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詩藝
【摘 要】概念圖是一種用節(jié)點代表概念,連線表示概念間關系的圖示法。本文主要簡要論述在高一年英語詞匯與閱讀教學實踐中應用概念圖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思維訓練,提高英語學習素養(yǎng)。
【關鍵詞】概念圖 高中英語教學
概念圖(concept map)是一種用節(jié)點代表概念,連線表示概念間關系的圖示法。奧蘇貝爾認為,人的學習應該是意義學習,影響學習的最主要因素是學習者已掌握的知識,當學習者有意義學習的意向,并把所要學的新知識同原有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時,意義學習便發(fā)生了。概念圖是盛行于國外特別是歐美國家的一種教學形式。在加拿大,概念圖又被稱之為:Key Visuals (用于解釋或說明事物的一系列圖示),Knowledge Framework(知識框架)或 Mind Map(思維地圖)等。當我接觸了奧蘇貝爾的理論和了解了概念圖的特征,我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中就開始嘗試使用概念圖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接下來就自己的嘗試做一些總結。
一、應用概念圖的嘗試
1.詞匯教學
運用概念圖記單詞,簡單地說,就是建立單詞間的有意義的聯(lián)系,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根據(jù)話題聯(lián)想梳理記憶詞匯。如在學習與appearance 相關的話題詞匯時就可以引導學生用網(wǎng)狀圖回憶關于年齡、身高、體形、頭發(fā)、著裝、臉型、皮膚等外貌子話題的詞匯。這樣如果學生在聽力、寫作時就可以迅速提煉詞匯幫助他們快速準確答題。又如一詞多義的單詞或詞塊,也可以利用概念圖的特點直接地沖擊學生的大腦,使他們對其多個詞義留下深刻印象。如我們在學習模塊三第七單元第四課Sea Stories 的pick up時就可以利用概念圖梳理它的十個常見含義,從基本義:1)2)拿起,舉起,撿起 引申為3)撿起一門語言——偶然學會;4)在商店拿東西——買到;5)用車拾起某人——搭載,接載;6)舉起某人——-抱起;7)去某地拿某物——取東西;8)提起速度——加快速度; 9)提起情緒——振奮精神;10)被媒體撿起——偶然獲得。
2.閱讀教學
一般運用概念圖輔助閱讀教學會用到以下幾個教學步驟:第一,根據(jù)圖片、標題猜測文章大意,引導學生激活已有的背景知識和經(jīng)驗,預測文章主要內(nèi)容,培養(yǎng)預測技能,形成“自上而下閱讀模式”的閱讀習慣,促成有意義的學習。第二,快速瀏覽文章,確定文章主旨,而文章的主旨往往是文章的標題,也即是概念圖的第一層概念。第三,了解文章結構和每段段落大意,確定概念圖的第二層概念。在不需要理解每個詞句的情況下,從文章中獲取特定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找讀能力,初步顯示概念圖的第三層概念。換句話說,學生細讀課文,把握每段的主要事實和細節(jié),進行“綜合閱讀模式,建構自己的知識框架,完成第三層概念構圖。第四,利用概念圖進行復述課文。
初次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概念圖需要給出必要的提示,如下劃線的aims,contents引導學生提取每部分的主要事實和細節(jié)時,但在以后的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中,也應逐漸減少或不給任何提示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促使他們獨立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
在英語文章閱讀中運用概念圖策略,能促使學生梳理新舊知識,并根據(jù)一定的邏輯順序構建知識體系,歸納知識結構,從而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此外,還可以依照不同文體的結構特點,通過構建文章的框架結構,獲得一系列的認知技能,區(qū)分主要和次要的信息,理清觀點、信息間的邏輯關系,從而實現(xiàn)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钡哪繕?。
二、實踐心得
在英語詞匯與閱讀教學中運用概念圖過程中本人覺得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或者說以下幾點是實踐成功的關鍵。
1.教師——認真研究教材
比如運用概念圖進行閱讀教學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上課前老師要精心備課,特別要研究透教材。教師自己首先得讀懂文章,需要確定篇章結構、厘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主旨大意,提取出主要的細節(jié)信息、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建立不同層次的概念以及各概念的恰當?shù)谋磉_,同時還要用盡量簡練、直觀、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而運用概念圖進行詞匯教學則需要仔細閱讀新課程標準中對每個詞匯的具體要求,需要從高考題中去總結歸納。簡言之,運用概念圖對老師的備課是一種挑戰(zhàn)與提高,所需時間更長了。
2.概念圖設計需考慮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
概念圖可以用來勾勒出文章的主旨、結構、主要細節(jié)、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及它們之間的各種邏輯關系。概念的表達應符合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首先,表達概念時應盡量選擇文中的詞、句。其次,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對概念描述的詳略做出取舍。如果學生的英語層次普遍較低,就應該用相應具體而完整的信息描述概念,可以從文章中選取表達信息的詞組,最好選用適當?shù)臅r態(tài),有時也可以選擇以前學過的詞來解釋現(xiàn)在的陌生晦澀的詞,以利于學生理解、記憶以及最后信息的輸出。如果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就可以用較少語言描述概念,可以選擇概括性較強的詞句,有時可以只提供學生某幾個動詞原形,從而留有充分空間讓學生自己發(fā)揮。
上文所述僅僅是我在平時詞匯與閱讀教學中運用概念圖的初步嘗試的一些體會,今后,我將繼續(xù)對概念圖在聽力,寫作,語法教學中的運用做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徐洪林等.概念圖的研究及其進展.學科教育,2003(3)
[2]張倩葦.概念圖及其在教學中的應用.教育導刊,2002。11
[3]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要求(英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