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奡樂
摘 要:頂層設計關乎著中小學校園足球的開展,關乎著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設成效。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對2015—2017年近3年來的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小學校長專項培訓實踐進行跟蹤研究,對培訓的理路和存在問題進行反思,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完善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小學校長專項培訓的建議。
關鍵詞:湖南 青少年 校園足球 中小學校長 培訓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a)-0031-02
2009年6月我國正式啟動校園足球活動計劃,2014年11月,國務院召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重新部署校園足球工作[1]。遵照會議精神,2015年1月教育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和共青團中央6部委聯(lián)合成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校園足球主管權移交至教育部門,校園足球發(fā)展從此步入新的歷史時期[2]。湖南省于2015年啟動了青少年校園足球專項培訓工作,中小學校長作為培訓的對象列入了8個培訓系列,至今已經(jīng)舉辦了三期培訓 [3]。基于這樣的背景,厘清中小學校長足球培訓應該青少年校園足球體系的具備何種功能,哪些要素阻礙了功能的實現(xiàn),如何更好地促進校園足球的發(fā)展,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思辨的問題。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2015—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專項中小學校長培訓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1.2.2 專家訪談法
利用2015年、2016年、2017年舉辦省青少年足球校長培訓班的機會,對校長就培訓班的定位、功能、課程設置、授課手段等內容進行訪談,獲取與本研究相關的信息資料。
1.2.3 問卷調查法
采用封閉式問卷,對近3年參加湖南省青少年足球中小學校長班學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了356份問卷,回收了352份,回收率為98.9%,其中有效問卷為348份,有效率為97.7%。通過并對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本研究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信息。
2 現(xiàn)實反思:校長培訓的功能實現(xiàn)與問題
2.1 校長培訓的功能實現(xiàn)
本研究依據(jù)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4],來認識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校長專項培訓的功能。通過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專項的課程模塊、師資等方面的結構,實現(xiàn)校長專項培訓的預設功能。依據(jù)湖南省教育廳下發(fā)的近三年《關于做好全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省級專項培訓的通知》[5]中對省級培訓的目標進行了界定,提出通過培訓學習和研討,使學員掌握青少年校園足球的相關政策,提高組織實施校園足球活動的能力。透視專項培訓的功能定位與目標任務,校長培訓著重是要從發(fā)展理念上去改變校園足球的狀態(tài),做好校園足球發(fā)展的頂層設計。
2.2 培訓中出現(xiàn)的問題
2.2.1 身份真實性與目標的對接問題
身份是十分具有政治意味的名詞,體現(xiàn)著不同的社會地位[6]。通過對分卷的分析效果來看,參加培訓的并非全部是校長,還有體育組主任、足球教師、其他項目體育教師及非體育教師參加培訓(n=348)。其中中小學校長為268名,占培訓總人數(shù)的77.01%;體育組組長有39人,占培訓總人數(shù)的11%;足球專業(yè)教師有21人,占培訓總人數(shù)的6%;非體育教師有20人,占培訓總人數(shù)的6%。由于既定的目標針對于學校的校長進行校園足球發(fā)展的理念學習、政策宣傳、管理方法交流,而參訓主體的復雜化,特別是存在著一些非體育教師的人員參與。參訓學員身份的復雜化勢必導致校園足球培訓目標的實現(xiàn),進而對校園足球發(fā)展的頂層設計思路產(chǎn)生影響。
2.2.2 培訓內容結構、學時分配與學員能力提升之間的矛盾
從近3年的培訓教學指南來看,培訓的內容分為了3個模塊,分別是基本理論、交流研討、考核三塊內容,共計24學時。而從問卷的調查結果來看,學員都十分關注課程的結構與學時分配問題,學員們有45人認為考核形式不夠合理,占總人數(shù)的12.9%;12人認為現(xiàn)場觀摩“麓山國際雙語實驗學?!辈痪哂写硇?,占總人數(shù)的3.5%;75人次認為培訓時間太短,沒有起到較好的培訓效果;194人認為培訓理論課內容設置不夠合理,貼近實踐的理論設計較少,獲得的理論知識不能有效的轉化為實踐;還有116位學員認為理論學時設置過多。究其原因在于,學員對培訓目標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學員認為培訓應該面向于實踐能力的學習,特別是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這些知識可以馬上轉化為實操性的校園足球發(fā)展經(jīng)驗,以至于出現(xiàn)了培訓時間過短、理論學時過長、理論內容設置不合理的問題。
2.2.3 課程教學資料的缺失與學習自主性衍生的習效問題
教學資料是培訓實施過程中開發(fā)的,根據(jù)不同的目標與需要,引用、創(chuàng)作、編輯和開發(fā)不同的課程資源,使課程的理念轉化為現(xiàn)實[7]。近3年的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小學校長專項培訓實施中,都制定了學員培訓手冊,保障學員人手一冊。學員手冊的內容包括政策文件、學員規(guī)定、培訓日程、安全協(xié)議、學員信息等內容,其中政策文件內容包含了《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緲藴省返?0個文件。而問卷結果來看,學員們對政策文件內容提出了一定的意見。有255位學員認為宏觀政策較多,78位學員認為可視化(可操作性)的文件較少,15位學員認為教學資料不夠充實,有學員提出了要多提供像《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員基本標準》這樣的具體的內容??梢妼W員對實操性知識的期盼,他們希望通過培訓直接獲取可用于本校校園足球建設的范本或經(jīng)驗。
3 改進策略:培訓的思路與措施
3.1 加強管理以確保學員身份定位精細化
學員身份定位的精細化主要指學員選拔條件的精細化。2015年、2016年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小學校長班的轉向培訓選拔的對象,主要面向每一年被教育部立項建設的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的校長,但是從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還是有很多非中小學校長,以至于非體育人員出現(xiàn)。2017年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小學校長專項培訓的條件有所放寬,取消了原來必須為全國特色學校校長的條件限制,這就更加增大了非中小學校長參訓的可能性。因此,必須要加強監(jiān)督管理,嚴格篩選參訓學員的資格,以從學員身份上確保培訓目標的實現(xiàn)。
3.2 提升教學資料品質以確保學員能力的習得
教學資料設計與制作應該圍繞著參訓對象——當年度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的校長的校園足球發(fā)展需求而展開,應分析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在立項建設后急需解決的迫切問題。同時,要針對此專項培訓周期短的特點,廣泛地汲取省外校園足球培訓的經(jīng)驗,吸收省外教學資料的整體理念和設計思路,完善湖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小學校長培訓的教學資料。因此,通過培訓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不斷地完善教學資料體系,自創(chuàng)性地建立起培訓課程的教學資料體系,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培訓教學資料體系。
3.3 優(yōu)化講師隊伍以確保培訓的效果
講師團隊資源的開發(fā)被視為培訓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決定著培訓成效的重要因素[8]。雖然在近3年舉辦的中小學校長培訓班中,聘請了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的廖文科司長、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教育處劉海元處長、教育部對口支援湖南省校園足球專家——福建師范大學的蔡向陽教授、湖南省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的譚焱良校長、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院長湯長發(fā)教授等一批優(yōu)秀的講師,但是師資隊伍的結構仍需不斷優(yōu)化,從講師的職業(yè)崗位、專業(yè)水平、年齡等方面去開發(fā)與本培訓相關的資源,特別是有著一線校園足球建設經(jīng)驗或全國足球特色學校考評的專家進行講學,從而提升培訓的施行效果。
3.4 創(chuàng)新培訓模式以確保培訓功能的實現(xiàn)
在培訓模式上,要打破原有的集中模式,拓展遠程教學培訓模式、遠程教學與集中培訓模式結合等多種模式。遠程教學與集中教學要做好分擔與角色定位,遠程教學側重于對政策的引導、理論知識的傳授,集中教學側重于實操性的校園足球發(fā)展經(jīng)驗的交流與傳授[8]。同時,要鼓勵有經(jīng)驗的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參與到資源開發(fā)、校本培訓中,將這些資源開發(fā)出校本培訓資源形成立體性課程。通過多渠道、多類別的課程模式創(chuàng)新,來確保青少年校園足球中小學校長專項培訓班功能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校園足球發(fā)展大事記(概要版)[J].校園足球,2016(2):4-9.
[2]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發(fā)展報告[EB/OL].[2018-02-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8n/xwfb_20180201/sfcl/201802/t20180201_326157.html.
[3] 王霞.FDI影響中國制度變遷的理論模型:基于強制性制度變遷視角[J].經(jīng)濟問題,2010(2):54-58.
[4] 楊麗茹.比較教育研究方法論中的結構功能主義:從帕森斯、安德森到盧曼、施瑞爾[J].外國教育研究,2009,36(12):27-32.
[5] 關于組織開展全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省級專項培訓的通知[EB/OL].[2015-10-01].http://www.zjj.voc.com.cn/view.php?cid=64&tid=5758.
[6] 曾敏.淺談校長課程領導力的提升[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36):179.
[7] 羅龍,楊小勤,梁朝暉.繼續(xù)教育網(wǎng)絡培訓中的課程體系規(guī)劃研究[J].繼續(xù)教育,2010(1):43-44.
[8] 任毅,何儀昌.社會學視角下教師遠程培訓教學的互動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4(4):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