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艷
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學中的重難點,也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同時也是小學生不夠重視的一門課程。因此,教師要因勢利導,指導趣味作文,引導學生緊扣作文的話題,讓學生們大膽的走進生活,為學生營造一個美好的寫作氛圍。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一、作文教學現(xiàn)狀
作文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很強的活動,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生怕學生寫不好作文,教師從備課開始就從審題立意、文章結構、寫作素材等各方面著手考慮,在教學時將這些內容一一教給學生,并不考慮學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教師做了這么多,但是教學效果仍然不理想,學生寫的作文還是缺乏真情實感。同時目前的作文教學,一篇作文從指導到學生習作,再到老師批改,最后到老師講評,歷經(jīng)兩周才能完成,這樣不僅戰(zhàn)線拉得過長,而且反饋信息慢,學生的學習效率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總是由教師單方面完成,幾乎沒有學生的參與,這樣很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教師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常常求全責備,使學生很少能在寫作過程中體驗到愉悅和成功,所以很多學生談作文生變,視作文為煩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師的指導、課外作文選的參考和自己的憑空想象,東拼西湊,亂寫一通,寫出來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達”意。這些問題都影響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使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厭惡之情。
二、讓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生活是一切創(chuàng)作的源泉。一切的創(chuàng)作有賴于人的思維能力的發(fā)達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產(chǎn)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fā)現(xiàn),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于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學生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jù)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貛ьI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后,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所以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三、讓學生自己作“文”
小學生的所謂“創(chuàng)造”,只能是相對模仿而言的,我們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學會自己作文,要對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給予充分的肯定,要指導學生觀察生活,積極發(fā)現(xiàn)和了解事物,然后運用自己的想象,或者感悟,重組語言,進行“作文”。只要是書上和其他同學沒有用過的,哪怕只是一個句子的敘述,一個詞語的新用法,教師都要抓住機會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嘗到獨立創(chuàng)造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樹立他們獨立寫作的信心,也借以激起其他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尤其是在課堂上新學的詞語,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多運用,例如造句,再要求學生把它們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對于有自己新觀點、新體會的作文,或者是描寫從一個新的角度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可以在課堂上當作范文讀給其他同學聽一聽,讓他們在課堂上討論討論,為什么寫得好,好在什么地方,我們應該怎么寫,從而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創(chuàng)造,如何創(chuàng)造。
我們倡導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多組織他們參加一些有趣的課外活動。當他們做到眼觀四處、耳聽八方,接觸和了解了一些事物后,自然會產(chǎn)生一定的感性認識,引起大腦的思考,考慮成熟之后就產(chǎn)生了同外界交流的欲望,加上教師的及時引導和鼓勵,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就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抄襲和機械模仿的現(xiàn)象當然就不復存在了,也就更加真實了,更能表情達意。
四、采取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而作文是語文學習中最復雜的腦力勞動,如果小學生沒有寫作愿望,那么習作的教學目的就很難達到。為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想盡方法,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
1.營造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
要想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作文興趣,教師就應采取生活再現(xiàn)、表演展示、實物展示、音樂渲染等手段,并用充滿情感的教學語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展開想象、聯(lián)想,去感受情境,從而誘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熱情,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讓所有學生都進入“我想說,我想寫,我要寫”的精神狀態(tài)。
2.不斷鼓勵,適當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只要學生愿意寫,不管質量如何,教師都要給予適當?shù)谋頁P。同時教師也要善于抓住學生寫作中的閃光點,激發(fā)其寫作興趣。比如一個好詞、一個好句、一個好的構思、一個獨特的見解等都是一個成功的教師幫助學生激發(fā)寫作興趣的良方。
作文教學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注重積累寫作素材,注重作文的評改。
參考文獻:
[1]何學仕.小學作文教學路徑探幽[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8(04).
[2]李海軍.淺談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幾點看法[J].新課程(中),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