěn)中向好的影響;二是受世界經濟整體回暖、大宗產品價格回升影響。從技術層面看,也是因為前期下跌較多,價格自身出現恢復性上漲。經測算,2017年12月,工業(yè)品整體價格已大體回升至2013年5月的水平,但仍比2011年9月的高點低約4.2%。2017年,價格漲幅較大的行業(yè)多為前些年跌幅較深的行業(yè)。例如,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yè),2015年下跌37.3%,2016年下跌16.4%,2017年上漲29.0%;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è),2015年下跌14.7%,2016年下跌1.7%,2017年上漲28.2%。
生產資料價格波動較大,生活資料價格走勢平穩(wěn)。2017年,生產資料價格上漲8.3%,影響PPI上漲約6.13個%,是推動PPI上漲的主要因素。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7%,影響PPI上漲約0.17個%。生活資料價格漲幅相對較小,主要是因為生活資料多為面向消費市場的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從近年價格水平看,2017年生產資料價格仍比2012年低約5.8%;生活資料價格比2012年高約0.5%,基本呈微漲態(tài)勢。
多數工業(yè)行業(yè)價格漲勢溫和。2017年,在調查的40個工業(yè)行業(yè)中,價格上漲的有34個。其中,8個漲幅超過10%,7個漲幅居于3%.10%之間,19個漲幅低于3%。從具體行業(yè)看,裝備制造相關行業(yè)價格漲幅平穩(wěn),主要是因為科技進步、產品升級更新等因素消化了部分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yè)上漲2.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yè)上漲1.2%,汽車制造業(yè)下降0.2%,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下降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