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在美國的電影工作室還是在東南亞的紡織工廠,職場性騷擾都是難以回避的問題。在此之前,民間反性騷擾運動#MeToo已經席卷全球。現(xiàn)在,輪到一些官方的國際組織來為解決這一問題做進一步推進了。
5月28日至6月9日,聯(lián)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在瑞士日內瓦召開年度大會,共有來自187個成員國的5000多名工人和政府及雇主代表出席。此次年會最關鍵的議題就是為消除職場性騷擾及暴力的國際標準框架制定具有約束力的條約。
在最初的提案中,騷擾被定義為“造成身體上、精神上、性或經濟上的危害”“難以容許的一系列行為和習慣”??偢墒律w伊·萊德說,ILO在2015年就討論過要制定這樣一套標準,早于#MeToo運動的誕生。不得不說,直到今日它才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著實有點晚了,但依然是值得期待的,因為許多國家對此仍是一片空白。
世界銀行發(fā)表的《2018年婦女、商業(yè)與法律》報告顯示,在接受調研的189個國家中,有59個國家對處理職場性騷擾問題沒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而在ILO對80個成員國所做的調查中,有20個國家沒有相關的措施來保護舉報性騷擾的受害者免遭報復,還有19個國家甚至在法律上沒有關于職場性騷擾的定義。
不過,具體的反職場性騷擾國際標準還沒那么快確定,這次會議只是第一輪溝通?!霸谑状斡懻撈陂g,我們希望可以就關于保護工人免受暴力和騷擾的問題確定一個可行的國際標準框架?!比R德對《日內瓦論壇報》說,他們爭取于2019年正式推出這份條約。此后他們還會結合各國社會規(guī)范的不同情況來制作建議補充條約。
據日本共同社說,在場的與會者并沒有那么萬眾一心。在委員會的討論上,歐盟各國、中國、中南美及非洲各國大多表示贊同,美國、日本、俄羅斯則提出過反對。分歧的焦點在于最終成型的究竟應該是一份具有約束力的條約,還是不具約束力的建議。
不過,相信這些分歧不會改變制定消除職場性騷擾及暴力的國際標準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