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
摘要: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性質(zh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需要出現(xiàn)在紛繁復雜的事發(fā)現(xiàn)場,進行采訪和記錄,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具備新聞敏感性,就算在情況緊急的形勢下,也應該迅速捕捉到具有價值的線索。電視記者是為電視媒體服務的,電視媒體是黨和國家的“喉舌”,要具備一定的政治性,從目前來看,新聞記者具備新聞敏感性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電視記者 新聞敏感性 培養(yǎng)對策
一、前言
進入新世紀之后,新媒體迅猛發(fā)展,給電視、報紙等傳統(tǒng)媒體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電視新聞記者要想在媒體界占據(jù)一席之地,必須具備新聞敏感性,即能夠在第一時間判斷某個客觀事實是否具備新聞價值的能力,電視新聞記者的工作性質(zh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們需要出現(xiàn)在紛繁復雜的事發(fā)現(xiàn)場,進行采訪和記錄,這就要求他們必須具備新聞敏感性,就算在情況緊急的形勢下,也應該迅速捕捉到具有價值的線索。電視記者是為電視媒體服務的,電視媒體是黨和國家的“喉舌”,要具備一定的政治性,從目前來看,新聞記者具備新聞敏感性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
二、電視記者新聞敏感性應該具備的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敏感性
堅定社會主義立場是電視記者必須具備的首要素養(yǎng),電視媒體是一個面向全國觀眾的平臺,是人民群眾了解國家政策、方針與路線的重要“窗口”,觀眾還可以通過電視了解國際形勢和國際關系,屬于上層建筑,有鑒于此,電視新聞記者要想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必須堅持黨和國家的領導,用三個代表思想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在新聞內(nèi)容中表達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
2.一定的新聞預見能力
電視新聞記者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政治敏感性,還要具備新聞預見能力,目前,我們已經(jīng)進入了大數(shù)據(jù)時代,各種信息層出不窮,消息線索也是相繼涌出,電視新聞記者要在第一時間判斷某個客觀事實是否具備新聞價值,并善于捕捉曝光點,為人民群眾提供有價值性的新聞,這樣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與信任。
3.善于挖掘新聞
電視新聞記者不僅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和新聞預見能力,同時還要善于在細微處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他們要在第一時間判斷某個客觀事實是否具備新聞價值,因為電視媒體是面向社會大眾的,是老百姓了解國家社會、政治、軍事、文化信息的重要窗口,所以電視新聞記者要善于報道涉及民生的信息,滿足群眾了解國家大事、國際新聞的愿望,能從復雜的案件中迅速捕捉到新聞點,然后對該事件作一些跟蹤報道、深度報道、系列報道,滿足受眾的需求。
三、電視記者培養(yǎng)新聞敏感性的對策
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性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長期積累才能逐漸形成的,電視記者形成新聞敏感性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來形成新聞敏感性
1.把握輿論導向
電視這種媒體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很長時間的發(fā)展,其通過視聽語言和現(xiàn)代綜合技術為廣大群眾提供新聞,其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是上層建筑的有機組成部分,電視新聞記者必須牢牢把握國家的輿論導向,堅持社會主流價值觀,要及時學習、理解國家的最新政策、最新精神,并以此作為判斷新聞價值的標尺,只有這樣才能規(guī)劃好新聞報道的內(nèi)容。比如2017年元旦前后,新媒體平臺上迅速傳播著一則消息,即“某市天價米事件”,有網(wǎng)友表示某個城市在出售一百九十九元一斤的大米,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社會轟動,因為該市是全國重要的大米生產(chǎn)區(qū)之一,在國家調(diào)控物價的形勢背景下,這個新聞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電視新聞記者以強烈的新聞敏感性,迅速對這個新聞事件作出反應,實施了一系列深度報道和跟蹤報道,并在電視新聞中及時為群眾提供事實真相,讓群眾知道了所謂的天價大米只是極少數(shù)的高端產(chǎn)品,只是實驗品,還沒有上市,這樣的價格并不是某市大米的市場流通價格,所以不要引起恐慌。通過電視新聞記者的及時報道,人民群眾消除了誤解,對某市的大米形象也有了正確認識。
2.心系人民群眾
一個具備良好素養(yǎng)的電視新聞記者肯定具備良好的群眾意識,心系群眾、關心群眾,主動深入群眾,了解他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電視新聞記者要以此感情作為鋪墊,在紛繁復雜的消息線索中找到具有價值性的新聞內(nèi)容,比如某個電視臺的一位電視記者在某個中學進行采訪時,采訪的內(nèi)容是一場法制報告會,該報告會的主題是如何提升學生的法制意識,使校園形成法治文化,使學生感受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在報告會的現(xiàn)場安排了隨機采訪活動,新聞記者事先不會有稿子,也不能對問題做好準備,全部需要電視記者臨場發(fā)揮,這就對電視記者的觀眾意識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如果電視新聞記者了解學生形成法制意識的重要性,那么他們就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提出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以此增強新聞報道的針對性和深刻性。
3.平時注重積累
培養(yǎng)新聞敏感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電視記者要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多積累、多觀察、多思考,腳踏實地地做好新聞報道,我認為,電視記者做好日常的采寫積累工作是極其必要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平凡之事的不平凡之處,挖掘出平凡之事背后的重大新聞價值。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電視記者,必須具備高度的政治敏感度,具備一定的新聞預見能力以及于細微處迅速發(fā)現(xiàn)和判斷一件客觀事實是否具備新聞價值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應當時刻關注國家大事和黨的精神動態(tài)導向,不斷增強自身的科學文化知識積累, 促進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并且要做到勤于采訪,善于采訪,認真做好筆錄,這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不斷向理想靠近。
參考文獻:
[1]詹淑紅.記者新聞敏感性的意義及提高記者新聞敏感度的方法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2(16).
[2]薛海燕.試論如何培養(yǎng)新聞記者的新聞敏感度[J].新聞傳播,2012(7)
[3]許偉光.增強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J].新聞愛好者,2009(19)
[4]王守東.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及如何把握受眾心理[J].新聞傳播,2012(10)
[5]范文戈.電視記者的新聞敏感與培養(yǎng)[J].新聞傳播,2012(10)